「中國的外交必須以維護本國利益為中心,以我們的力量水平作為策略尺度。」
制裁樂天和韓國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見,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看法,出現這種情況顯然是正常的。中國早已是多元社會,幾乎圍繞每一件大事已難形成高度統一的看法。不過中國社會業已形成對韓製裁的集體決心,關於這一點韓方完全不必再存什麼僥倖。
那些不同意見主要包括:
認為美國是「薩德」的始作俑者,中國「惹不起美國」而制裁韓國,是專揀軟柿子捏;
質疑國家為何對朝鮮擁核那麼溫柔,對韓國「為了自衛」而部署「薩德」卻出手如此重;
還說經濟制裁不應作為武器,為了國家之間的糾紛制裁樂天這樣的一家公司,尤其不對。
發出這些聲音的人,有些是對國家心存不滿,國家做什麼都要反。還有些就是策略上的不認同,認為制裁韓國、尤其是消費者抵制樂天,起不了作用,而且會傷及中國自身。
但是不管是出於什麼考慮,這些意見在當前形勢下是錯誤或者片面的,決不可讓它們指導中國抵制在韓部署「薩德」的鬥爭。
美國的確是「薩德」的始作俑者,中國對美在全球部署反導系統高度警惕,並且正在採取一系列戰略反制措施,如加強戰略武器的突防能力等,美國的反導部署越往前推,中國的戰略反制措施就將越堅決。韓國作為中國的長期夥伴,為美國提供「薩德」基地,嚴重損害中國戰略安全,背叛了中韓友好,中國如果對韓國這樣幹無動於衷,那才是國際政治的大笑話。中國以後就別在世界舞臺上混了。
誰說中國對朝鮮擁核「很溫柔」?中國10多年前就加入了對朝制裁,我們的制裁讓平壤越來越痛,對朝鮮所造成的影響要比目前「限韓」對首爾產生的影響大得多。中朝關系所發生的變化幅度是各國對朝關係中變化最大的。至於有些人攛掇「中朝敵對」,這是韓美最樂見發生的,後者巴不得中朝早日成為「敵人」,把半島南北矛盾和美朝矛盾統統轉化成中朝衝突。中國莫非要當個地緣政治傻瓜嗎?
國際政治沒有永恆的道理,中國的外交必須以維護本國利益為中心,以我們的力量水平作為策略尺度。不斷擴大制裁韓國的範圍,儘可能全面打痛它,中國既不缺道義,在力量上也是寬裕的。至於樂天撞在槍口上,那是它倒黴,它該不該成為挨打的出頭鳥,讓韓國人去做內部總結吧,那不是中國人該操心的。
制裁韓國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應當考慮如何把它做好。一是要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二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反過來對中國經濟的自傷,三是要防止演變成街頭反韓運動,堅決杜絕打砸搶燒的犯罪行為和鬧劇。
對於輿論中有些不同意見,中國社會一不要大驚小怪,將之痛斥為「漢奸言論」;二不要受這種少數派觀點的影響,主流社會跟著就去「反思了」,好像中韓這場危機反而成了我們的過錯。
韓國必須為它做出的錯誤決定付出沉重代價,它從在中美之間搞平衡變成選邊站,充當美國壓制中國戰略核威懾能力的幫兇,豈有不被懲罰之理。美國的代價是,它將看到中國戰略力量的擴大和進一步更新,中國的核威懾能力越來越不是美國可以約束的。韓國的代價則是失去中國這個龐大市場,讓它抱著「薩德」去過日子吧。
(本文系《環球時報》今日社評,原標題:「中國只懲韓不罰朝」是胡說八道)
往期精彩回顧
抵制樂天這件事上,韓國群眾也蠻賣力的.
他們嘿咻了52秒,改變了日本一家公司的股價……就是這麼牛!
一幫韓國人走著走著被攔下問:中美誰是老大?
看完這段視頻,誰敢保證日本不會再走上軍國主義?
川普要把軍費飆升540億美元,中國跟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