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稱,近來中韓關係迅速破冰,但對於樂天集團來說,寒冬卻並未結束。
據韓國《亞洲經濟》網站11月30日報導,中國重新上架赴韓團體遊商品,但韓媒發現,遊客仍無法預訂樂天酒店,旅行社也無法安排在樂天免稅店和百貨店等的購物行程。與此同時,韓國政府也並未給樂天「撐腰」。
▲樂天酒店
報導稱,在中韓「薩德」矛盾爆發後,提供了「薩德」部署用地的樂天集團在中國市場經營慘澹:樂天瑪特因消防設施不過關等被勒令停業,大規模建築項目許可的發放未獲批准,消費者更是懷有牴觸情緒。即使目前中韓關係已經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樂天仍然不受待見。
報導稱,韓國政府的消極態度也使樂天集團更加孤立無援。韓國新任駐華大使盧英敏曾表示,樂天瑪特撤出中國市場要歸因於集團投資的失敗。
▲盧英敏
報導稱,因樂天瑪特停業,樂天集團已經損失約1萬億韓元(約合60.9億元人民幣),少了中國遊客的樂天免稅店第二季度也赤字高達298億韓元(約合1.8億元人民幣),這是樂天免稅店自2003年「非典」疫情後,14年來首次出現赤字。另外,樂天這個品牌本身也形象大跌,今後想再吸引中國消費者或將難上加難。
▲上圖:中國赴韓國遊客明顯減少。 下圖:樂天免稅店第二季度赤字高達298億韓元。(韓國《中央日報》)
英媒稱韓國樂天轉戰東南亞成本高昂:中國市場無可取代
據路透社10月25日報導,樂天在中國十年之久的布局如今已支離破碎,為其增長前景劃上大大的問號。
樂天料折價出售旗下中國超市,規模或僅為當初投資額的一小部分。據公司管理人士及投資者稱,該公司投資大型購物中心的計劃無限期暫停,而且在韓國主要依賴中國遊客大手筆支出的業務,像旅遊業務等,都陷入掙扎。
報導稱,繼樂天在中國瀋陽和成都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購物和娛樂綜合建築項目被無限期叫停後,樂天的建築和融資業務也受重創。
報導稱,樂天一位管理人士透露,樂天目前正尋找在印度、緬甸等新興市場的收購機會,比如食品公司等。但投資者及企業專家稱,沒有哪個市場能輕易代替中國或是提供中國市場曾給予的前景。點擊查看更多>>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冬天來了,春天還遠著呢。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