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刊網-敏捷的論文出版」
本文轉自小張聊科研(ID: xzlky2015)
這幾年,國內SCI論文撤稿事件層出不窮,似乎也正說明這個問題:學術誠信與科研生涯是相輔相成的!
科研誠信問題,有一個遭人記恨的網站,一旦被它盯上,祖墳被刨分分鐘的事情。
這個網站也有很多童鞋知道,是pubpeer.com,其創始人就是下面這人。
對,這是一個同行評議網站,不管多老的文章,如果確實存在科研誠信問題,也會有又被扒出來的可能,國際上很多著名的學術造假、大批量撤稿事件都和這個網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咱們來圍觀一下。
美國「方舟子」:Brandon Stell
(1)Pubpeer的「方舟子」們
PubPeer 網站建立於2012年,這個網站允許並鼓勵科研人員匿名對發表的論文進行評論,每個人都可以匿名登錄,都可以對已發表過的論文進行評論,評論內容可以是批評、質疑、改進建議等。
簡單來講就是,這個網站上有很多「方舟子」,每一篇發表的論文都會被一一過堂,尤其分數較高的論文!
Brandon Stell評論道「和其他領域相比,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問題最多。例如,對於一篇數學研究,只能在兩個方面存在錯誤:一是包含明顯的可見錯誤,再者就是剽竊。相比之下,在生物學領域,可能出現的錯誤遠多於此。此外,對於一些圖像數據,人們更容易發現問題,而生命科學領域的圖像數據較多,25%的癌症研究文章存在圖像數據錯誤。」
(2)Pubpeer是來搞事情的
首頁上會顯示最新的「方舟子」們評論的文章、期刊、作者信息等
網友的力量是無窮的,沒事兒可千萬別搞學術造假,這個網站是專門來搞事情的,網友們的眼很尖的。
額,這都看得出來
「你這麼聰明,你爸媽造嗎?」
「哥,我這文章10年前的了,我上有老下有小,求放過啊!」
4張圖,20多處疑點,這下尷尬了
隨著網絡的普及,學術造假現象更容易發現和傳播。總之,一旦被這個網站的「方舟子」們頂上,科研生涯基本結束。
當然有些疑點確實是作者的失誤造成,作者有機會在論文評論下方「闢謠」,接受輿論的監督。
(3)Pubpeer有關的著名學術造假事件
過去幾年,國際上知名的學術造假事件,或多或少,都和pubpeer有點關係。
在職博士丟了學位,2016年臺灣大學系統生物學宣布成功破解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如何調控大腸癌幹細胞分化能力的分子機制,但沒過幾天,就被pubpeer盯上了,不到20天居然就撤稿了,第一作者是個在職博士,很明顯科研生涯到此結束。
資深研究員丟了工作,Wayne州立大學的癌症研究員Fazlul Sarkar就丟了飯碗,他是500多篇論文的署名作者(我啥時候有這麼多文章啊),2014年PubPeer有匿名評論稱Sarkar超過50篇存在問題,比如描繪不 同實驗的圖像之間非常相似。那Fazlul Sarkar肯定就不幹了,這絕逼是有人在整人啊,不行我得把他揪出來,來場《荒野大剽客》式的決鬥,但是pubpeer拒絕公開匿名者身份!拒,絕,了!
德高望重的導師丟了性命,在小保方晴子論文發表的一周內,PubPeer上已有針對這篇論文涉嫌數據造假的質疑了。PubPeer上的質疑可謂是針對小保方晴子論文存在造假嫌疑打出的「第一槍」,後來她的導師為此自殺,令人唏噓。
好啦,多的就不說了,感覺被pubpeer盯上,要麼丟學位,要麼丟工作,要麼丟性命,結局沒什麼好的,怎麼說著說著小編牙咬得直痒痒呢?有點「痛恨」pubpeer了呢?!
不過科學的嚴謹性需要有這樣質疑的聲音。
以上轉自:小張聊科研
·END·
加入科研專業群,隨時隨地GET最新科研動態,交流期刊論文發表心得,還能和同專業的小夥伴討論~您只需添加群工作人員Ginger(微信號dq5100_ginger),留下你的專業方向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