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為老師的必要條件是
眼裡有光,心底有愛
有人豔羨這份職業
「愛」得以每分每秒、每時每刻在身邊流動
人們總願意藉助一個「節日」
為常常流動在自己身邊的「愛」
尋找一個具有儀式感的出口
今天
每一位老師都收穫了滿滿的表白
一卷畫軸,道出幸福,寫下責任。
劍橋教育集團總裁趙旭明博士也鄭重籤下自己的名字,並祝華頓全體教師節日快樂。
走到辦公位上,老師們驚喜地發現了神秘的教師節禮物。
這份禮物是校領導們昨天深夜偷偷放在老師們辦公室的,只為給老師們一份特殊的驚喜。
在華頓,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同學們來到地下餐廳,為正在給同學們準備早飯的叔叔阿姨們獻上一束康乃馨表達自己的感謝。
雖然都帶著口罩,我們也能從眉眼間捕捉到這種「突如其來」的幸福。
尊師明禮、傳承師道、知恩感恩。拜師禮,是華頓每年固定的活動,意在讓同學們通過傳統的禮節表達對老師們的感謝。
這些有溫度的DIY手工禮物,表達了孩子對老師真摯的感謝。老師給孩子們的愛,他們都能感受得到,所有的感謝在教師節這天『爆發』出來。老師有什麼樣的體驗,就會把這種體驗傳遞給孩子。我們相信,華頓的老師們是幸福的,孩子們更是幸福的。
早在9月5日,華頓學校參加了劍橋教育集團教師節慶典活動,劍橋教育集團總裁趙旭明博士為華頓學校頒發「卓越團隊獎」。
華頓國際學校穆鑫蕊老師在典禮上獨唱歌曲《我怎樣去愛你》。
外教們也帶來了歌曲《I want it that way》展示了華頓學校的風採。
華頓學子朗誦《您用雙手託起了太陽》。
很開心,經歷過疫情的洗禮,
我們還在一起,
老師們內心更有力量,
眼神更加堅定,
未來還會更加堅韌。
在華頓,教師就像一眼泉水,有團隊、機制為山為海,有專業、研發為動力為源泉,一直保有持續的動力和活力,為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注入汩汩而來的新鮮水流,帶來深切的潤澤和滋養。
讀書沙龍
專業提升
教科研活動
青藍工程促進教師成長
個性發展、特色發展
引進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奠定專業基礎;教科研雙管齊下,提高教師們的職業勝任力;培養「生長型」在職教師,打造教師個體發展的生態循環系統,提升職業歸屬感,老師們也因此更加熱愛教育、熱愛學校,而所有這些,使得華頓學子茁壯成長。
溫暖而堅定,
平凡而偉大,
祝每一位默默奉獻的老師,
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