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土地的博弈 |《塵暴》25周年紀念版

2021-02-23 江蘇人民出版社

這一切都在證明老塵暴地區的巨大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企業化農業不斷追求的目標——擴大再生產。於是,在堪薩斯南部,一個新時代的牧牛王國興起了,並帶動了飼料農業的發展。它需要更多的勞力,也需要更多的水。事實是,「農場主們汲取著河岸地帶的每一滴地下水,結果幾乎所有在堪薩斯西部的小溪及河流都乾涸了。今天,在這裡的地表水,比它最早被標註為美利堅大荒漠時還少」。 「大平原也面臨著全球變暖的未來,在每年的降水量似乎都在下降,而乾旱變得更經常和更嚴重的時候,灌溉的供水將會迅速減少。」 「那麼,在很少或沒水留下來種莊稼的時候……沙塵是否就要開始吹了?」作者如是說。顯然,這不僅是作者的疑問。

最終,《塵暴》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個不能確定的未來。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能和地球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創造一種能適應自然生態的經濟文化,否則,我們就不能避免被蹂躪的地球帶給我們的威脅。「讀史使人明智」(培根語),《塵暴》再次證實了這句名言。

《塵暴》是第一部試圖將生態學和經濟學這樣兩個不同的學科融合起來,並從一個新的歷史視角來分析人和自然關係的著作。它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以一個地區的生態變遷為切入點,運用地質學、水文學、植物學等自然學科的文獻資料,透析其自然表象中的經濟文化特點,對一個重大的環境災難做出了有力的、足以服人的判斷。它開啟了環境史的新模式,無愧是這一新史學的典範。因此,我們可以說,無論在當時,或在以後,《塵暴》都堪稱是環境史——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才誕生的一個新學科之開山之作,是一部經典。

作者唐納德·沃斯特,1941年生於堪薩斯,1964年在堪薩斯大學完成了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71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其後在大學任教。自1989年 起,受聘於堪薩斯大學歷史系,並獲赫爾傑出教授稱號,直到2012 年退休。其著述頗豐,除《自然的經濟體系》《塵暴》之外,還有《帝國之河》《情寄自然——約翰·繆爾的一生》《向西流淌的河流》等,共八部;另有多篇論文發表。曾任美國環境史學會主席,是美國人文科學院士,並獲美國歷史學家協會終身成就獎。1998年,初訪中國;2012 年起,受聘為中國教育部高級人才專家,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是2017年中國優秀外教的年度人物。

《塵暴》的英文書名為Dust Bowl,直譯應為「灰碗」,是一個充滿想像的令人沮喪的比喻。它的意思是,自1930年就開始的全美範圍的乾旱,在1931年後其中心便轉向了大平原,使此地變成了一個塵暴肆虐的地區。最初使用「灰碗」這個名詞的記者在兩天之後改用了另一個術語——Dust Belt(塵土帶),但是,Bowl這個術語竟很快就流行起來,並且成為國家水土保持局的專有名詞及地圖上的一個正式確定的塵暴地區的名稱,儘管「灰碗」這個詞讓很多大平原的人不高興。有些人喜歡它,是因為某些大學橄欖球賽的名稱叫「桔碗」或「玫瑰碗」,現在出來個「灰碗」,很有諷刺意味。或許,只是因為人們聯想到了餐桌上的那隻糖缸或糖碗裡的東西?現在,那裡面裝的已經不是糖,而是塵土。中譯本的書名《塵暴》,是將Dust Bowl中dust的中文詞意及bowl的中文諧音合併而成,意在避開國內的氣象術語「沙塵暴」。譯者認為「塵暴」二字更符合本書的地區特點,讀起來也更簡潔和乾脆。

《塵暴》原著初版於1979年;2004年出了紀念版,正文未動,只增添了作者後記。中譯本初版於2003年,現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再版。再版譯文採用2004年原著的紀念版, 加譯了後記,並對初版譯文作了全面的修訂。

本文作者為《塵暴: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部大平原》譯者侯文蕙教授

相關焦點

  • 50周年紀念活動專題 | Ambio-人類環境學雜誌
    導言今年是《Ambio-人類環境學雜誌》創刊的50周年,作為研究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老牌期刊,Ambio 將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
  • 法拉利70周年,五款紀念版車型讓你大飽眼福!
    為慶祝品牌誕辰70周年,法拉利在2016巴黎車展上推出了五款70周年紀念版車型,分別是F12berlinetta
  • 【何日君再來】鄧麗君20周年紀念音樂會10/24-25登陸西雅圖
    西雅圖中文電臺將攜手西雅圖歌舞團,鼎力打造大西雅圖地區頂級專題音樂會–鄧麗君20周年紀念音樂會,特邀鄧麗君基金會認定的「小鄧麗君
  • 特別紀念版PS4初號機終以80萬元成交慈善拍賣所得資金將援助孩童
    初號20周年特別紀念版PlayStation 4在通過2天內1585次競標,最終以80餘萬元成交。
  • 黃家強制作蠟像悼亡兄,為逝去的哥哥黃家駒籌備25周年死忌的紀念活動
    據香港媒體報導,黃家駒的弟弟黃家強今天現身香港浸會大學出席講座,話語間意外透露正在為逝去的哥哥黃家駒籌備25周年死忌的紀念活動。「明年是我哥25年忌日,所以我想去北京搞。」他與當地蠟像館商討同步製作家駒的蠟像,不過有難度:「要用我個身高度,我記得哥哥比我高一點點,但是比我瘦很多,記得大概的體型。
  • 紀念阪神大地震26周年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1年1月17日 (外代一線)(1)紀念阪神大地震26周年 1月17日,人們在日本神戶參加紀念阪神大地震26周年活動,悼念地震遇難者。 1995年1月17日,日本大阪和神戶地區發生7.3級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
  • 紀念 | 關帝爺,1860周年生日快樂!
    今天是2020年7月3日(農曆五月十三),關帝誕辰1860周年紀念日。
  • 【紀念斯摩稜斯克空難十周年】
    2010年4月10日,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和第一夫人乘坐圖-154M飛機在華沙起飛飛往俄羅斯斯摩稜斯克參加紀念卡廷慘案
  • 漫威迷必入:英文原版Marvel Studios漫威系列10周年紀念版小說來了,為你補完錯失的梗
    經典永流傳,除了帶孩子看漫威電影,愛貝淘淘推薦您帶著孩子一起看漫威超級英雄系列圖書——Marvel Studios漫威系列10周年紀念版(原版普通書,非點讀版,不可點讀)。電影幕後故事、設定集、漫畫等形式的內容,粉絲並不陌生,但電影同名小說相對並不常見。
  • 結婚25周年紀念日,帥氣歐巴馬送老婆甜言(附視頻&表白稿)
    10月3日是歐巴馬和夫人米歇爾結婚25周年紀念日,米歇爾當天正好在出席賓州婦女大會,沒能到場的老公不忘送上小驚喜——錄了一段小視頻
  • 【預告】8月25日巴黎紀念解放70周年 市政廳全民歡慶舞會!
  •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43周年 紀念偉大的秋收起義92周年 嵐山公園,追思感恩! 書畫藝術,錦繡時代!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43周年紀念偉大的秋收起義92周年嵐山公園,追思感恩由東港市政協書畫院、馬家店鎮政協工委、廣天嵐山宜景園等聯合舉辦的「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43周年和偉大的秋收起義92周年」系列活動,2019年9月9日在馬家店鎮嵐山公園隆重舉行!
  • 郵票故事 | 美國郵戳紀念日本投降75周年
    今年9月2日是日本籤署投降書75周年。美國發布了一枚「日本投降75周年」紀念郵戳(圖1)。圓形郵戳的日期是9月2日,圖案為麥克阿瑟將軍代表同盟國籤署《日本投降書》。站在對面低頭觀看的是日本外相重光葵。筆者找到一張投降儀式的歷史照片(圖2),郵戳圖顯然取自這張照片。
  • 倖存者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5周年:我們只剩很少一些人了
    75周年的活動。  據埃菲社1月27日報導,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發表講話,重申了波蘭作為「納粹侵略第一位受害者」的承諾,即確保奧斯威辛集中營這一「人類史上最大罪行的永久象徵」一直存在下去。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館的負責人強調,倖存者才是本次紀念活動真正的主人公。大約200名倖存者出席了活動,他們希望這段歷史儘可能地遠離任何政治目的。
  • 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舉行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9月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活動。   當天上午,前來參加紀念活動的人群從四面八方匯集在崑崙關戰役博物館南廣場方尖碑陣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表達對抗戰英烈的崇敬和緬懷。
  • 安徽省與美國馬裡蘭州結好4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
    2月4日,安徽省與美國馬裡蘭州採取網絡視頻連線方式舉行結好四十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省委書記李錦斌、美國馬裡蘭州州長拉裡·霍甘、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作視頻致辭。
  • 公司開展長壽水電80周年暨獅電成立80周年紀念活動
    長壽水電80周年暨獅子灘發電公司成立80周年紀念大會在長壽區政府召開,獅子灘發電公司黨委書記張君生主持會議。以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能源發展戰略為指引,把國家電投重慶公司與長壽區政府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和工業文化、水電文化、紅色文化、科普文化的引領力和價值創造力,融入區域發展大局,積極推進綜合智慧能源建設,全力打造綠色用能示範景區、新能源科普基地和「活的水電歷史博物館」,加速推進長壽區在長江經濟帶生態能源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為重慶市全面落實
  • 紀念恩德培行動40周年
    今天,是以色列恩德培行動40周年紀念日。6月30日,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先生在官邸舉辦了恩德培行動40周年紀念會。
  • 【新聞】韓國最大報紙《朝鮮日報》95周年紀念活動
    >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美麗韓國」關注老朋友:點擊屏幕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5日,在首爾小公洞樂天酒店舉行了《朝鮮日報》創刊95周年紀念活動
  • 日本廣島紀念原子彈爆炸69周年 核爆受害者希望政府將「決不再戰」牢記於心
    雖然下著小雨,許多核爆受害者及和平人士仍冒雨前往和平公園參加紀念儀式,以悼念死難者,祈願和平。1945年的8月6日,為了使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儘快投降,美軍向廣島投放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造成約20萬人死傷。廣島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雖然下著小雨,許多核爆受害者仍然很早就來到和平公園追悼死難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