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2020公益大事記

2021-02-12 碧生源企業文化

2020年,碧生源致力於環保、抗疫、教育、助農、扶貧等各公益領域,成立20年來碧生源始終堅持反哺社會,履行企業責任,未來碧生源仍將持續投身環保與公益事業,繼續與公益同行。

2-3月,碧生源發起「光明計劃公益行動」,向湖北、湖南省定點醫院及其他疫情災區捐贈抗疫物資及抗疫善款。

1-2月,碧生源與「北京綠色陽光環保公益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籤署合作協議,捐贈30萬元公益善款用於「西藏生態建設及管護能力建設項目」、「打擊瀕危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專項基金」等公益項目的開展。

6月,碧生源再次為北京綠色陽光環保公益基金會捐款15萬元,用於所合作項目的發展維護。


7月,碧生源為支持山東教育事業發展,向山東工商學院教育公益基金捐款35萬元用於學科建設及專業人才培養。

6月,碧生源與北京市發展僑務事業基金會合作,捐贈10萬元公益善款用於新疆墨玉縣布達夏合勒克村、庫勒艾日克村扶貧項目建設。

6月,碧生源向北京房山良鄉鎮溫馨家園愛心梨園認捐10棵梨樹,並捐款4680元用於梨樹的日常管理維護。

10月,碧生源為深入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貫徹落實全黨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要求,碧生源以經濟扶持和產業幫扶形式收購葡萄口村貧困戶農副產品,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並出資對有重病、困難學生家庭進行定向發放救助幫扶金,同時碧生源企業內部員工也積極向困難學生及家庭捐贈學習及生活物資。另外,參與村小學校舍建設,出資修建校舍用地及修路、飲用水設施,累計捐款38萬餘元。

相關焦點

  • 德宏州自行車協會2020年度十佳騎士
    德宏州自行車協會2020年度
  • 年度回顧 | 湯媽媽公益的2020
    (上下滑動查看詳情)2020年團隊核心成員全年度較為穩定,同時吸納新成員1人。我們召開了2次理事會議,並且新增每周工作例會,通過每周從不同層面及維度的溝通,提升了工作效率,產出了更良好的工作建議。除了內部的提升,我們也積極參與各種外部的培訓豐富自身。
  • 歡迎關注「責任中國2014公益盛典」 冰桶挑戰的中國模式獲公益行動獎
    12月15日,由南方都市報社、深圳衛視、新浪微博共同主辦,中國扶貧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廣州廣播電視臺直播廣州聯合主辦,《中國財富》雜誌社、南都公益網、廣東濟德文化公益服務中心承辦的「責任中國2014公益盛典」頒獎禮隆重舉辦,現場揭曉人物、行動、組織、思想和年度致敬五大獎項。
  • 2020-2021國際法大事記
    2020年5月5日,23個歐盟成員國正式籤署《終止歐洲聯盟成員國之間雙邊投資條約的協定》(Agreement for the termination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etwee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終止協定》」),意味著這些歐盟國家之間籤署的所有BIT及其中的日落條款一併終止
  • 改革開放40年,探尋中國公益慈善大事記
    1999年6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公益事業捐贈法》。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慈善事業方面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建國以後通過的第一部捐贈法律。它把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中國慈善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1998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和民政部聯合發出《關於做好社團基金會監管職責交接工作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將基金會的審批和監管職責全部移交民政部。
  • 聲援武漢 | 2020 春節音樂天使線上公益演出
    當一位熱心樂迷聯繫我們,希望發起一場集齊各方力量的線上公益演出時,我們決定共同努力完成這件又酷又有愛的事。用樂迷和音樂人最熱愛和熟悉的事物,把更多人的愛送到最需要支持的地方。因此,我們決定將於2月3日晚,在Bilibili為大家舉辦一場線上公益演出直播。
  • 公益活動|2020年第十期助學支教活動(一)
    2020年第十期 助學支教活動(一)活動內容:1.   必須志願者本人錄製助學支教視頻。2.   視頻內容以音樂、美術等附屬科目為主,視頻課錄製請參照下面錄製標準。活動流程:1.    2020年6月13日19:00發布項目,同時建立微信活動群及釘釘群,本次活動招募人數500人。2.    2020年6月15日晚6:00釘釘直播進行錄製視頻培訓,可回放。3.    2020年6月25日晚6:00整截止接收視頻郵件( 作品發至:fwzd2020@163.com)。
  • 楓林公益2020年"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倡議書
    2020年「地球一小時」: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2020開年不凡,1月份全球平均氣溫再創新高,南極地區記錄到氣溫接近了20攝氏度,全球陸地和海洋升溫、海平面上升加速、積冰融化。同時,全球新冠肺炎蔓延,百餘國家和地區受影響。一系列氣候、災害、疫情事件對社會經濟發展、人類健康、糧食安全以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都造成較大影響。
  • 人民在線榮獲2020「抗疫勇為」最佳公益實踐僱主稱號
    「護航2020」著重表彰2020年富有公益貢獻精神、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作為「輿情領航者,數據國家隊」,人民在線疫情期間積極履行黨媒黨網的責任擔當,發揮大數據應用平臺優勢,推出多項社會公益服務項目:內容傳播方面,人民在線開設「抗疫情觀輿情專題」「防疫輿情聯播專欄」「疫情防控面對面專欄」「疫情資訊專報」「抗擊疫情系列主題策劃」,用原創內容為大家呈現最新疫情信息與觀點。
  • 2020臥龍山大事記 | 徵程萬裡闊,艱險更向前!
    2020,我們進行村莊規模調整,行政村由52個調整為32個,村莊數量減少但戰鬥力不減。2020,我們開展黨工委書記講專題黨課,進一步加強了黨員幹部思想教育與作風建設。2020,我們成立了第七、第八黨支部,消除了董山後、蘇營等4個三年以上未發展黨員村。
  • 感恩益路同行 | 2020永福為愛前行公益跑活動圓滿成功!
    2020年11月26日,微風不燥,陽光正好,在感恩節這天一場公益跑讓我們在莆田永福家居建材城相遇。
  • 公益義賣誕生記——公益事業部老萬的案頭札記
    然而,新冠疫情來了,線下的活動不能做,我們的公益工作應該怎樣開展?但是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公司還是積極向疫區捐款800萬元,員工們也是捐款熱情高漲。大家對公益的熱情、對責任的擔當讓我們非常地震撼和感動。我們就是在這個崗位上做公益的人,絕對不能讓公益這個事情停擺。因為孩子們的成長不能停,鄉村兒童教育不能停,做公益的努力不能停。
  • 淮海捧回又一個公益大獎!
    第十屆中國公益節  中國公益節設立於2011年,是國內首個由大眾媒體聯袂發起的以「公益」命名的節日,旨在弘揚公益精神,倡導公益行為,搭建多方深度對話、合作溝通的平臺。歷經十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公益節已經成為中國公益慈善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事之一。本屆公益節以「十年益起同行」為主題,聚焦新生公益力量,聯動各界為愛發聲,為中國公益發展建言獻策。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來自公益界、政界、商界、學術界、文化藝術與傳媒領域等400餘位嘉賓在線上線下相聚,以特別盛典的形式回顧公益節十年曆程,全面展示公益踐行成果,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公益新命題,向年度公益踐行者致敬。
  • 策馬揚鞭,穩健前行————家欣2020年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實地評估
    2021年1月16日,長沙市芙蓉區家欣心翼精神康復會所暨芙蓉家欣殘疾人託養服務機構通過了芙蓉區2020年度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實地評估。
  • 山裡的助學//武漢抗疫公益志願者聯盟再次在建始開展公益助學活動
    11月30日,武漢抗疫公益志願者聯盟委託建始縣義工協會給長梁鎮龍潭中心小學送去了校服、兵乓球桌、「五穀漁粉」等物資。
  • 中歐班列② 中歐班列大事記 2011-2020(中英文)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全面部署2016-2020年5年間中歐班列建設發展任務,這是中歐班列建設發展的首個頂層設計。The Office of the Leading Group for Promo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sue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2016-2020), which fully sets out the
  • 2020年中國騎者聯盟「多出一公斤」昆明站!助學麗山小學公益騎行招募騎士!
    ;驛站站長、車行負責人及俱樂部負責人請務必添加中騎聯驛站保鏢(微信號13983810054)落實升級認證、多出一公斤公益騎行與大旗傳遞接待點事宜!            讓2020的冬天不再冷               活動流程主題:中國騎者聯盟「多出一公斤」昆明站助學麗山小學公益騎行時間:2020年12月5日早上9:30凱旋利車博匯CFMOTO店集合10:00出發人數:30-50人報名截止日期:11月25日線路:
  • 2020清流之光公益論壇 | 一道微光,照進心房
    一位是紮根湖南本土公益二十年的「中國好人」阿寺老師,一位是曾任職全球知名NGO樂施會、現任國內NGO標杆——壹基金秘書長的李弘老師,另一位是曾經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棄官從益後任恆暉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行甲老師。
  • 向光而行,一場堅守了六年的影像公益
    致敬2020最美善行者完美公益影像節是完美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攜手國內各大知名公益機構發起並主辦的,至今也連續舉辦了六年,旨在用影像發現和記錄身邊的「最美善行者」,講述普通人的公益故事,打破公益界限,凝聚各方力量,搭建橋梁、共享公益,讓公益影像成為最有效的公益教育和傳播方式,助推公益全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