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吉普賽民族四處流浪、居無定所。
他們不斷遭受歧視和驅逐。
流行音樂終能讓吉普賽人翻身走向新世界。
但卻被指與黑社會和犯罪組織有所關聯。
吉普賽人未來出路究竟在何方?
吉普賽人,是世代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流浪民族。
吉普賽人最早起源於印度北部,經過屢次遷徙,其蹤跡遍布世界各地。全世界總共有大約1200萬吉普賽人,其中1000萬左右分布在歐洲。東歐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吉普賽人口比例就達到10%以上,但大部分人仍生活在貧困線上,並遭受嚴重歧視。
早在二戰時,納粹德國就曾將吉普賽人和猶太人一樣關進集中營進行屠殺,1979年,聯合國正式承認羅姆人是一個民族。冷戰結束之後,中歐和東歐的吉普賽人又受到了嚴重的排擠,他們的身份得不到承認,生存受到威脅。
吉普賽人也稱自己為「羅姆人」,傳統上不從事生產,文化程度不高,男人們大多以汽車技工、修理工、馴獸師、賣小吃和充當樂師為業,女人的謀生方式大多則是給人「預卜未來」,水晶球、塔羅牌等佔卜工具成了吉普賽人的「名片」。儘管他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但當地人總是看不起他們,並禁止與他們通婚。
吉普賽人四處漂流,他們沒水沒電、缺乏乾淨的醫療資源,女性也不知產檢的重要,所以流產、死胎、和孩子早夭的消息時有所聞,此外,潔淨環境的缺乏也影響他們的健康,英國《衛報》提到,1/3吉普賽男女的平均壽命無法超過60歲
2010年7月,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就曾決定拆除法國境內非法修建的600多個吉普賽人營地中的一大半,並將「非法滯留」的吉普賽人遣返,來維持治安。近年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法國等國發生的驅逐羅姆人事件,政府常常扮演旁觀者或幕後支持者的角色,而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強制羅姆女性絕育事件中,政府則成為羅姆人權利的直接侵害者。
吉普賽人作為一個天生流浪者,內心有著很強的民族性格。
他們拒絕其他文化與變化,保守著內心關於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嚮往和天生的特質。他們用流浪抒寫著一代一代的歷史,出生時是起點,死亡時是終點。他們沒有國只有家,沒有土地、沒有國籍、沒有保障,也不被認同。
(吉普賽人口流向)
吉普賽人不許女孩與其他族群的男孩接觸,所以大部分的女孩在小學後就禁止上學,孩童的不識字率也因此總是居高不下。這些獨特的生活方式被歐洲人的制度性和社會性隔離開,在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同時,遭受更多的歧視,這也演化出吉普賽人特殊的求生方法,除了佔卜賣藝,也造成不少乞丐、扒手、小偷等問題。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吉普賽人註定走向流浪的宿命。
吉普賽人的問題絕非通過將其從一國強制趕到另一國就能解決的短期安全問題,問題的根源,還是要回歸於整個社會以及政府能給予他們一個平等的生存機會,也許就會有改變的一天。
更多關于吉普賽的內容,
敬請關注今晚十點
《今日看世界》完整節目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