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有,啟示有、溫度有
你的關注更要有
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輕輕、薄薄、沒有份量,一口氣就能讓它飄起、可以任意的揉撮,輕鬆的把它撕碎,紙能有多大力量呢?
紙教堂、用紙建的教堂?可以容納700人聚會?耐用50年?
基督城在2011年2月遭遇了一場6.3級強震,地震奪走了185條人命,一座一百多年歷史的教堂也在地震中被毀。民眾沒有了禮拜與禱告聚會的地方。聖公會決定在重建被毀的教堂之前,建一座過渡的教堂
教會請來了日本知名建築師坂茂設計新教堂,坂茂最擅長的就是紙板建築。坂茂用堅固的紙管做梁柱,紙管每根直徑60釐米,長16.5米。
新的教堂跟舊教堂一樣大小,可容納700人,可耐用50年。這並不是坂茂設計的第一個紙教堂。
日本知名建築師坂茂是世界上第一個設計建設紙教堂的人。他曾在1995年日本神戶地震後,建了世界上第一座紙教堂(paper Dome)。2006年這座紙教堂被分拆運去了臺灣,現在這座紙教堂屹立在臺灣的埔裡。
每一個信徒就象一張紙、輕薄而沒有份量,但是十張紙疊在一起的時就不那麼容易被撕碎了,一百張紙疊在一起時就開始有份量了。一千張、一萬張疊在一起時,就可以創造一個新空間了。
很多信徒不愛禮拜聚會只喜歡自己在家查經、上網聽道,要知道一張紙是弱小的,必需和其它的紙疊在一起才有力量。
一滴水要想不乾枯,就要流向大海,只有融入大海,水滴才能擁有大海的力量。
找到了一些從日本分拆後在臺灣重裝的、臺灣的埔裡紙教堂的圖片
2005年,臺灣重建區社區的夥伴組成訪問團,參加阪神地震十周年紀念,造訪野田北部時,得知日本的紙教堂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即將拆除,便提出將紙教堂移築臺灣,作為臺、日兩地震災區重建交流的中心,得到了日方的支持。
本文圖片搜集於網絡
馬太福音二十六章61節
「我能拆毀神的殿,三日內建造起來。」
微信號:cb3203200908
通過音樂詩歌、繪畫、故事,見證、靈修文章、自然、更深的認識神與神的愛。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