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代外觀幾乎保持不變,如此「大膽的舊瓶裝新酒」你喜歡嘛?十代Intel處理器對於ThinkPad X1 Carbon Gen7而言,或許只是組成它的數千個電子配件中的一個。
如何令時間讚嘆?如何歷久彌新?今天叔來聊一聊,用沙子做成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對話工業設計之美,外觀幾乎不變的「新配置電腦」你會買單嗎?
#歷史的分水嶺
2012年在ThinkPad研發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以第一代X1 Carbon為代表的「次世代Think新元素」的問世,幾乎定義之後7年的設計元素。從整體機身結構上來說,超極本趨勢化的筆記本產品,將整個機械結構固定面從D殼轉到了C殼。
從外觀上來說,雖然同是極簡設計風格,視覺上使用了許多扁平化風格以突出濃鬱的現代感。同樣簡化的還有6行式鍵盤,改變了原本以「打字機」為靈感的鍵盤區域設計。輕量化的設計還有內置鋰電池以及更為小巧方便的電源接口等等。
有意思的是,當年驅動這個分水嶺形成的原因,並不是新老設計師交替,也不是IBM老粉們詬病的所謂Think聯想化。背後的推動者之一正是平野浩樹先生(Hiroki Hirano),這個1998年入職IBM日本公司,因ThinkPad 600設計深深震撼而從事筆記本設計行業;曾經擔任X300筆記本電腦和X1 Carbon的主設計師的男人。他信奉著設計宗師Richard Sapper的啟示:ThinkPad的設計應該是「與眾不同」因此我們有享有極大的設計自由。
而他希望通過X1 Carbon來劃分一個新的時代,賦予全新的Think DNA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全面超越ThinkPad X300。
不負眾望,第七代的X1 Carbon依舊出色的傳承ThinkPad Design DNA,那種一眼望去便知這是ThinkPad產品的濃鬱家族風格。這種美不是簡單的複製過去,而是不斷融合新的設計元素,以新的經典去定義未來的經典,最終沉澱為新的Think DNA。
作為Think老用戶,叔一開始使用ThinkPad X1 Carbon 2019略微有一點點不適應。因為他的開機鍵修改到了右側面,但是非常明顯的內凹觸感設計以便於盲操作,通過幾次使用後已經變得得心應手。純白色的燈光,機器狀態指示的非常清楚,而且在夜晚也不會刺激眼睛。後續設計師們找到了這個最優的答案,以解決困擾他們多年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視覺協調的問題,另一個則是不斷強化的移動化需要。
首先,Think視覺元素以方正硬朗,黑色風格為主。純黑色的機身,搭配中原一點紅TrackPoint,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經典的視覺文化。當我們關注C面的視覺布局,唯獨開機鍵的形狀和位置擺放會非常的尷尬。曾經幾代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9,設計師們嘗試過居中放置或者放在一邊,在視覺上都會顯得比較突兀。
此外,通過集成燈光,開機鍵需要通過不同的閃爍,來表示機器的運作狀態。這樣必然會形成一些幹擾影響專注工作的人們。回首經典的Think理念,專注你的思考,忘記我的存在。設計在側面的開機鍵是我覺得至今為止最好的設計,原來上一代擺放開機鍵位置,可以放下一對復古的喇叭,使得整體的鍵盤面強迫症一般的嚴格對稱。宛如穿梭到90年代,ThinkPad上太空,登珠峰時候的經典視覺設計。
#移動的新定義
經歷了多次迭代和升級,ThinkPad X1 Carbon 2019,將重量控制在1.09千克,而厚度僅有14.95毫米,物理尺寸的移動性可謂是非常不錯。
出差旅行攜帶辦公得心應手,即使在狹小的飛機艙內也可以剛好放下。還有180度的屏幕開合角度,可以將機器豎起來播放視頻,解放疲勞的頸椎。
2019年是5G元年,蜂窩網絡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率和低成本已經決定許多新的應用方式。ThinkPad X1 Carbon LTE版本開機自動聯網,無視地點變化,自帶流量工作一氣呵成,那種行雲流水的感覺一但用上就再也回不去了。半年免費的20G每月流量,只要不下載或者看大量的視頻,使用起來不知WIFI是何物。
配合自帶的LTE無線上網功能,開始設計理念往往直接決定使用體驗,機器開機的速度非常的快,大約在幾秒鐘之內已經進入桌面。
#能效的新探索
性能表現方面ThinkPad X1 Carbon Gen7也表現的十分搶眼,上市之初到現在配置跨越了Intel 8.5代處理和10代處理器,測試的機型擁有第10代Comet Lake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性能加持,Intel i5-10210U+8G內存+512G NVMe固態的配置。
新的處理器核心數量的激增,Intel i5-10210U擁有4核8線程的設計,依舊是熟悉的那個14nm++++++的製造工藝,性能相對於老的第8代處理器大幅度的提升。常規跑分看CineBench R15和R20的成績屬於正常水平,分別獲得了736分和1583分。既然是14nm的優化架構,不妨試探一下X1 Carbon Gen7 散熱能力的極限以及這顆處理器的體質?於是叔獻祭出英特爾XTU(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大法,直接拉高Turbo BoostShort Power功耗並降低核心電壓,同時釋放性能並減少高溫降頻的時間,經過了多次藍屏和作死測試之後,分別在3分別通過了穩定性測試。核心電壓降低了0.09V。
CineBench R15和R20的成績直接達到753(+2%)和1721分(+9%),實在是令人驚訝。
這個分數已經超過NBC上對於i5-10210U所有的成績記錄,可見Think的散熱功底不可小覷。
有意思的是Comet Lake全面支持英特爾Adaptix技術。官方描述中在英特爾通過Adaptix技術,英特爾實現了動態調優技術(英特爾DTT)增加了新的機器學習功能,使OEM製造商(如ThinkPad)能夠調優指定的基於第十代酷睿處理器的系統,並實現更高的性能——從8%到12%不等。在特定機型中,英特爾動態調優技術還將首次支持基於人工智慧進行預先訓練的算法來預測工作負載並允許更高的睿頻加速,以滿足更好的響應速度和為工作負載進行持續的睿頻加速,看起來性能提升智能不少。
網絡方面從Whiskey Lake處理器開始Intel CNVi架構(Integrated Connectivity)。簡單通俗的說 CPU開始集成無線網卡晶片,使得無線網卡不再佔用PCIe通道。空出更多的資源讓給NVMe SSD使用。實際測試使用的SSD是威騰電子的SN730,工作在PCIe 3.0 X4狀態。
續航時間也令人滿意,NBC測評中2019款比上一代增加了14%。實際體驗上也是如此,由於十代CPU能耗控制更加智能,消耗更小。因此運行的效率提升了很多,相同的操作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這種快速響應的感覺,對於奔波在外工作的商旅人士來說是非常舒適的。
#感謝
「珠江路糖果車站到了」,一下子把我的回憶拉到了大學二年級。那時候抱著自己的T61專程坐高鐵去南京,尋找珠江路某個液晶改裝行裡的老闆,機器進行當時非常酷炫的CCFL改LED背光。南有華強北,北有珠江路。技術真是牛,當時地球上沒有幾臺LED背光的ThinkPad T61寬屏機。當時就疑惑為什麼會叫糖果車站呢?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起名的原因是地鐵員工關愛患病小孩給糖吃的溫暖故事。之後珠江路地鐵站的所有員工,都帶著糖果上班。逐漸市民們將南京地鐵珠江路站叫做「糖果車站」。滿滿的都是愛,因此我想感謝在珠江路的Think銷售端的經銷商華必達和Think官方網站,為我們提供測試機器和粉絲購機福利。希望這樣的活動越多越好!
你可能還喜歡:
【ThinkPad E14】HUA叔雜談:要想變得偉大,請先活下來
【ThinkPad X1 Carbon】HUA叔聊硬核:這不是筆記本,這是匠人的喜悅
【設計與TrackPoint】小紅點用戶這些痛,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