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
骷髏頭裡到底是什麼呢?
有看到可愛的兔兔嗎?
遊戲,
家長眼裡的洪水猛獸,
老師心中的學生時間殺手。
它似乎「入侵」我們的生活,
「破壞」我們的生活。
甚至有人將其視為我們成為人生贏家的障礙。
但遊戲於現實,
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
疫情之下,
幾乎所有行業都面臨下滑的趨勢,
而網路遊戲卻深受其益,為經濟增長助力。
TED大會新銳演講者簡·麥戈尼格爾表示:
「遊戲不僅不是現實的破壞者,而是修補現實的「補丁」,可以彌補現實的缺陷。
遊戲,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更有意義,甚至改變世界!」
我們為什麼總是把遊戲想成惡魔,
但是又那麼容易上癮呢?
上癮是因為遊戲的特徵,剛好抓住人的心理點。滿足以下的關鍵特徵。
目標、規則、反饋系統與自願參與。
目標:玩家努力達成的具體結果
規則:為玩家如何實現目標做出限制
反饋系統:告訴玩家距離實現目標還有多遠
自願參與:要求所有玩家都了解並願意接受目標、規則和反饋
在這4種關鍵特徵下,玩家便會沉浸其中,
甚至還可能帶來心流!!
是心流啊喂~
那——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遊戲」人生?
把生活、學習、工作設置成一場遊戲,
這樣一來,沉迷學習不是口嗨,
迎娶白富美不是做夢,走上人生巔峰也指日可待!
(等等,我好像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這個秘笈,不會只有我一個人發現吧!)
但是,人生沒有進度條,
誰知道你選擇的這條路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
成功和幸福是可以被度量的嗎?
衡量人生的標準又是絕對的嗎?
.
似乎「遊戲」人生不太可行。
那「遊戲」一些確定的事情呢?
比如一次考試、每天的運動、學習.
王陽明說要知行合一,那就just do it!
至於我們為什麼總是容易把遊戲想像成惡魔,
其實不是因為我們害怕遊戲,
而是害怕在遊戲結束、現實開始時,迷失了方向。
遊戲本身並不是惡魔。
簡·麥戈尼格爾甚至認為,遊戲可以改變世界。
遊戲中,擁有激發我們潛力的機制,在這種「確定目標+有效反饋」裡,我們可以保持精力充沛,屢戰屢勝、屢敗屢戰,我們沉浸其中,並一直滿懷希望。
即使,那是一個虛幻的世界。
這個世界裡,我向著目標前進呀
比如《光環Ⅲ》,讓玩家們保護人類免遭邪惡外星人聯盟的毒手,在這個過程中玩家體會到投身宏大事業帶來的快感,感受到了自己的意義。
你可以說這種意義是虛幻的,但你不能否認它確實讓玩家產生這種情感。
而一旦將遊戲與現實連接,那遊戲就不僅僅對個人產生影響,對社會也會產生影響。
一位跳舞的姑娘徹底累垮了,但是又不能離開排練現場,她便在《後勤》遊戲上貼了一條心願:
「幫幫忙吧!我需要一杯拿鐵。」
就在這一刻,另一個身在波士頓的人正在瀏覽系統,他看到了她的願望。
他意識到自己離這位跳舞的女士只有幾個街區遠,感覺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
他能辦到這件事!他知道怎麼點一杯拿鐵!他可以幫上忙!
5分鐘之後,他走進地下室,高聲說
「我有一杯拿鐵!」
他說話的樣子,就像是在宣布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對舞者來說,在那一刻,這的的確確也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她喜出望外。她說,這是她喝過最美味的一杯拿鐵。他則覺得自己像是超級英雄。所有這一切,就發生在心願貼出的幾分鐘之內。
似乎這不是一件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情,但卻讓人很感動,在你需要時,有一個陌生人願意完成你的心願,成為你那個時刻的superman。
而「螞蟻森林」,
不就是一款能夠給世界帶來改變的遊戲嗎?
你小小的行動,卻能給地球多帶來一片綠意。
書中還有更多、更能給世界帶來改變的遊戲介紹。
它向我們展示了「遊戲」的另外一面,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春風細雨。
其實,我們都懷揣著「英雄主義」的夢想,
而現實裡,我們無能為力,
但是,在遊戲裡我們可以所向披靡,拯救世界,更甚至對現實世界也帶來積極的影響。
寫在最後:
要是現實真的是一場遊戲,
那我們會不會更容易成為「最強王者」?
圖片 | 源自網絡
編輯 | 烏丟丟&1664
原創內容,若需轉載,請後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