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7月10日8點半,七八十人合唱隊嘹亮的歌聲迴蕩在浦東新區梅園公園一處古色古香的迴廊中。每天8點半到10點半,梅園公園這支合唱團都會準時在公園開唱。
「不是清唱、練嗓那種,都是帶伴奏音樂的卡拉ok,聲音響得很,耳朵震得嗡嗡響,頭疼得要炸了。」對於公園裡傳來的嘹亮歌聲,一牆之隔的林山小區居民叫苦不迭,「聲音太響了,長期休息不好,跟合唱團提意見也沒用,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邊是愛好音樂的歌友,一邊是飽受噪音困擾的隔壁小區居民,如何做到既照顧到老人們唱歌的愛好,又不影響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呢?
公園「卡拉ok」常年不斷
7月10日8時30分,隨著音樂伴奏聲,嘹亮的大合唱準時從梅園公園響起,一首接著一首,雄渾高亢,連綿不絕。雖然當天天氣很熱,但林山小區居民李阿婆,還是選擇了關緊門窗。
「小區跟公園只隔一道空心牆,5米寬的過道邊就是6層高的居民樓,我身體患病,需要靜養,但公園的歌聲實在太吵了。」她有點生氣,「每天8點半到10點半,下午2點到傍晚,一直有人唱歌,聲音響得很」。
李阿婆用手機下載的分貝儀在家中窗外1米處測到的噪音達到80分貝,關窗還有70多分貝。她說:「這遠超《上海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規定的居民區白天(7點-21點)噪音55分貝的上限。」
無獨有偶,同住林山小區的範先生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夜晚上班、白天在家補覺。隔壁公園裡的歌聲也令他叫苦不迭:「公園『卡拉ok』常年不斷,風雨無阻,我也很佩服老人們的精力和毅力,但能不能在娛樂的同時考慮一下鄰居,把音量稍微調小一點,不要用擴音喇叭。」
不少家住林山小區的居民,把隔壁公園唱歌的聲音太響這一問題,反映給了居委會主任金麗霞。
「唱歌是一項積極、健康的活動,我們都可以理解,但噪音太大,幹擾到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確實不好。」金麗霞無奈地說,為協調歌聲擾民的問題,林山居委與陸家嘴街道相關部門一起去找過公園管理方,也曾與組織者商談過,但收效甚微。
「現在已經不用麥克風了」
據介紹,「梅園陽光歌詠隊」已經開辦8年了,現有200多名隊員,男女比例4:6,「歌詠隊志願者人才濟濟,有音樂學院退休教師負責教大家唱歌,有幼兒教師彈琴伴奏,志願者也都是分文不取、義務勞動」。
「我們每3個月收10元費用,用來購買和維修設備、列印歌詞等。老年人記不住歌詞沒關係,有大屏幕提詞。」高隊長說,除了高考、中考期間活動暫停外,其他時間,歌詠隊成員風雨無阻,每天都有70-100人參與活動。
這麼大型的合唱活動,會不會對鄰居造成影響呢?
「我們唱歌的時間安排在白天,之前用麥克風,現在不用了,已經將影響降到最小了。」高隊長後來又補充說,「關鍵是人太多了,七八十人唱歌聲音『壓不住』。」
[公園管理方]
考慮闢出房間將合唱團轉移到室內。
來源丨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