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綠色低碳生活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
響應國家低碳號召,節約資源、愛護環境,要從日常生活做起。作為普通公民,怎樣做才能響應號召,並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先來看看《中國建材》雜誌編輯部的日常吧~
「碳達峰」就是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京都議定書》於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從2005年開始承擔減少碳排放量的義務,而發展中國家則從2012年開始承擔減排義務。中國於1998年5月籤署並於2002年8月核准了該議定書。
《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籤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巴黎協定》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內。中國於2016年4月22日在《巴黎協定》上簽字。同年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中國加入《巴黎協定》,成為完成了批准協定的締約方之一。
碳捕捉是指將大型工廠、發電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並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被認為是未來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最經濟、可行的方法。除了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外,碳捕捉技術還可以實現一定的商業價值,被捕獲的碳可以用於石油開採、冶煉廠,甚至汽車業、食品業。
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被認為是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工具,交易對象通常為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配額,政府部門對碳排放配額進行總量控制,使納入市場的控排企業受到碳排放限額的約束,再引入交易機制,通過交易碳排放限額實現資源分配最優解。即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於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
◆選擇非電動牙刷,每次可以少排放近48克的二氧化碳◆節能燈代替60瓦普通燈泡,可以將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倍◆晾曬衣物代替滾筒式乾衣機,可以少排放2.3公斤的二氧化碳◆下班隨手關閉電腦代替待機,可以少排放1/3的二氧化碳◆節水型淋浴頭代替普通淋浴頭,將洗3分鐘熱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到一半《中國建材》雜誌始創於1957年,是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主管主辦的、建材行業唯一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大16開本,彩色精印,每月初出版。
關注點擊頂部標題下方「中國建材雜誌」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bianji@cbmm.com.cn
微信號:cbmm-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