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生:卡瓦諾——一個不合格的大法官提名人

2021-02-15 亞生看G2

作為一名大法官的提名人,卡瓦諾的這番公開表態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取證和判決/得出結論完全是不同的法律程序。聯邦調查局是得不出結論的,這是對的, 但是它的作用是調查和收集證據,提供判斷和得出結論的依據。

在這裡,我有必要解釋下為什麼在針對卡瓦諾性侵指控的問題上,聯邦調查局不能自行展開調查。對於聯邦調查局來說,如果它認為某人已經或企圖要違反聯邦法律,那麼它可以自行展開刑事調查。但美國司法部已經表示,針對卡瓦諾的性侵指控不涉及潛在的聯邦級別刑事犯罪。也就是說,聯邦調查局無法以刑事案件調查為由主動介入。但聯邦調查局可以圍繞指控卡瓦諾性侵做件事,對其作為提名大法官資質問題做更多的背景調查。在對最高法院提名人進行背景調查的行動中,聯邦調查局的角色不同:它的角色是為白宮提供參考信息。通常情況下,這些調查始於提名人成年以後的經歷,但如果白宮希望獲得更早時期的更多信息,它可以提出要求。也就是說,川普需要要求聯邦調查局進行更深入的背景調查,聯邦調查局才能介入,而卡瓦諾自己可以主動要求或促使總統和共和黨人做出進行進一步背景調查的決定。

 

作為一名法官,卡瓦諾應該完全明白證據的重要性,因為法官的裁決最需要的就是以證據為依託。而在面對案件中的證據時,作為法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關注案件證據是否全面和完整。卡瓦諾似乎輕視收集證據的重要性,不同意讓取證機關進行取證,實在不可思議。  卡瓦諾作為法官應該比誰都明白,只有總統和國會在進行了全面的背景調查,掌握了全面的證據後,才能對提名人的資質做出最好的判斷,這和法庭判決是一個道理。難道在面對指控的情況下,卡瓦諾想要不進行調查和取證工作,直接不了了之嗎?這符合一個法官的行為準則嗎?聯邦調查局對一樁三十多年前的案件進行調查,確實很難得出百分百確信的結論, 但是這個不應該成為不進行調查的理由,因為聯邦調查局在這件事情上的角色是儘可能多的收集證據,為總統和國會提供參考。

退一萬步來講, 如果真的如卡瓦諾本人所說,他是無辜的,那麼他更不應該拒絕聯邦調查局對他進行有限度的調查,因為這給予了他一個在美國民眾前澄清自己的機會。他如果對自己的清白有信心,他應該歡迎甚至主動要求聯邦調查局對他展開調查。

 

星期五下午,迫於政治現實, 共和黨的參議員們和川普溝通,讓川普要求聯邦調查局對卡瓦諾進行限時調查。 聯邦調查局應該有兩個調查的方向:一個是收集性侵的直接證據,這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件事——如果發生了話——是36年以前發生的,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性還能找到直接證據。

 

但是我前文已經提到,卡瓦諾的性侵指控不是一個刑事案件,聯邦調查局的角色不是找到決定性證據,幫助檢察官起訴。這是一個關於提名人資質的進一步背景調查,可以說是個人事的案子,考慮的問題是卡瓦諾有沒有資格成為美國下屆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因此, 這完全是另一個標準,聯邦調查局不需要只去找決定性的直接證據。

 

作為對於卡瓦諾資質的進一步背景調查,聯邦調查局的重點的是審核福特和卡瓦諾個人的可信度,為總統和國會做出決定提供參考。在這個思路下,聯邦調查局其實有很多切入點。首先,聯邦調查局可以對馬克·賈奇(Mark Judge)、利蘭·凱瑟(Leland Keyser)和PJ·史密斯(P.J. Smyth)進行問詢。他們都是福特或卡瓦諾的高中朋友。並且,福特已經在聽證會表示,這三人性侵當晚都在派對現場。賈奇已經在周五公開表示,他願意配合聯邦調查局調查。同時,聯邦調查局還可能調查一些細節,以證實福特的說法。福特在聽證會表示,在她被侵犯數周后,她在當地的Safeway雜貨店見到了賈奇。賈奇在自己的《浪費》一書中寫道,他年輕時曾在當地一家超市打過工。聯邦調查局可以要求Safeway或賈奇提供就業記錄,以確定他在1982年是否在那裡工作。如果他們可以找到相關就業記錄,福特的可信度就會大大提高,並可以縮小襲擊發生的時間範圍。聯邦調查局也可以研究卡瓦諾自己保留的1982年的日曆,根據上面記錄的行程安排來尋找相關證據。

相關焦點

  • 小密圈摘選 | 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出席性侵聽證會
    這是選·美的第1003篇文章最近,美國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Brett
  • 川普本屆任期快到了,這時候提名大法官合適麼?
    美國高院有9名大法官,之前左右比例是4:5,這次左派的金斯伯格過世了,她是典型女拳白左,在歐巴馬時期就身患癌症,左派勸她退休不肯,硬要霸佔位置,
  • 任期內第三位大法官提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金斯伯格逝世,享年87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金斯伯格是第二位被任命為終身職位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女性。據CNBC報導,金斯伯格去世後產生的空缺使總統川普能夠提名他的第三位大法官,使美國最高法院進一步傾向保守主義。在一個總統任期內獲得三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權是美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從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川普的運氣好上天。
  • RBG系列|美國最高法院的4名女性大法官
    其實,在2009年歐巴馬考慮大法官David Souter的替代人選時,大法官Antonin Scalia就曾向歐巴馬提議提名Elena,當年5月甚至有媒體報導歐巴馬在考慮提名Elena,但最後宣布的人選卻是上面介紹的Sonia。
  • 美國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生前致力於男女平權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身為法律人的職涯中,力抗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成了美國左派眼中的英雄
  • 美國最高貴的大法官是個黑人
    美國最高法院2月22日(周一)拒絕審理多個關於2020年大選爭議的訴訟案,對相關決定,美國高院大法官託馬斯(Clarence Thomas)提出書面異議,他表示,最高法庭的決定不足以恢復選民的信心,同時可能也會給美國未來的大選造成災難性後果。
  • 「我們失去了一位巨人」:金斯伯格大法官離世
    2013年金斯伯格在一次與哈佛法學院當時的院長Minow的公開談話中表示,「作為女性,獲得一份工作已經夠難的了,如果已經當媽媽了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1930年,時任總統柯林頓將其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被提名的女性法官。上任之後,她早期最有名的案子之一便是於1996年廢除了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只招收男性學員的規定。
  • 紀實 | 「聲名狼藉」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思·巴德·金斯伯格
    她說:「只要我還能全力以赴,我便會繼續堅守大法官的使命。」今年3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校友魯斯·巴德·金斯伯格(LAW '59)將度過她的85歲生日,但是她的精力卻仍像40多歲的人一樣充沛。在教練的陪伴下,她每周都會去最高法院的健身房鍛鍊兩次,堅持做伏地挺身、平板支撐、還有舉重。
  • 新獲提名的美國大法官巴雷特:撫養七個孩子和攀登事業高峰
    9月26日,艾米·科尼·巴雷特及其家庭出席她的大法官提名儀式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上周星期六,即9月26日,宣布提名聯邦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到最高法院,以填補已故法官露絲·巴德爾·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席位。
  • 關於美國大法官,你應該看一看這兩部影片
    約翰是聯邦最高法院第4任首席大法官。在擔任首席大法官之前,也做過國務卿,對國事了如指掌。身為首席大法官,約翰對美國的三權分立制的確立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使原本權威性並不高的最高法院發展成為了憲法的闡釋者和捍衛者。約翰·馬歇爾是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席大法官(34年152天),被美國人稱為「偉大的最高法院院長」和公認影響最深遠的實際上的憲法創製人之一。
  • 美國「漢大幫」-從9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出身,看名校助力跨階層逆襲
    所謂「漢大幫」,指的是漢東大學政法系畢業的一群人,以曾經的教授如今的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為核心活躍在漢東省的政壇之上,層層疊疊地組成了一張複雜的關係網。最高法院大法官一共有9個名額,都是由美國總統提名,經由國會兩院投票通過才能當選的,任期是終身制,除了去世、辭職或者自己要求退休外(退休年齡無限制),只能透過美國國會罷免他們,即便是總統也無權幹涉,可以說是「流水的總統,鐵打的大法官」。
  • 為什麼中國人也在悼念美國大法官RBG|南華早報
    可以說,金斯伯格大法官的一生都在為美國的女性權益與傳統社會做鬥爭。媒體上關於金斯伯格大法官的生平介紹有很多,建議大家搜索來讀讀看;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去看一下2018年關於金斯伯格大法官的紀錄片:中國的社交媒體用戶通過分享她的生平故事、強調她為性別平等和一個更為公平的社會所做的努力來表達對她的敬意。第一,學會pour in這個動詞短語。
  • VOA常速 | 民主黨阻撓無效 卡瓦納當選美國大法官
    All but one of the Senate’s 52 Republicans supported Kavanagh on the procedural vote, including last-minute decider Susan Collins of Maine.在這次投票中,贊成票有51張,反對票有49張,所以該動議通過了。
  • 至少7人確診,全場幾無人戴口罩
    外界現在紛紛向矛頭指向9月26日在白宮舉行的大法官巴瑞特提名儀式,據統計,目前出席該活動的人中,除了川普夫婦以外,已經有7人確診,簡直就是場超級傳播事件。9月26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的大法官巴瑞特提名儀式。
  • 【法律人生】李國光:我的大法官之路(下)
    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優秀的法律人,他們的法律人生都是中國法治歷史的一個個剪影,串起來,就是一幅中國法治的歷程圖。「庭前獨角獸」通過採訪他們,開啟一段法律人的往事,打開一段塵封的記憶,記錄一段口述歷史。敬請關注「法律人生」欄目第一季,上海法院的退休大法官和老院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