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有網友認為「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一名網友在美國華盛頓州佩恩機場拍攝到華航一架最新的波音777F貨機,並上傳至國外航空迷照片分享網站「jetphotos」。從照片中可見,通常華航較大的「CHINA AIRLINES」英文名字字樣在機身前段,但這架777F上,其英文名字已被移至機尾,且字體大幅縮小,機身留下大幅空白,未來可能再進行彩繪。
臺當局「交通部長」林佳龍26日受訪時證實,中華航空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S」字體縮小,並指出前端留白的空間將配合臺灣意象。
華航之所以會有此改動,主要起因於防疫期間華航曾運送援外口罩,被綠營質疑飛機上的「China」字樣會被誤會為「中國大陸」而非「臺灣」,不少綠營人士因此呼籲華航應改名為「臺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
不少島內網友認為這個動作「多此一舉」「浪費錢」。
還有網友則引用韓國瑜的名言,諷刺事件的可笑,以及華航不敢抵抗民進黨當局的意志。
中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也質疑,華航應該思考怎樣做才是對全民和股東最有利,而不是聽了少數長官的要求,變得只有上意而沒有民意,這對華航聲譽來說沒有好處。
另外,這一消息也在金融市場上引發了波動。原本漲勢良好的「華航」股票,在消息曝光後下跌。有分析認為,航空公司改名有可能牽扯到航權問題,一旦航權、航線受到影響,相關後果難以承受。這次華航改變塗裝,讓市場的信心受到影響。
還有媒體表示,自民進黨上臺以來,「去中化」小動作不斷。以強化「國際辨識度」和「凸顯臺灣元素」為理由,在「護照」上放大臺灣;在歷史教材上出招,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中國史內容被大量簡化;甚至還有綠營民代提案修正所謂「宣誓條例」,刪除在就職時對孫中山遺像宣誓的規定。
當時有網友嘲諷稱,「順便把祖宗牌子也改一改」。
來源:臺灣聯合網、香港中評社、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