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實錄:頸椎反曲了,靠復位能恢復嗎?

2021-02-28 脊柱醫生李維新

  近日,一位頸椎病患者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門診。患者主訴:因為脖子不舒服,然後在當地做了三次頸椎的復位,但是症狀並沒有緩解,反而有所加重。患者描述給自己做的頸椎復位操作就是,把脖子朝右邊掰動,會發出「咔吧」一聲,但掰完之後,並沒有輕鬆的感覺。

  李維新主任解釋:從片子上來看,患者出現頸椎反曲,但是並不是脫位,那既然沒有脫位又哪來的復位呢?就像這位患者,強行地進行復位,反而症狀加重了。頸椎的反曲是頸部後方肌肉力量減弱,韌帶的拉力減弱造成的。頸椎反曲的患者需要的是加強頸部後方肌肉的力量鍛鍊。

  而患者在沒有頸椎脫位的情況下復位,在治療上反而對一些患者有一定的風險性。好在這位患者只是輕度的頸型頸椎病,如果她是脊髓型頸椎病,這種復位可能會導致脊髓症狀加重,下肢症狀加重,這種情況就很危險了。

  而且脫位的復位是非常嚴格的,絕不是抱著頭向兩邊轉兩下就是復位,患者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如果需要復位也要選擇正規醫院進行。

  正常人的頸椎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有一向前凸出的生理弧度,像一個字母「C」。而頸椎反曲就是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沒有了,甚至還反向彎曲。

  正常生理曲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頸椎的彈性,減輕和緩衝重力的震蕩,防止對脊髓和大腦的損傷。如果出現曲度變直或者反曲,頸椎間盤張力增高,可能導致頸椎纖維環破裂、椎間盤膨出,誘發頸椎病。除此之外,這種情況還會引起肩頸部疼痛、麻木。

  如果您是單純的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者反曲,可以通過頸椎肌肉鍛鍊,加強肌肉力量,讓它們重新來維持和穩定頸椎生理曲線。比如:彈力帶對抗鍛鍊、藉助毛巾頂牆鍛鍊等都是較的方法,這些我們之前也講過,大家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參考。

(注意:老年患者由於頸椎自然退化,頸部關節肌肉衰老,過度追求恢復生理曲度意義不大,不建議強行恢復生理曲度。)

  如果您是其他疾病導致的曲度變直,這時就請去正規醫院諮詢醫生,不可自行治療。

  頸椎病發病原因複雜,有的頸椎病患者不適合或根本嚴禁按摩,如果不清楚具體的頸椎情況就盲目按摩,或者選擇不專業的個人或醫療機構進行按摩,很可能會加重頸椎損傷,甚至造成癱瘓。

  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嚴禁按摩,因為在劇烈的頸部掰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脊髓受壓急性缺血,甚至導致高位截癱。所以患者朋友們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查後,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治療。

李維新,外科學博士,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脊柱組組長。

擅長:頸椎病、腰椎病微創手術,椎管腫瘤,顱頸交界區畸形及脊柱脊髓損傷等。

門診時間:每周一下午、每周五早上

診室: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內外科一樓105診室

電話/微信問診:18091797957(同微信)

在線問診:好大夫APP、微醫APP、拇指醫生APP,搜索:李維新

相關焦點

  • 【病例分享】頸椎微創手術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右側手臂不知為何疼了一個星期了,還覺得手臂發冷,需要靠毛巾來保暖。陳女士的丈夫心疼的說她每次痛起來都會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在當地醫院打了幾天的點滴,痛卻一點都沒有好轉,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醫生對她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之後診斷:頸椎間盤突出症。
  • 真人演示:耳石症復位法詳解,速看!
    請注意,這是一套醫學教學視頻,危險動作,非專業人員請勿模仿!復位之前首先要排除一些危險情況,比如過高的血壓、嚴重的頸椎病和心臟病等。主講人北京朝陽醫院(西區)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明勇「叩首」復位法:患者站在檢查床的一側,扶著床做磕頭的動作,頭部快速衝,快速起。同時要注意患者的頸椎情況,若頸椎不好,幅度可以小一些。「急剎車」復位法:患者做仰頭和哈腰的動作,在哈腰的時候保護著患者的雙肩,讓其頭部向前有一個衝的動作。
  • 精美動畫:頸椎椎板切除術
    頸椎後路椎板切除術被設計用於解除頸椎管狹窄導致的脊髓壓迫。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is a narrowing of the spinal canal that can compress the spinal cord and/or surrounding nerve roots.
  • 圖文詳解:耳石症手法復位大全
    前庭功能、頸椎X線, TCD檢查可發現頸椎病變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多發生於老年人,因前庭系統供血不足所致。眩暈可伴有耳鳴、耳聾、視覺症狀、肢體麻痺、構音困難。CT、MRI、TCD檢查可發現腦供血不足等異常。 BPPV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法、復位手法及手術治療。許多學者推薦復位手法。
  • 黑夜騎士親自教你製作反曲弓
    ,懂嗎?我就是哪裡買的,當然五金管材店也會有的,只不過很少有這種黑色的,顏色很重要嗎?當然不重要,白色的也可以,只要你喜歡,我就喜歡黑色的PVC管的一個特性就是在加熱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形,而冷卻後又會恢復硬度,利用這種特性我們可以將它塑造成各種形狀,在準備加熱它之前,你需要在管子的正中間做個記號,一段用來製作握把部分的記號。
  • 真人演示:耳石症復位法詳解(快快收藏!)
    別怕,神經內科專家劉明勇給您演示一套「耳石症復位手法」的運動治療。請注意,這是一套醫學教學視頻,危險動作,非專業人員請勿模仿!復位之前首先要排除一些危險情況,比如過高的血壓、嚴重的頸椎病和心臟病等。「叩首」復位法:患者站在檢查床的一側,扶著床做磕頭的動作,頭部快速衝,快速起。同時要注意患者的頸椎情況,若頸椎不好,幅度可以小一些。「急剎車」復位法:患者做仰頭和哈腰的動作,在哈腰的時候保護著患者的雙肩,讓其頭部向前有一個衝的動作。
  • 專業解答:枕頭多高對頸椎最好?治療項圈真的有用嗎?
    「是不是不枕枕頭對頸椎好?」「是不是枕頭應該枕高一點,高枕頭好像舒服,可能是高枕無憂吧。」「醫生,超市裡買的保健枕是帶有弧度的,那種枕頭適合我嗎?」「醫生,我國外買的頸椎項圈,據說有人帶了有效,我怎麼帶了沒有效果呢?」
  • HXD3C型機車「微機復位」操作說明
    ▶在主斷路器VCB斷開狀態下,實現TCMS系統的斷電復位;▶在主斷路器
  • 康復時間:頸椎手術術後的康復
    術後臥床期間應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及主動的咳痰訓練,防止肺不張及肺部感染,條件允許應鼓勵患者儘早下床活動。頸椎病患者在術後3-5天即可在頸圍領的保護下下床活動,佩帶頸圍領的時間一般為8周。 (二):項背肌力量訓練 頸椎病患者術後頸椎曲度的保持對手術治療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術後3個月內儘可能去枕平臥;側臥時可墊薄枕,避免頸部過度側屈。
  • 圖解髖關節脫位復位:八種方法
    病人仰臥位,操作者站於床上,託抱於患肢膝下,屈髖屈膝90°,朝天花板方向牽引直至復位。操作過程中可讓助手或藉助於床單將患者固定於床上,適度給予髖關節內、外旋轉可有助於復位。本技術要領能使復位可控,減少病人及操作人員相關損傷。五、以足為支點的復位手法
  • 體格檢查:頸椎的活動度
    共有七塊頸椎骨組成,除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外,其他頸椎之間都夾有一個椎間盤,加上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之間的椎間盤,頸椎共有6個椎間盤。
  • 【康復系列】頸椎手術的術後康復訓練
    對頸椎後路手術的患者,因術中需剝離椎旁肌導致頸椎後伸力量減弱,因此術後應儘早開展項背肌力量訓練,保證頸椎的生理曲度。進行頸椎鍛鍊時,兩肩的位置應基本固定。具體項目如下:所謂頸椎單一動作,是指進行頸椎鍛鍊時基本動作的運行方向。
  • 明日起,錫盟中心醫院恢復正常門診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項診療服務,保障正常人群的醫療需求」的精神與要求,結合自治區和錫盟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錫盟中心醫院自2020年2月24日起恢復正常門診
  • 央視新聞:35歲男子躺床上玩手機 頸椎退化如70歲老人
    臺中中港醫院復健科醫師楊鎮嘉直言,自己也被這名男子的頸椎X光嚇到,其第4、5、6節的椎體變形,間隔變窄,還有明顯的骨刺,已壓迫到神經,看起來就像70多歲老人已經退化的頸椎。這與他經常長時間玩手機的習慣不無關係。  楊鎮嘉說,年輕人低頭玩手機會加速頸椎的退化,從復健科的門診觀察,近幾年來因姿勢不良、長時間玩手機而造成頸椎傷害的患者越來越多,且不分年齡。
  • 「大銅馬」復位,其實從未離開……
    9月21日凌晨4點10分被市民俗稱為「大銅馬」的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復位工程開始吊裝移位9月6日《「大銅馬」復位工程啟動!9月21日《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大銅馬」今晨復位》「一件雕塑,牽動一座城,溫暖全民心。」
  • 憑祥市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11月9日,憑祥市人民醫院外科二病區團隊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範鍥副主任醫師的現場指導及駐點幫扶專家李文浩醫師的協助下,成功為一名患者施行腰1椎體爆裂性骨折、腰2椎體壓縮性骨折切開復位椎弓根釘內固定術。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憑祥市人民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
  • 醫院開展巴州地區首例腹腔鏡下腸套疊復位術
    近日,醫院完成了巴州地區第一例腹腔鏡下腸套疊復位術。11月17日凌晨,7個月大的小蒲被母親急匆匆的抱到了巴州人民醫院普外科·燒傷整形外科,值班的醫生木拉提通過詢問病史、體徵檢查及影像學檢查,診斷為小兒腸套疊。小兒哭鬧、嘔吐、血便……情況有些緊急,病情十分兇險,如不及時處理必會造成生命危險。
  • 【醫文醫話】沈明球:心悸、胸悶、背痛,或是頸椎出了問題
    她擔心是心臟或頸椎出了問題,前往多家醫院就診卻均未發現心臟有明顯問題,於是經朋友推薦,來到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推拿科門診就診。醫生查體後發現陳女士下段頸椎椎體間相對位置不正常,同時伴有頸部及上段胸椎椎旁壓痛,可觸及頸椎橫突及胸椎棘突旁有條索狀結節伴壓痛。結合頸椎影像學檢查及體格檢查後,診斷考慮為交感神經性頸椎病。
  • 【和諧醫患情】妙手復位祛頑疾,多年眩暈得治癒 患者送錦旗表謝意
    12月27日,在縣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室內,邱紅豔副主任醫師收到一面寫著「精湛醫術保健康  手法復位耳石症」的錦旗。
  • 公告:市人民醫院明日起恢復普通兒科門診
    各位市民:為滿足人民群眾正常就醫需求,醫院決定,從2月27日開始,有序恢復普通兒科門診,請市民按預約的時間段按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