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19條線,361點,方寸之間,黑白子對弈廝殺,決勝千裡。圍棋,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棋盤類遊戲之一,飽含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是為國粹。而好的棋具,則廣受追捧,雲南「雲子」,歷來就備受弈者青睞。
出生於南澗縣碧溪村委會和樂村44歲的李奇龍,自幼就喜歡圍棋,1997年昆明師專藝術系畢業後,他一直在昆明從事圍棋產品的營銷,看到圍棋棋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於是,他悉心研究留意相關歷史資料的記載,跑遍大理等地文物市場尋找古棋子,並成功找到巍山當地出土的幾顆明代古棋子,然後東奔西走拜師學習鑽研傳統雲扁棋子燒制工藝。2017年底,李奇龍用多年的經營積蓄,投資100多萬元在巍山開辦大理南詔圍棋廠,註冊了「雲扁」商標,成為雲南繼雲南圍棋廠、保山永子圍棋廠之後第三家生產圍棋子的企業。
雲扁,在元明清時即被皇家宮廷、高僧名士奉為珍品的棋子,配方及工藝幾近失傳。巍山是南詔古國的發祥地,棋文化源遠流長,圍棋自唐代隨中原文化一起傳入南詔古國,南詔開始流行弈棋娛樂。在長期的探究鑽研中,以石英礦、瑪瑙石、紫瑛石、螢石等多種大理當地原礦物質合研成粉,拌合一起高溫熔煉成液,然後用「長鐵其汁,滴以成棋」,這種窯爐燒制出來的棋子被稱為「雲扁」,而燒制棋子之爐被稱之為「南詔古窯」。豐厚的圍棋文化底蘊是李奇龍把廠建在巍山的主要動因。
「窯爐一開就停不下來,廠裡的滴子師傅必須三班倒守在高溫爐前,24小時不停。」廠子建成後,生產就一直非常紅火。今年上半年,李奇龍的南詔圍棋廠共生產銷售圍棋10000多副,產值已達120多萬元。這給了李奇龍強大的信心。建廠至今,李奇龍收了10多名弟子,但能熟練滴子的只有6人。
在生產的同時,李奇龍在廠裡建起了雲扁文化展覽室,又在昆明成立雲南雲扁棋業有限公司,通過電商和實體銷售全方位推廣自己的產品。
只要有夢,就去追。李奇龍的目標,是無論在國際國內的重大比賽上,還是普通人家茶餘飯後的消遣中,都有「雲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