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權威的中英雙語標準語料庫是中國標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基礎工程之一。目前,約有6,000項中國標準等同採用英文國際標準(如ISO、IEC),與國際標準具有等同規定與要求,雖然個別地方存在措詞差異,但可將等同採用國際標準的中國標準視為該國際標準獲得官方認可的中文譯本。將權威的中英文標準以句子為單位進行雙語對齊處理,再進行中文切詞處理、中英文詞性自動標註,最後將加工好的雙語語料建成雙語語料庫。
一方面,雙語語料庫可直接用於研究中英文標準體裁、語篇、話語、語用、修辭、認知等,分析標準技術發展趨勢、標準與智慧財產權、標準與專利等;另外,基於大批量真實雙語語料,可編寫中英標準翻譯指南、相關教材等,對中國標準「走出去」具有直接引領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雙語語料庫檢索關鍵詞譯文、中英文標準化用語、習慣表達、詞彙搭配等,作為標準翻譯、技術翻譯的參考平臺,為國內外中英文技術翻譯提供權威、真實的語境及背景材料,能夠大大提升譯者的科技文獻翻譯質量、中英文標準翻譯質量,確保譯文符合母語表達習慣。
在權威中英雙語標準語料庫的基礎上,還應積極構建標準國際化智能雲翻譯平臺。由於入庫語料均為權威中英文標準文本,能夠極大改善標準翻譯與技術翻譯質量與效率。入庫雙語文本一方面作為句子記憶庫,另一方面作為超大詞群進入術語庫。語料庫中定義好的詞義與詞群,在翻譯中可以直接使用,確保術語統一。在翻譯過程中,對於任何已入庫的中英文句子,可以直接根據匹配率得到譯文,在100%匹配程度下,就可以實現100%準確自動翻譯,即便對於只有50%重複內容也可以對重複部分進行智能提示,既提升翻譯效率,又確保前後用詞一致。此外,智能雲翻譯平臺還能夠收錄所有用戶通過該平臺進行翻譯的雙語語料,作為普通語料提示給後續翻譯者,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標準化翻譯效率。將服務對象從標準文本本身,擴展到所有國際標準化用語、技術文檔、技術寫作等,改善整個標準國際化的效率與質量。另外,通過智能雲翻譯平臺可以對國內外標準文件、國際標準化文檔、技術文檔進行預翻譯,對於沒有達到匹配標準的文本進行人工翻譯,節約譯員時間,提升譯文質量。
摘自《中國標準化》2016年第3期,原題為《論實施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的語言服務路徑》
文/王立非 蒙永業
長按二維碼,關注
「中國標準化」
「中國標準化」旗下刊物
《中國標準化》
《中國標準化》海外版
《標準科學》
《標準生活》
《產品安全與召回》
註:凡轉載本站原創內容或直接引用本站內容,請註明出處並@中國標準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