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都會發布上一階段全球航空業的各種數據。
1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上海已取代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樞紐。
沒有太多疑問,因為中國的疫情控制最好,國內航線全線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目前世界上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深圳排第6,好像一個中國的榜單!
IATA的報告,還專門有一個中文精簡版的概要,開篇的內容:
倫敦曾是2019年9月世界上連通性最高的城市。2020年9月,其連通性暴跌67%,排名跌至第八位。紐約(連通性下降66%)、東京(下降65%)、曼谷(下降81%)、香港(下降81%)和首爾(下降69%)均已跌出前十
所以這個排名,也凸顯出國際航線的關閉程度。
航空運輸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引擎。常態下,航空業可提供約8,800萬個就業機會和3.5萬億美元的GDP。全球航空旅行需求的暴跌,導致一半以上的就業和經濟價值處於危險之中。「政府必須意識到,對民眾生活和生計有重大影響。航空運輸業泥足深陷衝擊到至少4,600萬個工作崗位。如果缺乏有效的航空運輸網絡支持,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拉動經濟復甦的動力將受限。」
國際航協的空中連通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城市與世界其他城市之間的連接程度,對貿易、旅遊、投資和其他經濟流量至關重要。作為一個綜合指標,反映出從一個國家的主要機場飛往目的地的座位數量以及這些目的地的經濟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地區連通性的影響
國際航協的研究總結了增加航空連通的諸多益處,結論如下:
連通性和生產力之間的積極聯繫。相較於一個國家的GDP,連通性提高10%,勞動生產率將提高0.07%。--- "要想富,先修路"
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更大。在連通性目前相對較低的國家中,對航空運輸能力的投資將對其生產率和經濟成功產生的影響比在相對發達國家中的類似水平的投資要大得多。
全球國家航空連通性排名,美國遙遙領先,中國日本在後。
旅遊收入可以重新投資以形成資本資產。航空運輸通過旅遊業的催化作用為更大的就業機會和更廣泛的經濟效益做出貢獻,特別是在一些小型的島國。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需求可能會出現結構性短缺,因此旅遊支出可以填補這一缺口。
GDP的關係,很明顯,島國對連通性的敏感程度最大。如果沒有了航空運遊客,馬爾地夫的經濟會很慘。
稅收收入因經濟活動增強而增加。航空連通有助於促進國家的經濟活動和增長,對政府稅收產生積極影響。
國際航線的連通性,排名很明顯:西方七國(西班牙替代傳統G7的加拿大) + 中國。
更多特價內容請通過旅行雷達 App 瀏覽
旅行雷達 App IOS 版(iPhone/iPad)
旅行雷達 App 安卓版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