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廣州的地鐵都叫 metro,北京的地鐵卻是 subway 呢?

2021-02-13 應用語言學研習
Ceci發現,在中國,「地鐵」的英文翻譯似乎沒有被統一起來。

🚇

比如北京的叫做Beijing Subway,

而南方的上海杭州叫做Shanghai/Hangzhou Metro

VS

香港地鐵叫 MTR

而倫敦的叫 underground

明明都是地鐵,subway、metro和 underground這個三個單詞有什麼不同呢?

 

那麼我們就好好掰扯下唄~畢竟是洋文,我們先從國外聊起吧。

 

Long long ago,具體來說就是在1863年,倫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往返於Farringdon和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之間。

當時的宣傳海報是這樣的⬇

重點就在於最上方那幾個碩大的單詞——The Metropolitan Underground Railway,國內一般翻譯為「大都會地鐵」

從這個名稱來看,那時人們對地鐵的認知確實就是underground railway——地下鐵路,這個說法也是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underground/ˌʌn.dəˈɡraʊnd/意思是「在地下(的),隱秘的,秘密的」,意指建在地下的鐵路。但由於這個詞比較長,口語中人們更常用 the tube /tʃuːb/ (管子的意思)。因為在倫敦的地鐵當時看上去就像根大管子。

 

metro 表示地鐵,尤其指法國的地鐵。

其實 metro 一詞就源於法語單詞 métro,它是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 metropolitan railroad /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後來簡稱為métro,被英語吸收後就寫成了metro。

 

相對而言,metro在世界範圍內會更通用一些,很多國家的大城市地鐵都用metro。

我們國內熟悉的subway[ˈsʌbweɪ]在美式英語中是最常見的,美國人常用,Subway中的sub表示的意思是在……下面,地下的道路即地鐵。

而美式與英式稱呼之所以不同,還有這樣一段歷史淵源:

美國的第一條地鐵並不是在紐約或是華盛頓,而是於1897年在波士頓通車。那時美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正處於巔峰狀態,所以為了和英國徹底區分,用sub代替了under,way代替了ground,用subway表示地鐵。

這裡要注意的是,在英式英語裡確實也有 subway的用法,但意思並不是地鐵,而是地下通道

subway 在英式英語中指「行人從街道的一邊穿行到另一邊的地下通道」,即「地下通道」,而非地鐵。它還有一個同義詞叫 underpass 英[ˈʌndəpɑ:s],美[ˈʌndərpæs]。

 

總的來說,雖然世界範圍內地鐵的英文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大致上我們理解為:美國用subway;英國用underground;在法語國家以及多數其它地區用 metro。比如日本的地鐵,由東京兩家地鐵公司運營的,分別稱為Tokyo MetroToei Subway.

 

我們國內,北京是在1969年10月1日開通運行地鐵,是國內第一個開設地鐵的城市,選取subway可能也是和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

 

後來隨著廣州、上海等其他城市也開通地鐵,一些歐洲鐵路集團進行投資,也就採用了歐洲慣用的metro。

 

而香港地鐵叫做Mass Transit Railway(大眾運輸鐵路),簡稱是MTR。

站臺:platform

地鐵路線圖:line map

安全線:safety line

月臺空隙/站臺空隙:gap

車站入口:station entrance

電動扶梯:escalator

出口:exit

入口:entrance

軌道:track

地下通道:underpass

互換/交換/換乘:interchange

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為何上海廣州地鐵都叫 metro,北京地鐵卻是 subway 呢?
    Ceci發現,在中國,「地鐵」的英文翻譯似乎沒有被統一起來。🚇比如北京的叫做Beijing Subway,而南方的上海杭州叫做Shanghai/Hangzhou Metro明明都是地鐵,subway、metro和 underground這個三個單詞有什麼不同呢? 那麼我們就好好掰扯下唄~畢竟是洋文,我們先從國外聊起吧。 Long long ago,具體來說就是在1863年,倫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往返於Farringdon和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之間。
  • 為什麼北京地鐵叫subway,上海、廣州地鐵卻叫metro ?
    ,去北京實習大學畢業又去廣州工作經常去深圳、香港出差皮卡丘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北京地鐵叫Beijing Subway廣州/上海/深圳地鐵叫:Guangzhou/Shanghai/Shenzhen Metro香港地鐵叫 MTR
  • 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的是metro?
    而上海和廣州的地鐵卻是Shanghai Metro和Guangzhou Metro。為什麼同一國家的交通體系,地鐵的名字卻不同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除了metro和subway,常用的表示地鐵的詞還有underground。Underground提起underground,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倫敦。只有倫敦地鐵稱London Underground,它另一個稱呼是「The Tube」, 因為倫敦地鐵的通道就是管子形狀的。
  • 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卻是Metro?
    但你有沒有發現,同樣是地鐵,在不同的城市卻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北京地鐵是Beijing Subway:那麼,地鐵到底有哪些不同的說法?subway和metro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學習下—— metro metro表示地鐵,法語國家一般說metro,而這個詞也確實起源於法語。最初,「地鐵」在法語裡叫做「métropolitan」,簡稱為「métro」,後來被英語吸收後,成為了如今的「metro」。
  • 為啥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是Metro?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北京地鐵的英文是 subway,而上海地鐵則是 metro,香港地鐵又叫做MTR。為什麼各地對於地鐵的叫法不同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學課本上學到的「subway」。
  • 為啥有些地鐵叫Subway,而上海卻是Metro?
    作為一種公共運輸,地鐵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除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如今各大二三線城市都已經開通地鐵,或者在開通地鐵的路上。但是,同樣是地鐵,在不同的城市卻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北京地鐵是Beijing Subway那麼,地鐵到底有哪些不同的說法?
  • 你知道為啥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是Metro嗎?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北京地鐵的英文是 subway,而上海地鐵則是 metro,香港地鐵又叫做MTR。為什麼各地對於地鐵的叫法不同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學課本上學到的「subway」。
  • 北京上海之爭:「地鐵」到底叫subway還是metro?丨達人分享
    其實這個單詞既不是英國人發明的,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來自於法語的單詞。法國第一條地鐵誕生於1900年的巴黎,名字叫「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翻譯成英語就是 Metropolitan Railway(大都會鐵路)。法國人把它簡稱為 Métropolitain,進而簡稱為 métro。
  • 「地鐵」到底是Underground/Subway還是Metro?
    等等各種名字,到底它們有什麼區別呢?北京等城市的地鐵也被翻譯為Subway。北京地鐵芝加哥-The L芝加哥地鐵路線總長106.1英裡,其中57.1英裡為高架路線,L是「elevated、輕軌、通勤鐵路、巴士及輪渡,但現在人們都用「The T」來代指波士頓地鐵系統。
  • 地鐵百科 | 100年前,自信的美國人對「地鐵」下手了
    在英式英語裡,subway的意思指——「行人從街道的一邊穿行到另一邊的地下通道」,而非地鐵,它還有一個同義詞叫underpass。目前,全世界大多數城市的地鐵都被稱為Metro。我國的上海、廣州、深圳、長沙、成都等地都將地鐵翻譯為Metro,而北京則將地鐵稱為Subway。
  • 世界地鐵名稱之混亂(Metro、Subway...)
    Subway上海Metro日本東京Metro\Subway從上表能看到,用Metro和Subway來稱呼地鐵的較多,相較而言,Metro要比Subway應用更為普遍一些。但是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呢?其它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metro作為地鐵是一種口語化的說法,其完整的表達是metropolitan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它來自於法語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 地鐵不是subway?問路小心老外一臉懵逼
    這裡的地鐵使用的是subway,但是我們平時搭乘的地鐵卻有不同的翻譯,比如北京的叫做Beijing Subway,而南方的上海杭州叫做Shanghai/Hangzhou Metro.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地鐵英語的前世今生!其實最早的地鐵確實是叫metro,是一個在口語中常用的單詞。它的完整表達應該是metropolitan railroad/railway,很容易理解,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城市裡的鐵路。
  • 為什麼北京地鐵供電方式多採用第三軌,而上海則用接觸網?
    >致力於做最大地鐵知識和資訊的共享平臺+智庫  首先,通過兩種供電方式的特點來看:  從建設成本角度看,由於北京從上世紀60年代便開始建設地鐵,採用明挖隧道的方式建造,限於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採用鋪設第三軌的方案,其建設成本更加低廉,施工難度較小,對隧道高度的要求較低。
  • 廣州地鐵這次真的「怕了」!
    給你看看這周的廣州地鐵6號線車廂                            目前廣州地鐵的日均客流量已經約400萬人次隨著有序復工復產這一數值還將持續增長一想到排隊進站(資料圖片)截至2019年底廣州地鐵運營裡程達到500公裡按總長度算廣州僅次於上海和北京穩居全國第三2019年廣州地鐵日均客流量已經達到900萬人次
  • CNN: 不得在地鐵上吃喝、不得把音樂放出聲來,中國禁止地鐵上「不文明行為」(雙語)
    比如,北京已經在2015年頒布了自己的禁令,禁止在地鐵、站臺和車站電梯上吃喝東西。在北京,違反規定者可以被罰款500元(70美元)。「從國家層面上出臺城市地鐵組織與服務管理規定具有重要意義。」While the new nation-wide subway laws will go into effect next year, it's not clear what penalties rule breakers will face.
  • 2015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真題練習:地鐵報
    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鐵報。這些報紙通常在上班離峰期時在地鐵站裡發放。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這些地鐵報而重拾文字閱讀的習慣。地鐵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非常了解受眾讀者(target reader)的需求,及時為他們提供一些名人(celebrity)動態、娛樂資訊和當地新聞,文章簡短且配有豐富的圖片。
  • 上海地鐵一老頭吐痰後怪地鐵沒痰盂 老頭:國外地鐵都有
    6月6日晚上,上海1號線地鐵上,一位老伯隨地吐痰時被旁邊的年輕人阻止。老伯當場惱羞成怒,說:「在地鐵裡吐痰不是我的錯,地鐵裡沒有痰盂。」老伯自稱博士生,去過很多國家,人家都有痰盂視頻中老伯非常兇狠的表示,國外的地鐵都有痰盂和垃圾桶,中國的為什麼不設?
  • 【Amazing China】坐上這條地鐵,帶你「一躍千年」
    一條新的地下地鐵線路將西安市區與最著名的兵馬俑連接起來,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投入使用。Authorities said there would be a shuttle bus to ferry tourists from the metro station to the museum.
  • 茶葉蛋2.0:臺灣大學生問,廣州有沒有地鐵?有沒有WiFi?
    近日,廣州臺灣青年之家會長會長鄭明嘉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網路新媒體聯合報導活動時提到,「我們發現沒有人會到臺灣大學去分享,造成資訊不對稱,甚至也有大學生在問有沒有地鐵可以坐等問題,年代停留在好久以前。此言論在微博成為熱搜,有大陸網友說,臺灣人不願意了解大陸,也有人質疑為什麼「這麼封閉」。
  • 囧~臺灣大學生問:「廣州有沒有地鐵?有沒有WiFi?」
    鄭明嘉說臺灣大學生掌握的大陸資訊太少(視頻截圖)  他說,甚至還曾有大學生跑來問他:「廣州有沒有地鐵可以坐,廣州有沒有WiFi可以用,廣州有沒有夜店可以玩……」  此言論在微博成為熱搜,有大陸網友說,有些臺灣人不願意了解大陸,也有人質疑為什麼「這麼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