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不是subway?問路小心老外一臉懵逼

2021-03-04 有道邏輯英語

這個周日,在國外的小夥伴踏入地鐵千萬不要被shock到,因為你會發現突然湧進來很多沒有穿褲子的歪果仁:

一眼望過去好多白花花的大腿

西裝革履看著正經,咦?褲子呢?

不要驚慌,也不要害羞👉這不是因為妖風四起的英國催生出了抗凍的倫敦人,只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鐵無褲日No Pants Subway Rides)啦!

科普看這裡:世界地鐵無褲日是2002年由美國民間組織「處處即興」發起,意在讓人們嘗試摒棄保守,為生活增加樂趣。由於帶來新奇、刺激的體驗,如今已經很有多國家的年輕人響應號召加入了。

大家發現了嗎?這裡的地鐵使用的是subway,但是我們平時搭乘的地鐵卻有不同的翻譯,比如北京的叫做Beijing Subway,而南方的上海杭州叫做Shanghai/Hangzhou Metro.

到底誰翻譯有問題?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地鐵英語的前世今生!

其實最早的地鐵確實是叫metro,是一個在口語中常用的單詞。它的完整表達應該是metropolitan railroad/railway,很容易理解,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城市裡的鐵路。

Subways can also be called 「Metro」 or 「Metro system

地鐵還可以被稱為Metro 或者 Metro system(地鐵系統)。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就是1863 年在英國倫敦修建的,名為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連接倫敦的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區)和South Kensington(南肯辛頓區)。

當時的metro是個多義詞,更經常被用來指大都市的意思,為英文單詞metropolitan的簡稱,所以第一條地鐵會被稱為大都會鐵路。

在英國修建地鐵不久後,法國巴黎也修建了地鐵,並且借用了「大都會鐵路」這個名字。

1900年的巴黎,修建了法國第一條地鐵,名字叫「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表示的是十一點的意思,這是一種紙牌遊戲,原義是鐵路。法國人把它簡稱為 Métropolitain,進而簡稱為 métro。英語引入這個外來詞彙後,逐漸本土化,metro 成為了一個英語單詞。

根據《英漢大詞典》中的記載,metro一般指的是法國巴黎和加拿大蒙特婁等地的地鐵。但是逐漸發展之後,metro已經成為較為通用的地鐵稱呼。

比如國際公共運輸協會(UITP)的地鐵分支機構稱之為Metro Division,國際地鐵聯盟的英文名稱為Community of Metros

而現在英國人更喜歡把地鐵叫做Underground,這個單詞原義就是地下的,隱秘的,秘密的,所以用來表示地鐵很合適。

但因為underground比較長,在英式口語中人們更喜歡使用簡稱tube,原本是指管道,因為地鐵線就像是地底下的管道,所以逐漸用tube來替代地鐵了。

比如前兩年倫敦遭遇的地鐵系列爆炸案,媒體們一致使用的都是tube blast來說明地鐵爆炸事件。

這裡要注意的是,在英式英語裡確實也有 subway的用法,但意思並不是地鐵,而是地下通道。如果你在英國問路:哪裡有subway?英國人有可能會指錯路,把你帶去地下通道而非地鐵了。

說到這兒,再給大家補充一個小知識,subway還有一個同義詞叫underpass英[ˈʌndəpɑ:s],美[ˈʌndərpæs],也是表示地下通道的意思。

下次在英國人面前交流時,避免混淆可以直接使用underpass哦~

我們國內熟悉的subway[ˈsʌbweɪ]在美式英語中是最常見的,Subway中的sub表示的意思是在……下面,地下的道路即地鐵。

而美式與英式稱呼之所以不同,還有這樣一段歷史淵源:

美國的第一條地鐵並不是在紐約或是華盛頓,而是於1897年在波士頓通車。那時美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正處於巔峰狀態,所以為了和英國徹底區分,用sub代替了under,way代替了ground,用subway表示地鐵。

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地鐵名稱都是混用的,比如我們,還有日本,在東京的兩大地鐵分別稱為Tokyo Metro和Toei Subway。香港地鐵叫做Mass Transit Railway,簡稱MTR,臺灣地鐵叫做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

既然這麼多的地鐵名稱,那如果在國外問路時究竟該使用哪一個呢?其實只要入鄉隨俗,根據不同文化的習慣使用這幾個詞都是可以的。

敲黑板,學習了地鐵英語的差別,不會用就白學啦!所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在地鐵站最常用的乾貨神句吧!

在迷路時,想要詢問怎麼去地鐵站時可以說:

→ Excuse me, how do I get to the nearest underground?

打擾了,請問最近的地鐵站怎麼走?

到了地鐵站,當然要購買乘車的地鐵卡/票,才能進站,這時你可以說:

→ Can I have a one-day pass?

我想買張一日卡。

當然,根據不同的出行需求,你也可以買single ride/trip ticket單程票,Daypass /One-day Pass 一日票,two-day pass兩日票,a week pass一周通票等。不同地方也會有專門的交通卡的名字,比如倫敦用Oyster Card,紐約用Metro Card。

有的時候購買地鐵卡,還需要充值,這時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去人工售票亭,可以說:

→ Top up ____ , please.

請幫我充值xxx金額。

另外一種是在ticket machine(自動售票機)上充值或購票,直接選擇top up充值這個按鈕,點擊充值數字就完成啦。但是這裡有一個注意點,記得提前詢問是否可以找零哦:

→ Can I get change from the ticket machine?

自動售票機能找零嗎?

如果上車之後發現坐錯了車,或者需要換乘到另外一條線路,可以說:

→ I can’t find the Jubilee line anywhere. Can you help me?
我找不到朱比利線,你可以幫幫我嗎?

→ Where do I transfer lines?
我應該在哪站換乘?

還有下面這些搭乘地鐵的常用詞,馬住慢慢看:

departure time 出發時間
arrival time 抵達時間
delay 延遲
connection 轉車
timetable 時刻表
subway map 地鐵線路圖

到最系統高效的學習方法

get最新奇又有趣的「知識點」

掃掃二維碼免費學習↓

十五年英語老司機

鍾叔親自授課

可看視頻回放

免費試聽課正在火熱報名中

長按識別二維碼

「立刻免費聽課」

一個公式

帶你妙解天下英文

現在報名

還有驚喜禮物哦

邏輯英語零基礎背詞課上線啦!

長按下圖二維碼

跟著老鍾一起

零基礎死磕萬級詞彙

3天背1000個單詞

 ↓ ↓ ↓

(視頻:一個公式帶你讀懂天下英文)

喜歡我你就關注我

有話說你就評論我

都不幹你就點個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的是metro?
    據韋氏詞典記載,metro首次使用是在1904年。除了metro和subway,常用的表示地鐵的詞還有underground。Underground提起underground,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倫敦。只有倫敦地鐵稱London Underground,它另一個稱呼是「The Tube」, 因為倫敦地鐵的通道就是管子形狀的。
  • 為啥有些地鐵叫Subway,而上海卻是Metro?
    subway和metro有什麼區別呢?今天,一起來漲姿勢吧↓↓↓metrometro表示地鐵,法語國家一般說metro,而這個詞也確實起源於法語。最初,「地鐵」在法語裡叫做「métropolitan」,簡稱為「métro」,後來被英語吸收後,成為了如今的「metro」。
  • 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卻是Metro?
    那麼,地鐵到底有哪些不同的說法?subway和metro有什麼區別呢?subway這個詞來源於美式英語。其中,sub表示「在…下面」,因此,subway通常表示「地下的鐵路」,而現在大多數英語國家都說subway。北京在20世紀70年代,就作為國內第一個城市開通了地鐵。而它選取subway作為地鐵名稱,想必是與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
  • 為什麼上海廣州的地鐵都叫 metro,北京的地鐵卻是 subway 呢?
    其實 metro 一詞就源於法語單詞 métro,它是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 metropolitan railroad /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後來簡稱為métro,被英語吸收後就寫成了metro。
  • 為何上海廣州地鐵都叫 metro,北京地鐵卻是 subway 呢?
    其實 metro 一詞就源於法語單詞 métro,它是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 metropolitan railroad /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後來簡稱為métro,被英語吸收後就寫成了metro。
  • 為啥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是Metro?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北京地鐵的英文是 subway,而上海地鐵則是 metro,香港地鐵又叫做MTR。為什麼各地對於地鐵的叫法不同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學課本上學到的「subway」。
  • 看到這些吉祥物作品 群眾表示一臉懵逼!
    總之,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吉祥物設計和slogan作品深得我心,然而,還是有人跳出來說:有些作品太辣眼睛,有些作品藍瘦,香菇,看的也是一臉懵逼。看到這些其實我是拒絕的,畢竟我一直都自認為是個審美造詣深厚的帥氣boy。
  • 北京上海之爭:「地鐵」到底叫subway還是metro?丨達人分享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侃英語,已獲授權作為現代化、國際化的交通工具,地鐵是各種英語標識匯聚的地方。
  • 一句「funny mud pee」在國外火爆,把老外懟懵逼,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最近,很多老外在網上一直問:Funny mud pee啥意思?為啥明明是英語,老外反而看不懂了呢?
  • 你知道為啥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是Metro嗎?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北京地鐵的英文是 subway,而上海地鐵則是 metro,香港地鐵又叫做MTR。為什麼各地對於地鐵的叫法不同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學課本上學到的「subway」。
  • 為什麼北京地鐵叫subway,上海、廣州地鐵卻叫metro ?
    因此倫敦地鐵被稱為London Underground,它另一個稱呼是「The Tube」, 因為倫敦地鐵的通道就是管子形狀的。sub 表示「在……下面」;subway在英式英語的用法下,大多指「地下過街通道」。
  • 「地鐵」到底是Underground/Subway還是Metro?
    答案是……沒有區別……如果你喜歡,你可以把這種在地下跑的火車統一稱為subway/underground system。就像手機有蘋果、黑莓、三星……不同地區的地鐵系統也有自己的別名,只為了突出特殊性而已,比如:倫敦-Underground說到Underground,第一反應一定是倫敦地鐵。
  • 老外懵逼了,只因中國玩家的ID太酷炫!
    前段時間暴雪出了一款新遊戲,但是,前兩天暴雪就封禁了一批外掛玩家,並把他們的ID掛在了官方論壇上。
  • 出國後,我們用英語嚇暈了老外(手動滑稽)
    他一臉懵逼環顧四周,然後不知所措地回答:I don't know…… 老師和全班同學笑翻……(怎麼可以連"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句國民英語都不會!)有一次上班做電梯,遇到一個老外,姐假裝很牛逼的和他打了個招呼並問道:Which floor? 老外微笑著答:Twenty. 我腦袋裡想了下果斷給他按了19樓!19樓!
  • 老外跟你說"give me the tea",可不是「給我茶」!理解錯誤太尷尬了!
    你有聽說有關林志玲的八卦嗎?不懂的人會不會一臉懵逼的翻譯成(你知道關於林志玲的茶嗎?)真實的意思其實並不是這樣不過,這條習語多用於口語否定句中,表示「即使給我世界上最多的財富,也不會做某事」的堅決態度。例句:I wouldn t take that job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我決不會去幹那個工作。
  • 車主下車一臉懵
    車主下車一臉懵,交警:沒學過交規?隨著汽車在我國的逐漸普及,在馬路上各種汽車也隨處可見,與之對應的是每年考駕照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還有不少大學生沒有畢業便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駕照。在很多司機的潛意識裡,如果自己想右轉,即便前方的紅綠燈是紅燈也是可以正常行駛的,但有位車主就在右轉的時候被交警攔了下來,在查看了司機的相關證件後,交警對司機做出了扣9分罰款200元的處罰,一個右轉直接扣了9分?
  • 海底撈女廁的英文標語,老外一臉懵逼!
  • 老外親測杭州人英語水平 雷峰塔真的不是tower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專題》》》杭州時間 全球矚目
  • 為女友甜蜜慶生上熱搜,粉絲心頭一緊一臉懵
    為女友甜蜜慶生上熱搜,粉絲心頭一緊一臉懵現如今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或者是為了蹭熱度不少人在發表言論的時候都會把明星的大名或者一些敏感詞彙用開頭字母縮寫來表達。周藝軒為女友陳夢瑤慶生的詞條登上熱搜之後就有網友在廣場上討論這件事情,不帶周藝軒的大名,只帶「zyx」。
  • 澳洲虎航臨時取消度假航班,不發郵件卻發Facebook...旅客一臉懵逼...!!!
    更神奇的是,這份通知是半夜時分通過Facebook和簡訊發送的,令一大波旅客憤怒又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