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長假即將結束,在長假的末尾,和大家分享真實「嚇老外」經歷。
出國後,第一次去KFC點餐,人家問:Eat here or take away?我很激動地回答:Eat there!服務員石化3秒,說:OK.
(所以講英文不能太激動……)
大學時候跟外教說方便麵說成convenient noodles,結果外教說不知道那是什麼,於是我就各種解釋:You put hot water in, and you eat it! 她搖了搖頭,我又說:Noodles, curly like hair! 她竟然明白了:Oh, instant noodles!
(curly hair... 這個很形象啊!所以大家出個國都成比喻大師了)
老公在泰國,幾天後自認為可以簡單對話,用餐後對著服務員瀟灑一揮手,脫口而出: Hi, taxi! . 服務員驚奇地看了他一眼,問:Can I help you? 之後老公老實了幾天,又蠢蠢欲動,點餐時跟服務員說:Oh, my daughter is not spicy, please...
(蠻好,spicy這麼難的詞也會說了)
有一次做翻譯前,正在塗護手霜,老外進來了,徑直過來握手,我手上都沒抹勻,還黏糊糊的,結果一著急說:Ice-cream in my hand, ice-cream! 從此那個老外記住我了,見到我就喊:Hi, Lady Ice-cream!
(就說講英文不能太激動嘛!)
有一次在雪梨上英語課的時候,有個新生被校長分配到我班,這個新生進課堂以後老師問他:How are you?他一臉懵逼環顧四周,然後不知所措地回答:I don't know…… 老師和全班同學笑翻……
(怎麼可以連"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句國民英語都不會!)
有一次上班做電梯,遇到一個老外,姐假裝很牛逼的和他打了個招呼並問道:Which floor? 老外微笑著答:Twenty. 我腦袋裡想了下果斷給他按了19樓!19樓!然後他瘋了……
(你可以假裝你是去19樓)
剛讀博那會兒,老闆帶著澳洲口音balabala說了一大堆,根本聽不懂,但為了表示禮貌,我不停點頭以示回應,老闆很開心,最後確認一下問:Undersand?我答:No, parden? 對方哭笑不得😂
(這種事我也幹)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奶奶生病住院,去病房照顧奶奶的時候,她老人家指著床下的尿壺讓我問護士是不是要拿去測試?我轉頭就對護士說:Do you wanna taste (test)? 護士一臉懵逼,半天問了一句:Sorry, taste? 我很大聲的回了一句:Yes! 我至今也忘不了護士當時的表情……
(知道發音標準有多重要了吧!)
聽說去英國的哥們,看球賽到一半去洗手間,這時剛好主隊進了個球,然後在走道看見一個黑人大漢對他說:Give me five!於是這哥們驚恐地掏出了五英鎊……
(這黑哥哥是有多嚇人……)
我有一次出國玩,要租摩託,老外說必須帶頭盔(helmet),我以為他說hair什麼的,還在頭髮上來回比劃……於是我稱讚他說:Oh, your hair is beautiful! 求老外當時的陰影面積……
(helmet這個詞確實有點超綱)
在多倫多,一個韓國男生在大街上偶遇我問我:Hey XXX! Do you remember me? 我聽了好幾遍都沒聽懂,卻裝作懂了的樣子說:Oh! really!? 然後那個韓國男生尷尬地走開了……
(表示"Oh, yeah!"應該要比"Oh, really?"更通用)
讀語言學校時,一個外教長得很美,有一次路上碰到,我很激動地朝她「Hi!」,然後她問:How are you? 我竟然一緊張沒反應過來要回答什麼,結果就一直朝她尷尬地微笑著,她也一臉尷尬地微笑著從我身邊走了過去……
(是被迷倒了麼……又一個不會回答"How are you?"的……)
有次下午接到客戶電話,由於我們的問題,給客戶造成了很多困擾,本來想表達一下歉意,因為有點困,大腦不聽使喚,結果華麗麗地說成了:Thank you for the inconvenience. 對方愣了3秒,說了句:It's OK. 事後被自己蠢哭了……
(我乍一聽竟也沒發現什麼不對)
聽我同學說,有一個人英語零基礎,26個字母都認不全,一次到國外玩,吃早餐的時候他想要牛奶,可是不會說,於是他就用手比劃了一個牛角然後在胸前一直做著「擠」的動作,嘴裡一直叨咕著「nāi nāi nāi……」
(好歹查個字典咯)
曾經和外國同事一起等電梯,覺得太安靜,我想找話問問他去哪兒,一開口說成了:Where are you? 同事愣了一會兒,答:I'm here...
(那同事一定被你驚悚到了……)
剛到美國的時候hoststay(寄宿家庭)帶我們去買臨時用的手機,選的最簡易的那種,然後想起來別人提醒過我們有時候老外賣手機不帶充電器,我和學姐就打算問售貨員我們挑的那款手機帶充電器嗎,但是我倆都一下子腦殘忘了充電器的英語怎麼說,最後拿著手機模型,跟那位售貨員說:You know this? This long(比劃線的長度), and this(指了指充電口), and you put this(充電線的插頭) into this(充電口), and this(指手機畫面裡電池圖標) will be full. 這件事後來被homestay奉為經典,告訴我們,你們不管去哪,就這麼說,啥都能成!
(出國在外,全憑演技)
剛來的時候,homestay家的小孩跟我打招呼:What’s up?我抬頭看看上面,很迷茫的望著他說:Roof.
(這一定是腦筋急轉彎……)
在英國,朋友買西瓜,knock(敲)這個knock那個,一個外國叔叔好奇地附身聽西瓜並問朋友:Is anybody in?
(老外真幽默)
上次和朋友去遊泳,朋友不太會遊,在淺水深水區中間不小心嗆了兩口水還撲騰了一下,把救生員引了過來。朋友穩定下來救生員問怎麼了,朋友急切解釋:I'm so high…so high! 救生員反應了好一會兒:Too deep?……
(也是蠻high的……)
在美國時一朋友去韓國人超市買東西,看不𢤦包裝袋上的韓文,找了個年輕女孩想問她是不是韓國人「Are you Korean? 結果一張口說成了:Are you crazy?女孩直接怒了:You are Crazy!!
(都怪Korean跟crazy前半節發音太像🙃)
我經常犯的錯是先問人家"How are you?"然後老外回"I'm good, thanks, how are you?"然後我回的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 每次老外都一臉懵逼……
(這裡又出來個把國民英語"Fine thank you, and you?"背太熟的……)
***
溫馨提示:接下來這幾條都有些汙,小朋友們可以不用看懂噢~
我之前在國外上英語課,外教有一天問我:Why do you look so tired? 我不假思索地答: I slept with my son last night. 全班哄堂大笑,外教驚奇地看著我,問:You really slept with your son? 我答:Of course I am a mother and I really did! 全班又繼續哄堂大笑,我當時還莫名其妙,這有什麼好笑的……
(大家自行百度"sleep with someone"的意思)
我們做Call Center(客服中心),有次一姐們想給電話那頭的澳洲小哥一點安慰吧,她本想說"I will stay on the top of the issue.",結果當時也沒意識到,直接說成了:I will stay on top of you. 對方直接不說話了…... 估計被嚇到了吧…...
(同情那個澳洲小哥😂)
有一次和教會的幾個朋友去打網球……結果網球打飛了,這個哥們為了顯示他的英文有兩把刷子,在網球場上扯著嗓門大喊"Where is my ball? Where is my ball?" 老美聽到,特別是女生,笑慘了……
(大家繼續自行百度"ball"的意思,答案應該再最後面幾條解釋)
打工的時候有次有個老太太要進門,我看她蹣跚的上臺階很困難就想衝過去扶她,想讓她知道我馬上跑過去幫她,我就大聲喊了句:I'm coming!!! 然後全店排隊的人表情各種奇怪……怪我太純潔咯?
(是的。)
我剛出國上學就加入一美國同學的學習小組。一起做作業時我要借橡皮,說:Can I borrow your rubber? 他們當場愣掉然後捂嘴笑。我還愣愣問:What's wrong? 半天一小夥給了我一塊橡皮,然後抬起食指比劃著說:This is called ereaser. Rubber is something to put here to protect....
(rubber在美式英語中尤指condemn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