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演講的關鍵詞是:家園。家園,有很多種定義,於我而言,昨日冬至,一起包餃子的我們,體驗了桃花江核電濃濃的「家園」文化氛圍;齊聚在這裡的我們,都是中國核電宣傳文化工作家園裡的一員。
今天,我想講一講「核電是我家,我愛我家」,發生在福清核電建設現場,用實際行動建設美好培育「華龍寶寶」的超級「奶爸奶媽」們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講好中國故事,首先我們要講好自己的故事,講好自己的家園故事。
當華龍一號穹頂高高吊起的那一刻,世界的目光匯聚到福清這座小城,一張嶄新的世界名片,展現在世界眼前。福核十載,幾多輝煌。華龍一號拔地而起,其中有著太多感人的故事。
為了打破「首堆必拖」的魔咒,「華龍」家園的兄弟姐妹們,每天都要踩著厚重的勞保鞋,背著近十斤的安全帶,從辦公室到現場大約8000步的距離每天要幾個來回,他們在鋼筋混凝土之間穿梭,爬直梯、跨管溝、鑽堆底,質量計劃選點見證、重要節點全程監督,他們自覺把生活的節奏調成了與華龍工程建設同步……去一趟現場回來,溼透了的衣服就像是剛被暴風雨侵襲過;入夏才沒幾天,他們的臉已經被曬得烏黑,只有被下顎帶擋住的地方才能看出原來的膚色;晨光微熹,他們卻已經出現在施工班組的早班會中,用「黎明行動」為現場工人的安全保駕護航……他們,讓我對核電人肅然起敬。
我們的家園裡,有一個「宅男」:經常在辦公室通宵加班,累了在桌邊就睡著了的黃鑫欣;我們的家園裡,有一個「責任大使」:把廠區宿舍當作第二個家,因此惹得女朋友不開心的「吊裝」擔當鄭海彬;我們的家園裡,有一個果敢幹練的「呂后」:為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孩子送回老家,聽說寶寶生病卻不能趕回去陪伴、對著視頻急得直抹眼淚的呂凌霜……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那種投入、那種專注,那種執著無悔的情感,飽含著他們對核電人共同精神家園的摯愛。是對國家事業的大愛, 是肩負「鑄國之重器」的總理囑託的崇高使命激發了他們把核電建設融入到生命的無限情懷。當有人親切地稱呼他們為「華龍奶爸」、「華龍奶媽」時,他們靦腆而欣慰的笑容證明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朋友們,如果你是小草,家園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鳥,家園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條魚,家園就是你的海。
核電是我家,我愛我家,我愛華龍一號。讓我們共同祝願華龍一號早日揚風帆,共建中國核電美好家園!
文丨福清核電 周國燁
編輯丨宣傳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