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8歲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到成都確診新冠肺炎女孩遭受網絡暴力,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關於網絡暴力、社會性死亡等話題的討論。
放眼輿論場,諸如此類的網絡暴力事件近年來時有發生,動機和形式五花八門。有人不了解事情真相就進行輿論審判,有人一言不合就讓對方「社會性死亡」,有的甚至是有組織有目的地對他人進行網絡施暴。在網際網路上,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特別是由此造成的網絡暴力風險,就像懸在每個人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令人心驚自危。
這不是聳人聽聞。那些躲在網絡上的施暴者,能用鍵盤活生生地把人「敲死」。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謾罵侮辱恐嚇,被網暴者雖有拉黑施暴者、在平臺投訴、報警起訴等多種手段可以維護自身權利,但這些維權方式耗費時間長,手續麻煩,效果不佳,有些甚至還會給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網絡暴力的危害顯而易見,如果不對其加以規範和整治,傷害的將是我們每一個人。而要杜絕網絡暴力,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相關部門在繼續加強對平臺內容生態建設的指導和督促的同時,要從法律層面施以重拳,讓維權更高效、讓懲處更硬氣。身處網絡空間的每一個人也要「鍵」下守法,為他人也為自己築起安全的網絡空間,讓所有人遠離網暴噩夢。
來源:新華網
策劃:李潔瓊 趙剛
文字:王 平
海報:王晨曦
編輯:董璐 徐可 張倩 盧俊宇
視頻製作:童張偉
校對:董靜雪 李童
這一噩夢,必須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