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打破「歷史終結論」

2021-02-15 參考消息

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人士湯姆·福迪12月24日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沒有向西方看齊,而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同時還打破了「歷史終結論」。全文摘編如下:

即將出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將再次試圖重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並奉行所謂「自由主義全球化」,其目標是阻止全球化按照中國的方式發展。

蘇聯解體導致冷戰結束,美國迎來了無可匹敵的霸主地位。有美國學者認為,美國贏得了所有意識形態方面的爭端,因此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只能向西方的思維方式過渡。全球化只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28年過去了,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冷戰後的樂觀與開放早已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所熟悉的大國對抗,特別是與中國相關的事態發展「脫離了計劃」。

中國沒有向西方看齊,而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同時還打破了「歷史終結論」——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只是沒有遵循西方所假定和確信的條件。正是「按照誰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化」這個問題引發了所謂的第二次冷戰。

西方在「歷史終結論」中的假設認為,全球化進程與單一意識形態——即西方的意識形態——有著內在聯繫,全球化與自由化是同步的。數百年來,西方通過殖民其他國家、建立工業、創建全球貿易和經濟體系來建立「全球化」。因此人們假設,諸如網際網路這樣的發明符合這個潮流,因為信息流動會帶來加強西方意識形態的「自然」政治結果。但他們錯了。

中國的表現實際上徹底顛覆了這種想法。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採納西方的意識形態,而是鞏固自身,發展成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並有效倡導「按照中國自己的方式來實現全球化」。

北京沒有對外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但「一帶一路」倡議之類的計劃正在改寫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並動搖西方長期以來的霸權。與此同時,中國能夠通過技術和網際網路來加強而非削弱其自身。這就引發了「按照誰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化」這個問題。

雖然川普對全球化明顯持反對態度,在許多方面甚至攻擊國際體系,但隨著拜登政府的上臺,美國將再次奉行所謂「自由主義全球化」,並試圖重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和川普相比,拜登採取的方式將略有不同,涉及「維護西方」,而不僅僅是攻擊北京。但兩者的目標是相同的,旨在防止全球化按照中國的方式推進。

或許要指出的是,在許多事情上,我們不能忽視或否決對華接觸。也許事實會證明,最終現實遠比一些反華派所能接受的更複雜、更微妙。

熱點視頻推薦

👇

縱覽更多媒體精彩文章,敬請掃碼訂閱《參考消息》⬇ ⬇ ⬇ 

微信編輯 | 唐立辛

微信審核 | 姜濤

相關焦點

  • 俄媒:「中國崩潰論」是美保守派臆想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4日刊登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家湯姆·福迪的文章,題為《美國關於中國可能像蘇聯那樣解體的幻想是基於傲慢和意識形態而非事實和理性
  • 外媒 || Salon:童年的終結(雙語)
    前兩天,把女兒的動物布藝玩具收到儲藏室的時候,我不禁思量起童年——他們的,我的——的終結來。兒子扎切裡的離家求學,使我深切地意識到女兒賽莉絲蒂離那一刻有多近了。是沒有一條明晰的線來標出一個人不再是是孩子的那一瞬間,但是,她的的確確,是在靠近那一瞬間。她還沒有放棄自己孩子氣的喜好:玩芭比娃娃,啃有關戰鬥貓家族的故事書,看《棉球方塊歷險記》電影。
  • 博聞強識 | 王朝慶: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的「不必要論」駁議
    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具有一般性意義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必要論」看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沒有普遍意義,也不可能在中國的實踐發展中再次實現「中國化」,由此,這便在共時性和歷時性兩個維度同時否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第一,在共時性方面,這種觀點嚴重遮蔽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所內嵌的國際基因。
  • 拜登將如何對待中國?外媒這樣說——
    2月10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一篇題為《拜登對華政策的第三條道路》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拜登將如何對待中國?在拜登上任後的這幾周中,世界衛生組織排除了新冠病毒是從中國武漢的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美中兩國的首席流行病專家福奇和鍾南山將在3月舉行會晤。
  • 外媒英譯中央最嚴厲警告:遲報瞞報,歷史恥辱
    外媒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中央在「遲報、瞞報」上的態度。其中,1月21日,「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公眾號發出的一句嚴厲警告被《南華早報》、《華盛頓郵報》、彭博社、BBC等多家外媒引述:誰為一己之利,刻意遲報瞞報,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Anyone who deliberately delays and hides the reporting of virus cases out
  • 解局 | 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7日發表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的文章《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 印度高鐵打破世界紀錄?然而這次印度人民卻不吭聲了:丟不起這人
    提到高鐵,很多人都會想到中國。因為高鐵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招牌,在受到各種技術封鎖的情況下,中國高鐵還有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在各國驚嘆的同時,也招來了嫉妒。在印度高鐵開通的時候,印度方面聲稱印度高鐵打破了世界紀錄。高鐵是當今世界最火熱的主題,印度可能也想藉此分一杯羹吧。
  • 外媒看中國 BBC: 川普如何在中國網絡上走紅
    導讀:從背起唐詩來有板有眼的小外孫女,到優雅幹練的大女兒,川普一家人越來越為中國人民喜愛,川普也由此在中國逐漸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
  • 頭條 外媒:中國缺席成TPP硬傷
    資料圖片:外媒發布的TPP示意圖參考消息網10月7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商務部6日回應《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結束時表示,中方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據美國《洛杉磯時報》10月5日稱,中國未加入裡程碑式的貿易協定,但大門仍然對未來敞開。來之不易的TPP是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日益激烈之際努力在亞洲施加影響力的成果。中國一直在該地區顯示日益增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作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引人注目地缺席了這個協定。歐巴馬稱TPP是應對中國在亞洲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的一個手段。
  • 71年歷史政策終結,國泰航空空姐終於可以穿褲子了
    情報局開講:近日,國泰終於宣布其足足有71年歷史的僅限裙裝制服政策終結了。
  • 五四精神日本代表,福澤諭吉《脫亞論》為何不進中國教科書?
    福澤諭吉《脫亞論》嘲諷孔狗滿口禮義廉恥,實則是個傻逼,而日本人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中國、朝鮮卻不思進取、被孔狗洗腦洗成了個植物人。
  • 【日本時事】疫情之下,日本麥當勞盈利額打破了歷史最高值
    但日本麥當勞公司(日本マクドナルドホールディングス)的去年決算中,盈利額打破了歷史最高值。(圖片來源:網絡)根據日本麥當勞公司發布的2020年決算報告,其銷售額比前一年增長了2.3%,達到了2883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了11.7%,達到了312億9000萬日元,創造了歷史新高。
  • 新時代公益未來雲校捐贈計劃,打破鄉村孩子的認知邊界
    如今,在黨的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戰已取得完全勝利,鄉村學校的教育硬體設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但是仍有一些孩子選擇「混」完初中畢業就務農或外出打工。可能有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升學難?其實不然,初中以後畢業進修並不難,即使在一些教育弱省,高職中專的名額也是足夠的,甚至可以免試入學。
  • 俄國人打破金妍兒歷史紀錄,韓網友惱羞成怒拒絕承認
    > 對於韓國民眾來說全民偶像金妍兒才是花樣滑冰界的代表人物,不過,在2月12日平昌冬奧會花樣滑冰團體賽,女單自由滑冰比賽中奧林匹克俄羅斯代表隊的梅德韋傑娃打破了金妍兒保持的最高分歷史紀錄後
  • 創舉 | 中國梵蒂岡史無前例聯手讓外媒驚訝,跨國界跨時空為了……
    外媒稱,梵蒂岡和中國計劃舉行首次雙向同步藝術展。
  • 講座 | 超克沉思傳統:基礎存在論方案之檢討
    兼任第七屆、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形上學學會(ISM)秘書長、中國知識論學會副會長等。主要學術興趣:認識論、形上學、比較哲學。代表作:《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Philosophy Today等刊物上發表中英文論文90多篇。
  • 厲害了,2020打破中國馬拉松紀錄,將重獎100萬元!
    昨日傍晚,中國田徑協會聯合運動品牌特步共同發起的「國人競速,全民暢跑」計劃,此計劃將對2020年中國馬拉松選手完賽成績破紀錄進行獎勵,單項獎勵最高可達100萬元,不少跑友表示:真豪氣!根據計劃顯示,在2020年1月1日 - 2020年12月31日期間,男子破中國紀錄,將獎勵100萬人民幣,每突破1秒增設獎勵1萬元人民幣,以此類推;女子破中國紀錄,獎勵100萬人民幣,每突破1秒增設獎勵1萬元人民幣,以此類推。
  • 外媒:貿易戰,中國好像贏了!
    外媒:貿易戰,中國好像贏了!自川普上任以來就不斷的對中國打壓和制裁,現如今我國受到川普的打壓,在國際上的發展確實也受到了一些限制。特別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現在的經濟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下滑,反而我國的經濟趨勢不斷上升,可是儘管這樣,川普還一味的叫囂想要和中國「脫鉤」。
  • 外媒:中國欲打造自主半導體供應鏈
  • 拜登作出罕見表態,「中國統一」論引爆美國輿論
    在就任美國總統即將滿一個月之際,拜登就應對疫情、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和應對中國崛起等一系列熱點問題發表了看法。拜登作出罕見表態,「中國統一」論引爆美國輿論報導稱,在談及中國香港、新疆問題時,拜登又開始老調重彈,宣稱美國總統必須「捍衛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