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市深化醫改領導小組下發通知:調整我市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考核及工資總額計算辦法。調整後,院長考核分與醫院總會計師考核分掛鈎,醫院工資總額計算向床位費、不計費耗材「開刀」。
根據通知,院長年薪考核以80分為合格線,80分發基數年薪,其考核總分數與醫院總會計師考核得分相掛鈎,即院長考核總分數=院長考核得分×80%+總會計師考核得分× 20%。(總會計師的總分數=總會計師考核得分×60%+院長考核得分× 40%)。院長考核總分數高於80分,每增加1分,增加年薪基數一個百分點;每減少1分,扣減年薪基數一個百分點。
與往年醫院工資總額計算方法相比,本次調整向床位費、不計費耗材「開刀」,將床位費和不計費耗材從醫院工資總額的基數中踢出,減少的部分通過提高醫務性調節係數來平衡,即醫院工資總額=保留基數工資(指當地財政補助在職人員的工資數,不包括離退休人員工資和「五險一金」)+當年計算工資總額醫務性收入×計算工資總額醫務性收入調節係數×院長考核總分數×1.25(院長考核調節係數)。
其中,醫院計算工資總額的項目為診察、護理、手術、治療、藥事服務費、中醫辨證施治費收入之和(簡稱計算工資總額醫務性收入),即醫藥總收入扣除藥品耗材收入、檢查化驗收入、床位收入和不計費耗材收入。住院費用全病種付費低於定額標準由基金支付的部分,各按50%記入護理收入和治療收入,納入工資總額計提基數;高於定額標準基金不予支付的部分,各按50%衝減護理收入和治療收入,不納入工資總額計提基數。調整後,各個醫院計算工資總額醫務性收入調節係數為1.23。這樣設計,將倒逼醫院加強精細化管理、全成本管理、全過程管理、全員參與管理,從而進一步促進醫療行為回歸醫學本質,切實提高醫院院長的執行力和管理水平。
院長年薪制,會不會讓群眾看病便宜點?我們要把目光回到這個模式的起點——三明。
院長年薪制,是「三明醫改」的重要試點內容。
三明醫改始於2012年,其中核心的一條,就是整治醫藥腐敗,遏制「帶金賣藥」,實行在工資總額控制下的「全員目標年薪制、年薪計算工分制」,遏制醫院的賣藥衝動,讓醫生回歸到看病的角色。
三明的年薪制起步更早,也走得更遠,不但院長實行年薪制,醫生(技師、臨床藥師)也是年薪制。
三明市22家公立醫院實行院長二級乙等到三級甲等醫院院長的年薪,從20萬、25萬、30萬、35萬不等;
醫生的年薪,則參考國際慣例,按照三明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2到3倍來計算,大約是10萬到25萬不等封頂。
來源:三明日報微信(ID:smrbwx)
本期編輯:凌峰 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