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醫生脫離公立醫院,診所火了!

2021-02-13 壹醫考資訊

 

「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也集中在公立醫院,不願意出來,現在完全變了……」

臺北居民區的大街小巷診所林立,其中不乏公立大醫院醫生出來開辦的診所。周正成小兒診所就是其中一家。他又在診所看病,又在臺大醫院出門診。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後來,臺灣鼓勵引導醫生多點執業或者自由執業,慢慢地在外執業的醫師嘗到了甜頭,如今在民營醫院執業的醫師約佔七成。公立民營醫院比例反轉帶來的是臺灣醫療品質的上升,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病人看病的便利化。

名醫離開大醫院自己開辦診所

臺灣周正成小兒診所是臺灣的明星診所。前晚9點,臺北忠孝東路二段的該診所,診室門口顯示「75」。這是他一天看診的病人數。「今天還算少的,平時都100多人。」看診一天,58歲的周正成仍神採奕奕。

周正成攻讀完臺大醫學士後,拿到了極為難得的美國國家衛生院研究獎學金,遠赴加州洛杉磯大學進修,之後回到臺大服務,一直是同學老師眼中的第一號人物。孰料,這位當年小兒過敏免疫科的精英醫師,卻在38歲那年,離開了臺大醫院,開辦了自己的診所。

如今每周四上午,他在臺大醫院出半天的門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在臺大醫院帶教,其餘時間在自己門診出診。同時,他在臺灣3個醫學會任理事,臨床教學學術一把抓。

鼓勵醫生創業街頭診所林立

在臺灣,醫師多點執業被稱為「支援報準」。除了周正成這種兼任的方式,還有一種相當於大陸醫聯體幫扶形式的多點執業。比如,大的醫院和中小型醫院形成合作關係,大醫院會派醫生「下鄉」幫助小醫院。

臺灣「衛生福利部」醫管會吳文正副執行長說,在臺灣也存在醫療城鄉差異,所以他們鼓勵醫生去醫療力量薄弱的醫療機構支援,多點執業,以達到均衡醫療的目的。「衛福部」甚至出臺政策支持幫扶性質的多點執業,比如給醫師多發公共服務績效,增加醫生的收入,通過表彰來嘉獎醫生幫扶基層。

臺灣銘傳大學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教授李安仁表示,在臺灣多點執業的並不多,更多的是自由執業。臺灣有執照的醫師都可開辦診所,所以臺灣居民區附近診所林立。

鼓勵醫生流動競爭中提升品質

「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也集中在公立醫院,不願意出來。」李安仁教授說,1985年前後,臺灣鼓勵醫生自由執業,比如醫師到偏遠地方開診所,政府發補助支持,醫院也必須作為「後援團」,安排轉診等事宜。如今,臺灣民營醫院床位佔七成左右,公立三成。臺灣醫師在民營醫院執業的比例超過七成。

「三甲大醫院不要怕沒人。」曾任臺灣榮總醫院副院長的李安仁說,榮總每年招聘200~300名住院醫師,經過5年培養成主治醫師(臺灣醫師分為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兩級),但榮總容納不了那麼多人,鼓勵有闖勁的年輕醫生走出去。這樣醫生資源才能擴散出去,達到均衡的目的。

李安仁說,公立醫院要進步,就需要好的民營醫院參與競爭,醫療品質才能提上來。

壹醫考,拯救沒時間的你

加入QQ群一起備考:296874633

網站:www.yikaotop.com

客服熱線:4008-622-600

投稿有驚喜,郵箱:tougao@yikaotop.com

2017年臨床執業/助理醫師-VIP通關班已全新上線,直播+錄播,階梯教學,備考0死角,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購買,現在下單優惠至2680元!

相關焦點

  • 值得借鑑:臺灣大批醫生脫離公立醫院,診所火了!
    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也集中在公立醫院,不願意出來,現在完全變了……臺北居民區的大街小巷診所林立
  • 香港私家診所醫生工作的一天
    「其實開私人診所還是有風險的。」林子健坦言,在香港一個醫生出來開私人診所,至少需要「守」一到兩年,因為中心區一家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的私人診所,都需要約200萬港元的成本。「一旦你開了私人診所,你的身份就不再僅僅是醫生,而是兼具了醫生、生意人和管理者的三重身份。」
  • 大型三甲醫院醫生開診所,未來十年將成主流!
    如今,臺灣民營醫院床位佔七成左右,公立三成。臺灣醫師在民營醫院執業的比例超過七成。臺北居民區的大街小巷診所林立,其中不乏公立大醫院醫生出來開辦的診所。周正成小兒診所就是其中一家。他又在診所看病,又在臺大醫院出門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
  • 全國首例:四川公立醫院向私人診所開放全科能力培訓
    訂閱「艾力彼•醫院觀察」微信公眾號,請點標題下面的小藍字體,或掃瞄底部二維碼。今日上午9點,華西-民營醫療機構基層醫師全科能力培訓結業典禮在川大華西醫院舉行。8名來自基層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生在華西完成了為期一年的全科能力培訓。同時,第二期培訓班正式啟動。據介紹,公立醫院向民營醫療機構開放全科能力培訓在全國屬首次。
  • 私人診所的「春天來了」 這裡的醫生有福了
    私人診所的「春天來了」 《亳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有資質人員開辦個體診所的意見》規定: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和轄區數量限制,整合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執業許可等審批環節,執業許可批覆時間縮短至15天。 有資質人員開辦個體診所,給予2年的財政補助,其中第一年補助2萬元,第二年補助3萬元;在貧困村開辦個體診所的,再增加1萬元財政補助。鄉鎮衛生院招聘由貧困村使用的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可以在貧困村開辦個體診所,享受政府相關扶持政策,並為其保留3年的編制,縣區政府、市經開區管委會、亳蕪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每年給予3.6萬元的財政補助。
  • (私家診所篇)
    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在商場,繁華一點兒的街道,或者是一些屋苑的樓下,總會有幾間「某某診所」,「xx醫務所」。醫德網搜索急診諮詢的網頁(http://www.edr.hk/emergency-service/),號稱是全港最大的醫療搜索網站,還有健康諮詢和體檢信息可以查閱。 私家診所的資源和設備一定無法和公立或私立醫院相比,如果需要進一步的抽血化驗,影像檢查,診所醫生會轉介病人去附近的化驗所做檢查,拿到結果再來複診。
  • 診所盈利模式或將出現大變動!
    據報導,南京新開的兒科診所,與南京兒童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周都會有兒童醫院的專家來診所坐診,普通號的掛號費為298元,專家號的掛號費為398元。目前大多數診所都是處於「以藥養醫」的經營階段,診所想要盈利,靠醫生的診療費是遠遠達不到的,只能通過藥品、輸液等途徑盈利,這仿佛成了診所界裡不成文的規定。但是,這個規定現在正在慢慢被打破。已經有不少公立醫院的醫師在開診所時選擇提高診金,拒絕「以藥養醫」。
  • 臺灣如何給醫生發工資?如何確定醫生工資標準?
    在30多年前,臺灣的公立醫院也充斥著「以藥養醫」和紅包文化,但是臺灣經過30多年努力,在很大程度解決了已遺留問題。30多年前,臺灣公立醫院醫生工資由政府編列預算支出,醫院不再向病人收取醫師診療費。教會醫院等私立醫院也參照公立醫院的工資制度。臺灣醫生當時的收入並不高。
  • 首次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獲評A+
    今年開業運營第6年的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以第3年的運營數據參評績效考核,獲評A+。根據《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相關部門,根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檢測指標數據,對全國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其中,綜合醫院1289家)開展了檢測分析。考核指標體系由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及滿意度評價4個方面。
  • 全國大型公立醫院門診診金排行榜出爐!
    導讀:「看醫界」(vistamed)推出「全國大型公立醫院門診診金排行榜」,帶您一睹中國公立醫院門診診查費改革的情況
  • 計順市診所大火 醫生全家幾乎滅門
    【菲龍網專訊】前天黎明前,計順市(QuezonCity)San Roque 描龍涯(Barangay)的一家牙科和眼科診所發生一場大火,導致20歲的Joshua Bucad 失去父母和兩位姐姐。其母親名為Gracita,今年55歲,是一名眼科醫生。Joshua的姐姐Hazel,30歲,也是一名牙醫。而20歲的Trisha還是一名學生。火災爆發當時,他們正在位於第15條大街(15th Ave.)的眼科和牙科診所的二樓酣睡,最終因窒息死亡。Joshua在一家呼叫中心工作。火災爆發當時他正在上班。他在電視裡看到幾名消防員試圖撲滅在他們診所爆發的大火。他的同事陪他到醫院。
  • 多公立醫院 大專可報丨浙江 四川 重慶 12 家醫院邀您投遞簡歷
    超聲科醫師等點擊查看全部在招崗位 >>推薦理由:二甲醫院,晉升機會等在招崗位:大專及以上丨內科執業醫師、120 院前急救醫生、急診內科醫生等點擊查看 53 個在招崗位 >>推薦理由:二級醫院,工作餐等急聘崗位:大專及以上丨醫務部管理人員、B 超醫生、內科臨床醫師(研究生)等點擊查看 60 個在招崗位 >>推薦理由:二級醫院,提供住宿等急聘崗位:
  • 多媽分享 | 去私立兒科診所就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前幾天因為多多咳嗽,帶她去了趟卓正醫療,朋友圈裡特別多的小夥伴都在詢問這家診所怎麼樣,索性就寫篇公眾號來說說吧。 在我的認知裡,卓正醫療是一家全國連鎖的私立醫療機構,聽說還吸引了不少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加入。長沙的卓正醫療位於嶽麓區梅溪湖的金茂覽秀城。
  • 【海外傳真】法國:醫院實行「末位淘汰制」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現代護理報》✎__本報由國家衛計委醫院管理研究所與現代護理報社合辦,我國惟一的綜合性健康護理類報紙
  • 【匈牙利公立醫院手術等待時間縮短】最長等待時間還要560天...
    【廣告】 截止到9月27日,匈牙利公立醫院的手術輪候名單人數總計27149人,比7月份減少1600人。根據國家健康保險基金(NEAK)的數據統計,患者中的大多數等待的是白內障手術。 然而,醫院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例如白內障手術,在布達佩斯十區的 Bajcsy-Zsilinszky醫院輪候名單上有433位病人,平均需要等待74天。
  • 不放市場,讓兒科醫生通宵門診也沒用!
    近日一場冷空氣和霧霾,就把上海各大兒童專科醫院擠爆了。據悉復旦兒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上海幾家兒童專科醫院排隊時間普遍在3-4小時。無奈之下,有的兒科醫院選擇了延長門診時間,甚至把掛號時間延長到了23:00。可以想像兒科醫生們的夜間門診要坐到幾點!這些患兒大多以什麼疾病為主呢?
  • 『頭條』中醫診所徹底放開,來聽聽前輩們成功經營診所的秘籍!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文件,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中醫類醫院(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3732所,中醫類醫院床位75.5萬張,中醫類執業(助理)醫師39.8萬人,2014年中醫類醫院總診療人次5.31億。
  • 河南省公立醫院收費方式將迎重大變革
    2018年1月2日,河南省發改委、省衛計委、省人社廳聯合下發《關於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工作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日起在全省公立醫院啟動按病種收費改革
  • 【城事】公立醫院收費方式將改變,關係每個佛山人
    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統一配送,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結合的複合型付費方式
  • 診所醫生吃自己偏方身亡?
    據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的肖女士回憶,7月11日下午,自己腰痛的毛病發作,於是前往村裡一家專治骨質增生的小診所看病,在診所醫生鄒某的拉攏下,她接受了治療。「他先是給我按摩,給了我不認識的藥粉吃,衝了半杯水給我喝,收了30元」,肖女士說道。儘管對藥粉來歷將信將疑,但診所「醫生」堅稱這「黑老虎」藥粉是民間偏方,對治療腰痛很有效,於是患者服下了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