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義」過大年!義烏公安暖心舉措讓「家」更溫暖…

2021-02-19 義烏公安
「上門宣傳留『義』過年政策,提醒我們做好居住登記,真的很暖心!」1月20日,來自湖南的麗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收到了轄區派出所民警送上的暖心「禮包」。 在義烏工作已經5年,麗雅本來準備回家過年,聽了社區民警上門宣講留「義」過年政策之後,她決定留下來「就地過年」,麗雅說守護大家平安健康和回家過年一樣,都非常有意義。1月17日,《義烏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3號通告》發布,留義過年外來建設者可享受500元消費券、20G流量等眾多福利。

根據通告規定,享受留「義」過年福利,外來建設者需要在2020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期間完成居住登記且居住證在有效期內,在2021年3月1日前不離開義烏,留在本地過年。為讓在義的外來建設者都能享受到福利,針對一些多年在義沒有每年申報的外來建設者和一些剛到義烏沒有主動申報的人員,義烏公安積極開展「三服務」,提醒大家通過網上登記平臺做好登記。「這是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微信申報系統,你可以從『義烏公安』或『新義烏人家園』微信公眾號進行自主申報,先點這裡.」租住在城店路的英子按照社區輔警的講解操作,順利完成居住登記申報流程。「不用跑,直接手機操作,很方便」,原本2月1日前,英子準備跑一趟轄區派出所,重新申報登記一次。

來自江西的劉軍,已經在義烏打拼了20年,他在稠江街道經營著一家公寓,每年都要帶著老婆孩子回老家過年。這幾天,聽了稠江派出所社區民警、輔警上門宣講,劉軍一家準備留在義烏過年。

除了自己不回去,劉軍還熱心傳遞「就地過年」政策,把民警說的「這一套」講給身邊的朋友聽,說給房客聽,讓大家都留在義烏過年,還不忘提醒大家做好居住登記。「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過春節」,劉軍說,這樣也是不為家鄉添亂。 「在義烏過年,不給國家添麻煩。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也是我們能做到的。」來自山東的流動黨員孫建發說道,要實現「身體健康」「闔家幸福」,不僅需要每個人同心同德,更需要為疫情防控工作獻一份力量。連日來,在義烏市公安局流動人口管理大隊的「新絲路紅色驛站」裡,民警與流動黨員正忙碌地商議著如何依託自身職業優勢和行業優勢,為外來建設者「就地過年」提供暖心服務。

「聯合社區、企業、黨員和群眾的力量,我們將不斷推出例如教育培訓、子女託管、本地旅遊、流量贈送、商場優惠等多重服務,為外來建設者營造一個溫暖、歡樂、貼心、安康的年。」流動人口管理大隊信息服務大隊副大隊長鮑杭衛說道。 疫情防控有需要,工作生活有保障,為外來建設者留「義」過一個溫暖祥和年,在流動人口管理大隊信息服務大隊的協調下,義烏影都影院送出600份觀影卷禮包,讓大家在義看電影,過大年。在春節期間,流動人口管理大隊還將為外來建設者拍攝留「義」過年的全家福、短視頻,用鄉音、用真情向外來建設者的家人送去祝福。「這個春節,社區警務不打烊,我們與大家『義』起過年!」稠江派出所社區民警龔航正有條不紊地籌劃著,年前要送出兩萬個「平安福」,祝願外來建設者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審核:沈一凡 編輯:金天留  

相關焦點

  • 百萬留義溫暖基金正式啟動,義烏市中心醫院與您「義」起健康過大年!
    今天中午,義烏市副市長駱小俊,市衛健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愛民,中心醫院領導班子共同按下啟動鍵,在全員響應「留在義烏過大年」號召與中心醫院建院80周年的特殊交匯點,一場有關「今年,我在義烏過年,守護你們的健康」的溫馨回饋正式起航。
  • 有力度,更有溫度!「義」起過年真有味!
    原本想回家過年的麗雅聽完社區民警宣講留「義」過年政策後,決定留下來「就地過年」,「守護大家平安健康和回家過年一樣,都非常有意義。」1月17日,《義烏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2021年第3號)發布,留義過年外來建設者可享受500元消費券、20G流量等眾多福利。
  • 留企過大年 溫暖全家福|林丹:我在樂清過大年
    然而,為了疫情防控需要,這個年,好多在樂經商、務工的新居民選擇了「我在樂清過大年」。每一個就地過年的人,都為此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2月1日-8日,樂清市女攝協會長林丹走進了天星電子有限公司、康信汽車電器有限公司、神一微型軸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給1700多位「我在樂清過大年」 的新居民拍攝全家福。
  • 重慶音樂人發布原創公益歌曲《留在山城過大年》
    重慶音樂人發布原創公益歌曲《留在山城過大年》  重慶音樂人李娟日前發布原創歌曲《留在山城過大年
  • 以愛為家·一起留玉過大年——致全市新玉環人的倡議書
    以愛為家·一起留玉過大年——致全市新玉環人的倡議書親愛的新玉環人朋友們: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特別不容易的一年,也是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的一年。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曾攜手戰疫,用真心、用溫情、用堅守、用行動,譜寫了玉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華美樂章。
  • 開展小活動 愛心節日餐 設立保勤獎 我礦多舉措溫暖就地過年員工心
    進入2月份以來,我礦採取舉辦多項趣味活動、準備免費愛心餐、設立春節保勤獎等舉措,溫暖因疫情影響無法回家過年的外地員工的心,讓他們在企業過一個歡樂祥和年。我礦有1/4的員工來自河北、四川等省份。每年春節,回家過年成為每個在外奔波人們的最美心願。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人將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就地過年成為了牛年春節的新「時尚」。
  • 留龍過大年 我來送照片(二)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許多為龍港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新龍港人」放棄了春節回家團圓的機會,留在龍港過大年
  • 倉山:就地過年,溫暖不缺席!
    所謂「回家回家」,有人氣兒,有溫度才是「家」。一起留下過大年,人安心才安。近日,由倉山團區委、區建設局主辦,區總工會、區司法局、福州市青少年社工協會、民建倉山工委等單位協辦的「『團』聚流花溪冬日遞暖 情系南臺島新春關愛」倉山共青團「團團伴你行 溫暖在南臺」系列志願服務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
  • 工會在身邊 留「佳」過大年
    留「佳」過年,同樣溫暖。市總工會指導基層工會與用人單位通過集體協商等方式,妥善安排好職工工作和休息時間,根據實際生產生活情況,實行錯峰休假、彈性休假、就地休假、靈活工作時間等方式,按時足額支付職工工資和加班費。制定「薪酬+心酬」激勵措施,結合自身實際為春節期間在崗外地職工發放「加班補貼紅包」,切實幫助職工解決因留佳過節發生的實際困難。
  • 義烏商報 | 義烏的年味特別「甜」
    我叫蔡小華,來自溫州,在義烏經商。家裡有四口人,今年是我在義烏的第二十個年頭,卻是我們全家第一次在義烏過年。不光是我們,兒子蔡國翔所在的繡湖中學709班,也有不少來自溫州、武義、浦江的同學,他們也都和父母一起,全家留在義烏過年。學校和老師非常關心他們的這個假期,我們也希望很快面臨中考的孩子能在義烏度過一個充滿年味同時也有所收穫的春節。
  • 佛堂推出暖心十二條邀您「義」起過年
    為倡導在佛堂工作、學習、生活的外來建設者留在佛堂過年
  • 北京中小學推出各項溫馨舉措,讓留京教職工過個暖心年
    和校長在「雲端」開聯歡會,「一對一」結伴過大年;參加教師年貨節,挑選學校自製的年貨「大禮包」;不僅有豐盛的年夜飯,還有不重樣的非遺體驗、體育活動……新春佳節將近,本市不少中小學推出一系列溫馨舉措,讓留京留校過年的教師度過一個暖心年
  • 為鼓勵員工留滬過年,企業花式出招!
    「非必要不返鄉」倡議紛紛出臺各項福利政策積極勸導外地員工留在九亭過年各項春節「大禮包」誠意滿滿既暖了人心,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擔當」下面跟著亭君一起來看看九亭是如何用「情」用「薪」把企業員工留下的吧~上海天青科創園作為
  • 日產4000噸不鏽鋼,陽江宏旺200萬元激勵員工留廠過年!
    為了讓留陽過年的員工安心、開心過大年,陽江宏旺實業有限公司額外投入200萬元,並組織新春娛樂活動,讓留陽員工感受到在「家」團圓的溫暖。
  • 溫州一對母子原創過年歌,溫暖留溫外鄉人
    《我在龍灣過大年》是一首原創歌曲,詞曲作者都是龍灣一位名叫劉小榮的音樂愛好者,而演唱者是她的兒子王瑾辰。劉小榮畢業於溫州大學教育心理學專業,畢業後曾當過8年的小學語文和音樂老師。因為喜歡音樂,她從高中開始接觸音樂,並拜師學藝深造。三年前,她辭職創辦了龍灣雅音·海倫音樂中心,專門從事音樂創作和培訓。
  • 送溫暖先要知冷暖
    該團領導介紹,春節期間,他們採取線上轉帳匯寄困難救助金、線下上門慰問、在線錄製新年祝福視頻等方式,開展以「知兵情、解兵難、暖兵心」為主題的「E線送溫暖」活動,激勵官兵全身心投入駐訓任務。被感動的不只白鶴勇。「你帶的幾名新兵3公裡成績都達到了優秀,正等著你回來檢驗呢!」
  • 主播說新聞:@新東陽人 溫暖禮包,請您留下過年!
    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邀請新東陽人留在東陽過年的聲音更加熱情,也更加溫暖。
  • @全市師生,永康教育邀您留永過大年
    一、留在永康過節。在外出行不可控因素多,提倡在永學習、工作的「新永康人」留在永康過年,可以使用視頻拜年、電話問候等方式向親朋好友傳達新年祝福。我市將在春節期間推出一系列文旅體活動和優惠政策,讓您在領略永康春節民俗風情的同時,感受節日的歡愉、第二故鄉的溫暖。
  • 義烏春節防疫中英文雙語通告火了
    在這則廣受好評的通告中,義烏部署了17條2021年春節期間的有關事項,鼓勵人們留在義烏過年,還給出了方方面面的福利。其中包括:留義過年人員可申領「新年紅包」電子消費券500元/人;可免費獲得20G/人的流量包。
  • 龍潭公安分局土城子派出所寒冬節氣送溫暖濃濃關懷見真情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江城公安法治」可以關注本欄目,關注後可以自動接收專業信息 投稿單位:龍潭公安分局法制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