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二季度GDP創1995年以來最大跌幅,就業人口下降了600多萬,然後還遇到英國脫歐難題,究竟今年下半場的歐盟要怎樣過才能舒心?
歐盟二季度GDP大幅下挫超10%
周二歐盟統計局公布,二季度經季調後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11.8%,創15年有紀錄以來最大降幅。而同比的話,歐元區與歐盟的二季度GDP更加分別下降了14.7%與13.9%。
眾所周知,GDP分別是由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支出以及淨出口組成。而這次對歐元區GDP構成最大打擊的是什麼呢?是消費,因為二季度的消費者支出環比降幅高達12.4%,降幅雖然沒投資方面萎縮大,但由於消費者支出基數大,所以對歐元區GDP構成重大拖累。
而就業市場方面也不容樂觀,消費者支出萎縮就說明普羅大眾的收入都在減少,人不可能在收入大增的時候將支出減少的。而收入減少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失業率大增,就業人口大減上面。因為就業萎縮,能減少人們的主要收入。
昨晚17:00公布的歐元區與歐盟第二季就業人口環比下降2.9%與2.7%,創紀錄最大降幅。其中歐盟的就業人數與2019年第四季相比減少了610萬。至於歐元區失業率方面(下圖),雖然目前才更新到7月,但數據上已經看到反彈的趨勢。
消費緊縮,導致歐元區通脹率大跌,目前最新一期的歐元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年率已經降至負值,錄得-0.2%。創下2016年5月以來最低紀錄。而對這種低通脹,低增長,然後財政支出又沒劃撥給能擴大社會再生產領域的現狀,周四的歐洲央行議息會議上會有什麼措施應對呢?會不會突然又為了推高通脹,擴大寬鬆措施,令歐元大跌呢?這一點,你們又是怎樣看呢?快點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吧!
歐元走弱所帶來的連鎖反應
結合前文所提到的經濟數據,不難看出歐元走弱在所難免,事實上昨晚歐元/美元昨日下挫了近40點至1.1780下方。市場日益擔心周三所舉行的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央行主席拉加德會不會又再次放鴿,打壓歐元。
而歐元又佔了美元指數的57.6%,所以歐元下跌又進一步提振了美元指數,推動美元指數反彈至93上方。這樣一來,就讓以美元標價的國際原油再度大跌5.71%至37美元/桶附近,導致恐慌情緒重燃,VIX指數重返30上方,美國科技股再度重挫,facebook下跌4.09%。
蝴蝶效應,歐元就成為了那個在南美叢林扇起小翅膀的蝴蝶,導致昨日全球市場迎來大風暴,這個經歷對你以後的交易構成什麼啟示呢?
日內財經事件提醒
今日要關注的財經數據:
22:00 美國7月Jolts職位空缺
22:00 加拿大9月央行隔夜貸款利率決定
00:00 EIA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
-- END --
免責聲明:
上述分析純屬個人觀點,
投資者應保持個人獨立思考,
綜合判斷,嚴控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