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願者
今天下竿,《上鉤》微信群的釣友發了下面這張圖。
這是新加坡的一個釣點,正在退潮。該釣友以前玩灘釣,現在開始學磯釣。
這個釣點以石斑魚為主要目標魚,不深,暗礁亂石叢生。釣友嘗試了幾次,經常掛底、斷線。於是,他在群裡提出了這個問題:如何釣石斑魚?
在開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石斑魚。
石斑魚屬於鱸形目鮨科魚類,我國沿海以浙江、福建和廣東海域較多,生長於熱帶海區的個體較大,可達40-50公斤,溫帶地區常見的多在2公斤以下。石斑魚為底層定居魚類,喜棲息於海島礁洞,出沒於巖礁叢生的砂礫性水底,能隨水暖變化作深淺垂直移動,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常以突襲方式捕食,畏風浪、喜清水。可以說是礁石水域的王者。
由於以上特點,石斑魚的釣點多數是在海底有凹陷的礁石帶附近。這種地方可以免受潮水直接衝擊,只有退潮時的柔緩水流經過。
石斑魚的產卵期是4~6月,產卵後的石斑魚索餌強烈,最佳釣季是6~10月。自晚秋至春,石斑魚藏身深水礁洞內,此時就很難釣到了。當然,偶爾也有例外,比如鉤叔就曾在去年12月份的海南萬寧漁排,受到一條大型石斑魚的突然襲擊。沒見到魚,箭沉秒斷,從吃食的特點和手感判斷,十有八九是石斑。
下面是傳統釣組和使用活餌時的可棄墜釣組的圖示。
雖然白天也可以釣到,但是石斑魚其實是夜行性魚類,所以專門釣大型目標魚的釣手一般會選擇夜釣。在夜晚,這些魚有時還會從水底遊到中層水域,此時用浮釣的效果更好。
下面是浮釣釣組和釣小型石斑的輕型釣組的圖示。
浮釣要使用可以加裝夜釣燈的大型發泡漂,但也可以用裝入夜釣燈的氣球或塑料瓶代替。
石斑魚有兩排密集的細牙,極易咬斷釣線,製作釣組時一定要注意結實程度。子線使用金屬線,如果你擔心用細鋼絲引起它的疑慮,可以選用防咬線。這其中各有優劣,還有待釣友自己體會。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掛底,應該使用可棄墜或者中通墜。子線也應該儘可能短,防止被魚拉扯而纏繞到礁石上。
活蝦是萬能釣餌也最易引起石斑注意,也可以選用在具體釣點常見的底層小魚。通用的魚餌則是秋刀魚、小竹莢魚、沙丁魚的切片。
必須提醒的是,石斑在咬中後有一招跑進礁石洞「打樁」的絕活。常跟釣友聊起如何應對,老釣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抽根煙,等著它遊出來。」
你可以試試。
微信號:bitethebait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希望更多交流,
加鉤叔微信18600271408,
進入「上鉤」海釣群
未經授權轉載視為侵權,合作請聯繫fishingnews@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