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汽車服務高科技產業化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汽服委)獲悉,目前我國R134a(環保製冷劑)市場被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嚴重。專家呼籲,要儘快規範車用製冷劑產品市場。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92億輛。隨著汽車產銷的高速發展,汽車後服務維修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當前的汽車服務市場上尤其是在車用養護用品、汽車配件、汽車美容等產品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車用製冷劑產品市場假冒偽劣現象更加突出,用已經淘汰的R12(氨類製冷劑)冒充R134a的現象非常普遍,給消費者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
車用空調製冷劑,俗稱汽車冷媒,是汽車空調系統的關鍵配件,相當於汽車空調運行的「血液」。從2002年開始,為配合《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的實施,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機械工業局汽車司就聯合發文規定,在國內下線的所有安裝空調的汽車,必須淘汰氟利昂的使用,並使用R134a環保製冷劑作為唯一替代產品。從那時起,我國的汽車空調系統全面進入了R134a環保製冷劑時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年產量車用製冷劑R134a不到1000噸,而市場上車用製冷劑年銷量近3萬噸。嚴重的供需失衡,給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
經過有關部門多年的調研跟蹤發現,目前市場上有近百種的所謂的R134a冷媒品牌,其中近90%的產品是假冒偽劣。不法商販以國家明令禁止的氟利昂F12或其他破壞臭氧層的物質冒充R134a環保冷媒,更有不法分子竟以液化石油氣等易燃類物質冒充。
專家指出,R134a是世界上公認的環保製冷劑,其破壞臭氧潛能值ODP值為零,生產工藝相對複雜,成本高於R12(氟利昂),一般小企業無法生產。不法分子制假造假的主要形式是以次充好。純度、水分、酸度等主要指標低於國家GB/T18826-2002合格品指標,在R134a製冷劑中加入冷凍油等其他液體;以假亂真,在R134a氣霧罐中加入國家已淘汰的製冷產品;缺斤少兩;在沒有經過專利或品牌所有人的授權同意,擅自生產他人的品牌產品用於自己銷售謀利。專家指出,由於產品性質的不同,這些假冒為了產品都會對原來的R134a空調系統產生腐蝕和破壞。會造成空調功能失效、壓縮機咬死、管路腐蝕、冷媒滲漏,更可怕的是可能會造成空調管道的爆裂。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製冷快報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