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籃字 加關注,更多精彩等著你。
患者劉某:女29歲 2017年2月27日初診:
患者來時腹痛明顯,月經今日至,惡涼,行針刺手三裡後症狀無,患者要求調理。面者萎黃,唇紫暗,夜寐不安,入睡難,情緒不暢,易怒,納呆,按及臍左臍下明顯壓痛。舌邊尖紅有瘀斑,苔白,脈沉細無力,尺部略躁亂不安。
診斷為氣血不足之寒克胞宮。
於八珍湯和烏梅丸治之。
黨參20克 茯苓30克 炒白朮20克 甘草6克白芍10克 熟地15克
當歸20克 川芎6克 烏梅10克 細辛2克 肉桂10克 黃連6克 乾薑10克
炮附子10克(先煎)山藥30克 枳實6克
水煎服7劑
患者服藥後未在服藥,於這次月經來告知為再有痛經,囑咐繼續觀察,患者甚喜。,
本病案為餘近期所診治療,整體療效尚可。因患者舌邊瘀斑 遂在用八珍是當歸加量以活血補血。脈沉細無力無腎陽不足,,尺脈躁亂為寒克胞宮加氣機收引導致疼痛所致。此證採用八珍湯為患者有為明顯氣虛血弱者。故用之!
附:《傷寒論》:"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髒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則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八珍湯:《瑞竹堂經驗方》卷4:"臍腹疼痛,全不思食,臟腑怯弱,洩瀉,小腹堅痛,時作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