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政府庫房收入大減,一邊廂說要緊縮開支,另一邊廂豪擲3000萬元建設僅屬臨時性質的車胎公園,足見政府的大花筒心態未變,一味搞可看到成績的市政建設,社會對這個公園有甚多疑問,其一、公園規劃設計未見事前諮詢,相關地段建有氹仔首座大型現代化工廠遺址,在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情況下,竟被火速開展拆卸工作,這個工業遺址可以提供室內活動場地,與公園互相輝映。然而,市政署突然只透過發出新聞稿向傳媒通報,社會在未知情下只有這個硬推的計劃,引人猜疑。
其二、在目前稅收大減下,這筆大額支出,沒有出現在行政長官賀一誠4月份的首份施政報告,而行政法務司(市政署監督實體)領域的施政方針、財政年度施政方針亦未提隻字,既然施政報告沒有的項目,在4個月後突然「爆出」,可見當局「依法施政」存疑。
其三、除了市政署一紙新聞稿外,事前或事後都沒有相關資訊,從未諮詢,當局以臨時性質來繞過城市規劃委員會,可圈可點,足見制度上的的漏洞,城規會未能針對政府的臨時項目作討論,出現了日後政府只要把項目列為臨時性質,就不必經城規會,當臨時公園長期「臨時」下去,只會成為「永久」。
其四、在文物保育方面,市政署拆毀工業廠房遺址,也未徵得文化局、文遺會的意見,市政署作為局級政府部門可有這麼大的權力,讓項目急急上馬?這個工業廠房遺址具有工業價值,可以成為氹仔的一個新景點新休閒好去處,惟當局硬推公園設施,只會令設施變得單一。
其五、在該地段附近已有中央公園,僅數百米距離再建臨時公園,變得浪費資源,既然社會有強烈需要建經屋和社屋的意願下,何不用來建社經屋解決住屋需求?
與此同時,該地段鄰近氹仔市中心,建好社經屋後,附近已經有社區設施,可以立即方便居民。
我們不禁質疑,該地段用來建社經屋的話,必定影響周邊的豪宅價格,又或在眾多私人樓宇中,建有社經屋或會遮擋景觀,在只有建公園下,才能讓樓宇價值大大提升。
在未有諮詢社會,以及澳門城市總規劃快將制訂下,我們促請政府暫緩今次項目,在得到充分的社會意見才開展項目,使土地用途得以有效利用,解決居民的住屋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