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王曉峰
文章來源:寧波日報
如果有一天,快遞小哥突然給你打電話,上門送來「貨到付款」型包裹時,你會覺得莫名其妙嗎?其實這是一種新型的網購騙局,付完錢就會後悔不已,因為包裹裡面不是廣告就是偽劣產品。而且消費者一旦誤付貨款倒追起來很難。小額「貨到付款」快遞詐騙頻頻發生
網友宋小姐發帖,稱自己遭遇了網購騙局。前天下午3時許,她在公司上班,接到快遞員的電話,說有個包裹需要她籤收。她跑到前臺一看,是一個「貨到付款」型包裹,需要支付39元錢。
宋小姐很納悶,自己近來沒購買過需要「貨到付款」的商品啊。看著包裹上面的地址、姓名、聯繫方式都正確無誤,並且還很正式地寫著「麻煩快遞小哥送貨上門,辛苦啦」,宋小姐就想著也許是家裡人購買後郵寄到她這裡的。
第二天,宋小姐拿著包裹中的「銀鐲子」撥打了快遞小哥的電話,希望能將物品退回。結果對方告訴她,已拆封的包裹無法處理。宋小姐上網一搜,發現自己被騙了。
這類騙局有幾種情形:
1.收集消費者快遞地址,直接郵寄偽劣產品,「貨到付款」。
2.竊取消費者信息,冒用商家名義,以禮品回饋方式送貨上門,稱到付貨款為運費。
3.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發布免費或低價領取試用品的信息,隨後以運費等名義騙取錢財。
民警說,這類騙局其實就是利用大家網購的習慣,讓收件人到付籤收。也許收件人會有疑惑,但因為價格不貴,就稀裡糊塗地給錢籤收了。而騙子就通過貨到付款和實際貨品的價格差,賺到了錢。此外,騙子也是吃透了受害人的心理:被騙不到50元,報警來回折騰犯不著,就當買個教訓。
詐騙背後凸顯快遞實名制落實難問題
面對這種騙局,「驗」是最重要的。市民在收取包裹時只要驗收貨物後再付款、籤收,那麼騙局就會被戳穿。這是因為對於代收貨款和貨到付款的業務,快遞公司一般是直接與發件人結算的。如果貨物已經籤收,快遞公司是很難不與商家履約的。
當然,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說好的實名寄快遞呢,為什麼不法分子能鑽空子?」據悉,今年6月1日起,快遞實名製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開始施行,寄包裹除了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外,快遞單必須實名、包裹也必須先通過快遞員檢查驗視。
但不少受害人表示,被騙後通過快遞單倒查,發現對方的信息都是錯誤的,快遞公司顯然存在把關不嚴等問題。
前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多個快遞網店,發現多數地方沒有做到上述要求。因為實名制雖然在推行,但沒有有效的監管。寄件人不出示身份證,填寫快遞單時「偷工減料」,照樣不影響寄件。
暗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快遞網店屬於承包製,公司方面對有些內容沒有硬性規定,同時員工未得到有效培訓,對於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太清楚。
為此,有業內人士建議,落實實名制,需要有效的實施手段。比如,為一線快遞員配發相關儀器或設備,幫助他們鑑別寄件人身份信息;明確不執行的罰則;涉及金錢走第三方支付平臺,解決誤付後消費者追查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