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很多市民反映近期收到過莫名的到付快遞,「最近沒有買東西,卻收到一個到付快遞,而打開快遞卻發現無非是一些幾塊錢的地攤貨,價值遠遠低於到付款。撥打了快遞盒上的寄件人號碼,卻發現是個空號。」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貨到付款」騙局。
近日,家住和潤新城的石先生收到了一個到付的快遞,到付款90元,打開發現是內衣,但自己卻不曾購買過。
隨後,石先生撥通了快遞上標註的寄件人的電話,原來是他曾經購買過內衣的商家。對方先是表示了歉意,由於他們的疏忽寄錯了收件人,隨即商家表示,寄過來的內衣是店鋪的新品,希望石先生可以留下。經過商家的勸說,石先生放棄了退貨。
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內衣也是消耗品,並且退貨麻煩,他索性就將內衣留下了。
據記者了解,很多網店商家會根據店鋪消費記錄與「老客戶」保持聯繫,通過這種「到付」的發貨方式進行銷售。
「很多到付快遞都是在工作日的時間送貨,那個時候家裡只有老人,他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買過,就幫我付款了。」徐女士告訴記者,那次她收到了一個假鍍金的戒指,當時家人幫她付了40元的到付款。
徐女士說,拆開快遞她很氣憤,按照快遞包裝上的電話打回去,結果是空號。「那也沒辦法了,當時沒有拒收,幾十塊錢的東西就當花錢買教訓了。」
這種「快遞到付」騙局,成本通常都在幾元錢,主要就是利用大家網購的習慣,讓收件人到付籤收。
可能有的收件人會像徐女士一樣很疑惑,但是有的市民看到收件名是自己的淘寶暱稱,又考慮到平時也有些商家會寄到付件,沒細想就付錢籤收了,騙子就通過「快遞到付」和實際貨品的價格差賺到了錢。
雖然有不少人被騙,但報案的人卻很少,因為單次金額小與維權成本高的不對稱性,許多消費者不願運費自付或漫長的「折騰」而放棄退貨。
因此「貨到付款」的騙局以不同形式在全國遍地「開花」,上述的騙局也在不同地方你方唱罷我登場。
記者從我市一家快遞公司的派件員了解到,該公司貨到付款的快遞屢見不鮮,但拒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貨到付款現在也很常見,網絡商家為了讓顧客有更好的體驗,就會有貨到付款的服務。為了讓收件人能滿意,我們經常會等到他們拆開快遞才離去,以便他們進行退件。」
該派件員提醒市民,當收到不知來源的到付快遞時可以選擇拒收,這樣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所產生的郵費由發件人承擔。
收取快遞過程中,要記住:
1、來路不明的包裹,拒收!
2、對於到付包裹接收要謹慎,尤其是完全陌生的包裹,到付費用又超過一般快遞費用的,果斷拒收。
3、先驗貨再付款!
記者/陳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