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敖曾經公開地說:胡茵夢是那種在人群中很搶眼的人,就是說,一群人中你的眼睛只會被她吸引,只要她在那裡,就可能滿目生輝,她就是那麼引人注意和耀眼的漂亮。
一說起胡茵夢這個名字,人們可能會更多地想到她與臺灣知名才子李敖幾十年的恩恩怨怨。其實在七十年代,她算是美麗不可方物的一位明星,被臺灣觀眾稱為「最有文化氣質的、如夢似幻的美女」,是當時臺灣人眼中的寶島第一名。
·························································································································································································································································································································
·························································································································································································································································································································
很多內地觀眾最初看到胡茵夢,是在八十年代的電影雜誌上,眉目清秀如畫,的確有令人驚豔的感覺。
胡茵夢18歲考入臺灣輔仁大學。從一入校就引起轟動,以至於後來她與李敖傳出結婚的消息之後,學校有學生說:李敖搶走了我們全校男生的夢中情人。
在輔仁大學讀了兩年後,胡茵夢就到美國留學,畢業後回臺灣開始踏入電影界。她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古裝的《雲深不知處》,飾演其中淳樸多情的春蘭。
在這個戲中,胡茵夢出場不多,扮相上也並無驚人之處,但是在隨後的幾部戲中,她的美麗開始越來越引起關注。
胡茵夢也曾是瓊瑤電影的理想女主角:一頭飄逸的直發,清純得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有評論說:胡茵夢受過高等教育,又在西方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學習,與其他的明星們不同,胡茵夢的這些獨特的文化經歷,使她的氣質融合了傳統與新潮、古典與現代、中方與西方的元素,因而更自然地呈現出一種區別於其他明星的風華絕代的美麗風情。
從小到大,胡茵夢都是眾人眼中的美女,她的容貌氣質中,既有清麗嬌豔,又有華貴雍容,同時還散發著嫻靜淡雅。
胡茵夢拍攝影片的題材很廣,包括愛情文藝片、軍事題材片等等。不過她所飾演的各種人物,卻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美女系列,導演的本意並不在此,但是只要經過了胡茵夢的演繹,角色的美貌就無法被觀眾忽視。
有評論說,胡茵夢的美,有一種因為才華透出的傲氣、神秘,一下子就把別的胭脂俗粉比下去了。
就連胡茵夢自己也曾驚訝於鏡子中的自己可以如此美麗,但是她又說:上天賦予這種美貌,是恩寵,卻又像是詛咒,因為別人都是這樣自然地把自己歸到花瓶的角色,而自己內在的世界,永遠無法通過外表無遺地展露。
胡茵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拍攝著被她自己稱作是「三廳」的電影,就是那種演員只需要出入飯廳、客廳和咖啡廳的片子。
雖然與她合作的不乏當時著名的大導演,但是觀眾似乎從來就對她的演技不太注意,只是為了看她那張美麗絕倫的臉,甚至她不必說話,只需要靜靜地坐在那裡就可以了。
胡茵夢於是就這樣成為了八十年代臺灣男性觀眾心目中的最佳夢中情人。臺灣某知名男作家曾經對媒體說:自己有一回走進一座大樓等電梯,電梯門開了,從裡面走出一個完美的女子,美得讓人目不轉睛,那就是他看見胡茵夢的第一眼。從此,這個美輪美奐的畫面,就定格在了自己的腦海裡,成為美麗的代名詞。
在演出了那麼多美麗的角色之後,胡茵夢卻說自己其實並不喜歡做電影明星,在這些電影裡,真的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花瓶,也許自己並不適合做演員,只憑美貌在電影界混日子的生活又能持續到哪天呢?
胡茵夢想要重新認識自己,所以她動身去紐約進修。那段日子裡,她把西方的《演員聖經》翻譯成中文,成為時至今天仍在表演行業中備受推崇的教科書。胡茵夢說,這是她完成了對影壇做的最後一個貢獻,自此她離開演藝界,開始了自己選擇的另一個全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