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深圳疑似有新的疫情
你第一時間會幹什麼?
很多深圳er的第一反應是
比如說1月26號
網上瘋傳一張圖片
把龍華人民驚出一身冷汗
看到這張圖的時候
「深圳衛健委」的小編們
正從龍華的社康中心考察歸來
被堵在下班高峰的福龍路上
來不及回辦公室了
小編們就在車上開幹
一邊打電話核實
一邊用手機碼字
終於趕在晚飯時發出闢謠帖
一時間
「深小衛」的後臺湧進了無數這樣的忠粉留言
哎呀媽呀
小編一邊看
一邊被感動得眼淚巴巴的
疫情已經持續了足足一年
我們的「抗疫007」也「肝」了一年
365天,24小時在線
半夜有疫情
就半夜爬起來發通報
慢慢地
「有疫情,找小衛」
成了很多市民的條件反射
就在這兩天
「深小衛」的粉絲已經突破了450萬
那麼問題來了
大家為何要關注「深圳衛健委」?
大家知道,2020年1月19日國家衛健委確認深圳的首宗病例後,深圳成為了全國除武漢以外第一個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城市,拉響了廣東省抗疫的第一聲警報。
疫情爆發初期,本地確診病例快速增加,一時間人心惶惶,網絡上的猜疑、謠言四起。
無數人在追問:這些確診者是在哪裡被發現的?他們發病前去過哪裡?
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於1月27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如何回應市民的呼聲?如何落實總書記「動員群眾」的要求?
深圳想到了我們的鄰居:香港。
面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香港衛生防護署向來有透明的發布機制,及時公布患者的住所、活動軌跡等,迅速安定人心。
但是,內地並沒有這樣的先例。
作為「先行示範區」,深圳能不能率先突破一下?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這樣做有沒有法律依據?
畢竟,總書記也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深圳市衛健委深入研究了相關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有關規定和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並參考了香港衛生防護署發布的模板,最終確定——
一不小心,這事也成了中國內地公共衛生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隨後,廣州、珠海、中山、北京、上海等地接連跟進,逐漸形成全國效應,為全國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
此舉也得到國家、廣東省相關部門和法律界的認可,還獲得了世衛組織考察專家的點讚。
「深圳市在保障患者隱私的情況下公開所有病例資料,這不僅體現出深圳的認真態度和公開透明,也給全國包括國外很多公衛專家信心和希望。」
——世衛組織考察專家
疫情發生一年以來,深圳市衛健委堅持公開透明、及時主動,第一時間回應關切,永遠跑在謠言前面,創造了大量經典案例。
公布病例個案、患者活動場所等信息,有力促進了「群防群控」。
一方面,公眾提高了警惕,加強了個人防護,減少了恐慌,不信謠傳謠;另一方面,小區物業、社區工作站等單位據此升級了公共區域消毒、出入人員排查等防控措施。
在信息公開的「加持」下,深圳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
「深圳衛健委」新媒體平臺也收穫了國家、省、市的表彰——
最近
「深圳率先在全國公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個案信息保障市民知情權」
入圍了
投票通道已經開啟
如果你也愛「深小衛」
請動動金手指,每天投我們一票
1月25日-1月31日
每天一票
(每天22:00-次日9:00系統維護,暫停投票)
下滑找到
【05.深圳率先在全國公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個案信息保障市民知情權】
信息來源:深圳市衛健委、深圳市委政法委、深圳市委依法治市辦、深圳市法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