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well》:你的隱私是我的玩物 體驗

2021-02-07 WPDang

這是非常普通的一天,故事發生在某個城市的廣場上,這裡有咖啡廳、有商場、有紀念碑,人們在這裡交談、閒逛、購物。看上去就像是阿姆斯特丹或者哥本哈根中的日常生活。

但平靜突然被打破了,有人在廣場安置了炸彈。炸彈在廣場上毫無徵兆的爆炸了,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周圍瞬間變成了一片混亂。恐怖分子趁亂逃離了現場,事後也沒有任何組織宣傳對本次襲擊負責。

這就是遊戲《Orwell》的開場,一個切合時代背景的事件。而此遊戲對於時事和政治的討論還遠不止如此。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情報部門遲遲無法找到兇手,而政府高層則開始思考如何防止類似的恐怖襲擊再次發生。

為了調查類似的案件,政府秘密的開設了新的安全防護計劃「Orwell」,對所有被懷疑的民眾進行全方位的監聽。Orwell可以調用相關的監控錄像、社交網絡信息、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等隱私信息。而在《Orwell》這款遊戲中,你扮演的就是一名使用Orwell系統的調查員。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Orwell》將在今年年末登陸PC平臺,遊戲的名字來源於英國左翼作家George Orwell,他在自己的作品《1984》中預言,未來政府會監視和控制每一個公民的私生活。

《Orwell》的發布時機非常符合時事熱點,西方政府對民眾的監聽是近年來輿論關注的重點,之前由斯諾登曝出的監聽醜聞也一度讓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形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同時,民眾對於政府監控的猜疑和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意識也達到了一個頂峰。最近在歐洲頻繁爆發的恐怖襲擊事件讓人們忐忑不安,有很多報導稱,政府在通過監聽民眾的信息來預防恐怖襲擊的發生。

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矛盾涉及到每個人的利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同時又極其複雜。其中涉及到我們常用的電子設備、製造這些設備的廠商、通信服務供應商和很多政府部門,還要牽扯到向政府提供信息的網絡公司。

社交網絡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隱私安全的認知。每天都有無數的隱私信息和保密信息被洩露到社交網絡上,小到個人的資料和私照,大到秘密開發的產品和政治醜聞。

在這種大背景下,《Orwell》應運而生。它讓玩家變成為一個監聽者,也許這樣能讓我們更直觀的感受到自己的處境,對信息安全產生一些共鳴,

除了讓人們意識到隱私安全的重要性,《Orwell》也結合了恐怖襲擊和國家安全這樣的大背景,並展示了政府在監聽政策上的態度。對於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取捨,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Orwell》希望玩家能夠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

權力與責任

製作人Melanie Taylor 說:「我們的目標就是不強加給玩家任何觀點,我們更想讓玩家去思考這些問題。這是一個隱私和安全之間的矛盾,越安全的社會體系下,我們得到的隱私就越少。」

《Orwell》的製作組Osmotic Studios只有3名員工,他們是在一個遊戲設計課上認識的,而《Orwell》是他們共同製作的第一款遊戲。

遊戲的設計師Daniel Marx說:「最初我們本打算做一款驚悚遊戲,而不是一款政治遊戲。但之後我們認為需要有人來接手隱私安全這個主題,之後就改變了方向。」

在遊戲的試玩中,主角要用各種工具搜集與調查對象相關的信息,遊戲會將關鍵的信息進行高亮處理,而你需要在其中找出有用的線索。

但是,你一旦將線索提交到Orwell 的資料庫,這些信息將不能被撤回,而政府僅會根據你提交的信息來審視這個調查對象。高層看到的形象和你看到的形象可能會相差很遠,這很好的表現出了現實中掌權者們的工作狀態,他們將不同的人進行主觀的定義和分類,最終通過一串數字來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遊戲中你要調查的第一個人物是一名叫做Cassandra Watergate的年輕女性。她和一些政治組織有往來,還有一些輕微的犯罪記錄。

她在當天也出現在了爆炸現場,於是我開始調查她的信息。我發現她使用的信用卡並不是她自己的,我當時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於是就將它提交給了Orwell 資料庫。但在進行了更深的調查之後,我才發行信用卡原來是她男朋友的。但這時Orwell系統已經將她標記為一個小偷了。

這就是安全系統的工作機制,Orwell 表現的不僅是軟體本身機械的工作方式,也反映了政府部門的真實的工作狀態。Marx說:「這對於我們都是一種警示,數據並不能完整的代表一個人真實的情況,有時候你需要親自嘗試過才能夠感受到這種差別。」

自由與安全

由於我的失誤,Watergate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都會繼續被系統標記並被監控。Marx說:「這個系統的實質就是通過別人的過去來定義這個人。你要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一旦提交了信息就無法再改變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雖然《Orwell》 的主題是關於言論自由、政府監視的,但同時它也在暗示人們應該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Taylor說:「雖然我們的遊戲與《1984》有很多的聯繫,但在小說中,是政府逼迫著人民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而在現實中,往往是人們毫無顧忌的自願將隱私展示出來,而一旦你將信息傳到了網上,就永遠也收不回來了。」

對於那些沉迷於社交網絡的年輕人來說,《Orwell》是一個警示也是一本輔導書,讓他們意識到展示自我的同時也需要保護隱私。

Marx說:「我們希望警示人們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但同時我們也對此感覺悲哀。網際網路本應是人們暢所欲言的地方。」

遊戲在表達政治觀點上的能力越來越強,但遊戲在表達方式上與傳統的藝術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小說和電影通常會有一個明確的政治觀點,並將這種觀點灌輸給觀眾。而遊戲則更多的是讓玩家通過親自的體驗和感受建立自己的觀點。

Taylor說:「在小說和電影中,作者潛在的觀點是最重要的。而在遊戲中,這種表達方式的效果比較差,你需要給玩家自己選擇的自由。遊戲的過程中,玩家不應該感到自己在被強制接受某種觀點。遊戲最善於刺激玩家進行思考,而這就是我們想得到的效果。」

對於國家安全、言論自由和個人隱私之間的取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Orwell》將讓你體會到他們之間的矛盾關係,同時也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也許還會讓你的生活方式發生一些切實的改變。

Taylor說:「在內心裡,我們是偏向言論自由的,我們希望可以沒有顧及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同時我們也意識到,為了國家安全,有時犧牲一些自由是必要的。至於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則需要玩家自己掌握。」


相關焦點

  • [年終整理術 2] 你在瞎用手機,這不是幻覺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聚焦第一主動需要:選擇自己使用手機最想要的核心價值下面,就讓我來分享自己做「手機年終整理」時實際的步驟、想法與結果,我用我自己的具體案例做分享,這就表示你不需要套用「我的結果」,因為每個人對移動工作的定義和需求不同,但是或許我們可以交流「斷舍離的想法」、「年終整理的方法」,然後你就能找到屬於你獨一無二的結果。
  • 川普時代,誰來保護你的網絡隱私
    運營商可以根據你的瀏覽歷史,用大數據分析推斷你大概是個什麼樣的人,然後針對你的個人喜好往你家塞廣告。運營商也可以把你的個人信息拍賣,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利用個人隱私賺取廣告費,這是一個誘人的商業模式。用戶們每天億萬次的上網行為,就像一座沒被發現的金礦。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運營商的「淘金熱」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 我是你爸!你和我講隱私?」
    大家好啊,我是小智昨天看到一條熱搜 讓我挺好奇的#通過攝像頭監視你能想像嗎?父親的回覆是:「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 黑客挑戰雷軍:小米手機大規模入侵個人隱私,我是你最糟糕的公關噩夢​
    福布斯在勞動節發了一篇著名黑客的調查,表示小米智慧型手機大規模侵犯個人隱私,即使在匿名無痕瀏覽狀態之下也會上傳你的瀏覽記錄包括一些色情網站等的個人隱私信息,而且傳播的時候是帶著你的手機的特點信息的。然後小米通過博客作了公開回應,認為黑客哥們的的說法是不真實錯誤的,黑客可能沒弄清楚小米的隱私政策。
  • 我夥呆:手機連接到衝印店隱私都暴露了!
    小明昨天捏著一堆材料來找本大師:「大師啊,期末考試要到了,剛才我把一些材料放在手機裡去衝印店列印
  • 180G隱私視頻,酒店房客被非法偷拍:我的生活,不是你的AV!
    不僅難辨識,隱蔽性更是極高。家庭、賓館、隱私場所,甚至是辦公場所福州某男子借住宿之機,先後在28家賓館偷偷安裝攝像頭,偷拍錄製了其他住宿客人多達180G的隱私視頻。 「你的模樣,正在外國色情網站上被直播」。今年3月份,韓國警方抓獲了一個犯罪團夥,他們涉嫌在韓國10個城市的30家酒店裡安裝了1毫米超微型攝像頭。
  • 女孩流落偏僻山村,不幸淪為玩物,人性的醜惡讓她終於展開復仇!
    立刻設我為
  • 電影 | 《睡美人》:睡著的玩物,美人大夢初醒
    她一直在探求自我存在的意義,白天打三份工晚上販賣情色,結果發現再怎麼努力也不過是上流社會階層的玩物。最後醒來的痛哭帶著憤怒是不準確的,此處恐怕應是一種壓倒性的絕望吧。導演敘事能力不太行,喜歡用固定鏡頭這點倒是很對我胃口。艾米莉·布朗寧有種古典氣質,身材不能說豐滿性感,卻帶著種勾人的誘惑。可惜五官還是醜了點,演技也要努力啊。不可否認,劇中露西始終處在社會邊緣的位置。
  • 你的個人隱私可能正通過這幾種方式被你自己洩露!
    證件的丟失不僅會使自己的信息完全洩露,更有甚者,會利用你的身份信息進行犯罪,那你就會捲入無盡的漩渦中,所以證件丟失後要立刻進行掛失補辦。舊手機號不用時一般會選擇註銷,但這只是解除了你與手機號的所屬關係,在試用期間所註冊或者綁定的銀行卡及APP業務是無法直接註銷的。
  • iOS13.3.1正式版更新體驗:iPhone 11用起來更穩了!
    11系列拍攝Deep Fusion照片出現延遲或卡頓的情況,解決了可能無法通過無線區域網推送通知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之前也遇到過,特別是微信登錄電腦的時候,微信推送的通知通常要等好久才會出現。之前這個功能是無法關閉定位的,這次你可以在設置中心中關閉這個功能了,蘋果也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保護自己隱私的選項。
  • 揭秘:充電寶是如何盜取你的個人隱私的?
    中午吃完飯,看到一個微博中別人轉的央視新聞《別被改裝充電寶盜取隱私》覺得又是啥高大上的東西上了央視,看完後才知道是數字公司的某研究員做的偽裝充電寶盜取隱私的玩意
  • OneNote 深度教學:這 17 個功能你必須知道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雖然大家都知道電腦玩物熟悉並且自己善用 Evernote,但就像我常說的:一法通、萬法通,要跳躍到 OneNote 做實例分享也還是做得到的。而且我故意去接下這個挑戰,因為我認為目前市面上雖然筆記「工具」很多,但足以負擔知識筆記管理、項目資料管理流程等重責大任的雲端服務,看來看去,就只有 Evernote 與 OneNote 這兩個是好選擇。
  • 攝像頭變監視器,你的生活被偷窺了!一男子利用網絡監控偷窺他人隱私被判刑
    不少人會想到在家裡裝個攝像頭,殊不知,有人已攻破攝像頭的IP位址,並將你家的影像標價出售給偷窺者…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家居愈發受到市場青睞,許多居民家裡也裝上了智能攝像頭以便實時查看家中情況。然而,這些智能監控系統也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窺探他人隱私的「貓眼」,甚至相應形成了鏈條化的黑色產業。
  • 每日新聞熱詞:快遞公司推出隱私面單,「隱私面單」英語怎麼說?
    「雙11」購物季到來之前,國內多家快遞公司相繼推出「隱私面單」,以保護客戶個人信息。
  • 最奇葩CEO發明的這款隱私鎖,只為了方便你做羞羞噠事情|異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正在房間裡做一些「不能為人所知」的事情,這時突然被闖進房間的老媽或者其他什麼人撞個正著,簡直分分鐘想找個地洞鑽進去啊有木有
  • 玩物日報 | 全家新品便當取名奇特,3D 列印子宮或將造福女性,騰訊確認代理吃雞......這些事兒用來下飯都不錯!
    諸位,玩物日報這個新欄目已經開了 10 天了。
  • 張強醫療:醫生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這讓我及周圍的醫生很難接受。在北京和睦家醫院,接待明星患者或者孕產婦,是醫生時常遇到的。但是醫生護士們從來不會對媒體爆什麼料,平日也很少談八卦。因為,尊重並保護患者隱私,是醫生的基本素養。保護患者隱私,除了醫生在檢查患者時需要隔離空間外,還有很多細節。比如:不在電梯、病房過道等公眾場所討論患者病情。
  • 楊冪微博為隱私發聲,網友:你終於肯為自己說句話了
    之前被黑的太慘,楊冪只說這樣真的不好,最近面對採訪,楊冪也說收了錢的為了生活你就黑吧,但是不用那麼努力,沒收錢的就不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時時刻刻都有狗仔的車在後面跟著,回家也要被跟,去個機場也要被說為什麼不穿的醜一點?楊冪說自己已經沒有什麼隱私了。
  • 全網瘋傳金貝貝的愛情,誰來保護金貝貝的隱私?!
    10日一天,戀情突然感動微博全網的金貝貝,她的隱私誰來保護?!小編建議:金貝貝及男友請個律師,將首個外傳其個人流調報告的個體及文件管控不力的單位告上法庭,給他們一個教訓,此風不滅,以後任何被流調人員的信息都可能流到市面網絡供眾人指點,太可怕了!好多外地人說:"看了上海那一例感染COVID的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行動軌跡,我真的笑瘋了。
  • 日本溫泉文化規定多,男女混浴令人尷尬,女性該如何保護隱私
    要說起最喜歡泡溫泉並且泡溫泉的方式最有特色的國家,那肯定就是日本了,據了解,日本擁有著2600多座溫泉以及7.5萬家溫泉旅館,如果前往日本旅遊那麼你會發現,日本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泡溫泉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且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日本溫泉文化,而日本也被稱為「溫泉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