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時代,誰來保護你的網絡隱私

2021-02-15 矽谷洞察

2017年3月,新上任的總統川普籤署通過了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文件。川普在籤字的時候或許沒考慮那麼多,他並不熟悉法案裡面「網絡供應商」、「電話交換服務」、「訂閱者列表信息」這些專業名詞。比起一個小小的電信法律修訂,川普腦子裡想到可能更多的是敘利亞的內戰、和中國國家主席的會談、朝鮮核試驗、還有2020年連任這些令他激動的事情。這種電信法案,誰會關注呢?

可就在他龍飛鳳舞地籤下自己設計好的籤名之後,鋪天蓋地的罵聲指向了這位共和黨總統。原來,這個文件是一個對1934年電信法的一個修訂,它悄悄第抹去了第222條規定的一些條款。川普的這個籤字,一下子允許網絡供應商不經用戶允許,隨意收集用戶隱私。寬帶用戶的瀏覽記錄,現在成了運營商賺錢的工具。

聯邦通信委員會前主席湯姆·維勒(Tom Wheeler)公開發表聲明表示反對,各大媒體也紛紛報導,痛斥川普和共和黨參眾議員。美國網民群情激憤,連川普喜歡的極右翼網站Breitbart,評論區都炸了鍋。有的川普支持者表示,歐巴馬雖然亂立規則,但這種保護用戶隱私的的法律怎麼說刪就刪了呢?美國是崇尚自由的國家,允許運營商侵犯用戶隱私,這簡直是對美國核心價值觀的公然挑釁。

極右翼網站Breitbart的評論區,連川普的支持者都反對這項法律

http://www.breitbart.com/big-government/2017/03/28/house-republicans-revoke-obama-internet-privacy-rules/

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提議是誰在背後操縱,它最後怎麼就稀裡糊塗地通過了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先搞明白一些網際網路的基本概念。

網際網路的「郵遞員」

網際網路雖然進入了家家戶戶,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家的網線是怎麼連到新浪、搜狐、網易這些網站上的。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暫且把網際網路模型簡化成三個部分:用戶、伺服器和寬帶運營商。

網際網路簡化圖

簡圖裡面,上面是伺服器,下面是用戶,中間溝通伺服器和用戶的,就是運營商。注意用戶不是一一對應到使用人的,我的電腦可以是一個用戶,我的手機也可以是一個用戶。假如,我想上Facebook,我就把網址告訴運營商,運營商找到Facebook,然後把Facebook的網頁內容再發給我。每一次網絡溝通,都是用戶(我的電腦)和伺服器(Facebook)的雙向溝通,運營商就是他們的中間人。

如果類比送信的話,運營商就是一個不知疲倦的郵遞員。

中國主要的運營商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美國主要的運營商是Comcast,AT&T,Verizon。

運營商的工作絕不僅僅是送信,有時候還要保證上網速度。如果隔壁老王的電腦現在沒開,那運營商就把他的一部分帶寬分享給我,我上網就會更快。如果隔壁老王的電腦現在正在下種子,他的帶寬不夠用,我的一部分帶寬也會分給老王。當然運營商會根據不同帶寬收不同的費用,如果我交的網費比老王多,那運營商這個「郵遞員」就會優先送信給我,我上網就比老王快。

請注意,運營商雖然是網際網路的「郵遞員」,但權力比真正的郵遞員大得多。我每天什麼時間上網,在哪兒上網,上什麼網,這個「郵遞員」都一清二楚。如果我上的網站沒有加密,那麼「郵遞員」連我在網上幹了什麼都知道。

如果你用的是Chrome瀏覽器,那麼網址左邊都會有一個小小的標誌,如果是個綠色的鎖,那麼內容就是加密的。如果是個灰色的感嘆號,那麼內容沒有加過密。比如下面的兩個例子,百度網盤沒加密,這也就意味著,你每次上百度網盤,下載了什麼遊戲,上傳了什麼視頻,運營商都可以看到。對於運營商而言,你每一種網絡隱私都能一覽無餘。

百度網盤用的是http協議,在網絡傳輸層是不加密的

谷歌文檔用的是https協議,在網絡傳輸層是加密的

這樣一來,運營商能做的就太多了。運營商可以根據你的瀏覽歷史,用大數據分析推斷你大概是個什麼樣的人,然後針對你的個人喜好往你家塞廣告。運營商也可以把你的個人信息拍賣,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利用個人隱私賺取廣告費,這是一個誘人的商業模式。用戶們每天億萬次的上網行為,就像一座沒被發現的金礦。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運營商的「淘金熱」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如果你經常看健身的視頻,Comcast可能會給你推送比利·海靈頓的教學視頻;如果你經常上網搜索教育類網站,Verizon沒準兒給你推薦藍翔;如果你經常上醫療類網站,AT&T可能會猜出你有慢性疾病,然後你就成了保健品的目標用戶,天天被腦白金、巨能鈣、蟻力神的推銷員上門騷擾。

要想廣告投的準,隱私就要多收集。Verizon為了更全面的手機用戶信息,發明了一種叫做「超級Cookie」的技術,這種技術讓用戶根本清不掉歷史記錄,也無法用匿名模式上網。超級Cookie就像木馬病毒一樣長期竊聽你的瀏覽記錄,然後源源不斷地送給Verizon。與此同時,Comcast也推出了一項「新服務」:每月只要交70美金,就能寬帶上網。不過這種服務有個隱藏的協議,就是允許Comcast「監視」你每天的上網行為。如果你不願意被監視,那就要每月多交29美金。不過就算交了「免監視費」,Comcast還是會追蹤你看的電視節目,撥打過的電話號碼。要想完全不讓Comcast追蹤自己的話,每月還得再交60美元。這就跟黑社會一樣了,收集你的個人信息是應該的。想不讓我看你隱私,那得給我交錢。

幸運的是,這種靠敲詐用戶賺錢的行為,立刻被國家叫停了。而這個禁止運營商欺壓顧客的部門,就是大名鼎鼎的聯邦通信委員會(FCC)。

從電話電報,到移動網際網路

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ttee,簡稱FCC)是個不到2000人的小機構,它有著數十年的歷史。193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信息法》,隨後成立了FCC。FCC不聽總統指揮,只由國會負責。早期的FCC沒啥存在感,基本工作就是發無線電執照,時不時地給電話電報公司頒布一些規定,讓他們合理競爭、合理收費。比起CIA、FBI、NSA這些大名鼎鼎的政府部門,FCC的地位非常低。

到了21世紀,FCC的重要性慢慢上升了。網際網路發展突飛猛進,但網絡立法卻是一片空白。網絡運營商和電話運營商在法律上到底有沒有區別?網絡隱私該如何定義?網際網路安全誰來保障?這些都需要FCC來解答。

文章開頭那個痛斥川普和共和黨議員的老爺子,就是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前主席湯姆·維勒(Tom Wheeler)。湯姆·維勒早年是個創業者,後來被歐巴馬在2013年提名為FCC的主席。湯姆·維勒在任期間,給網際網路產業貢獻了不少政策。他發明了一個叫「生命線」(Lifeline)的服務,通過資助網絡供應商,把貧民區的網費降低,讓窮人也能上的起網。這個服務已經遍及美國的每一個州,就連印第安人的部落領地都能享受「生命線」的補助。

聯邦通信委員會前主席湯姆·維勒

http://www.politico.com/story/2015/02/gop-game-plan-on-net-neutrality-115124

不過真正讓湯姆·維勒青史留名的,是「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規定,任何運營商、任何政府部門,都要平等對待一切網站。不能隨意給網絡開門關門,也不能隨意給網站加速減速。這樣,網絡行業的競爭會更公平。這個原則最先由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吳修銘(Tim Wu)在2003年提出,迅速獲得了網際網路界的廣泛認可。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扎克伯格的小算盤:Facebook真能讓所有人免費上網嗎》,文章裡粗略講過一些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的爭論。不僅是Comcast、AT&T和Verizon,就連Facebook都因為違反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吃過大虧。

2015年,Comcast、AT&T和Verizon發明了一個叫「網絡快車道」的服務。這項服務是針對谷歌、Facebook和Netflix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的。誰給運營商交的錢多,誰的網速就快。我之前的文章寫過,這麼做違反了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但能給運營商帶來巨大利潤。湯姆·維勒在2015年收到了大量網民的情願,決定堅持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並把它定為FCC的政策。這個舉動一下子就得罪了運營商。

就在同一年,湯姆·維勒還規定,網絡供應商不能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用戶信息。如果非要追蹤用戶瀏覽記錄的話,必須經過用戶許可。

這下這群寬帶運營商們傻眼了。「必須經過用戶許可」這個要求太嚴格了,誰會許可別人偷看自己的瀏覽記錄呢?沒有許可就沒有用戶數據,沒有用戶數據就沒法賣廣告。FCC這可是斷了運營商的一條財路。況且,AT&T已經準備好巨資收購時代華納,進軍內容和廣告產業;Comcast手裡也有美國的著名電視網絡NBC;Verizon的徵途更是星辰大海,它陸續收購了美國第一和第二大網絡媒體雅虎(Yahoo!)和美國在線(AOL)。有了雅虎的技術和人才,AOL的廣告商網絡,Verizon可以把用戶隱私變成源源不斷的利潤。可就在這個時候,維勒頒布了禁止運營商手機用戶信息的法令,運營商們的夢想一夜之間成了妄想。

然而運營商們就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財路被奪走嗎?


21世紀「不要隱私」聯盟

從2013年開始,Comcast、AT&T、Verizon等運營商開始資助一個叫做「21世紀隱私聯盟」的遊說集團。雖然名叫「21世紀隱私聯盟」,這個組織的首要目的卻是要廢除保護用戶隱私的法律。確切地說,它應該叫做「21世紀不要隱私聯盟」。

這個遊說組織每年會獲得上百萬資金,旗下有四家諮詢公司負責拉攏和國會議員們的關係。21世紀隱私聯盟的領袖是約翰·雷博維茲(Jon Leibowitz),他曾經是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主席,和國會聯繫廣泛。除雷博維茲以外,說客們還包括:前眾議員瑪麗·博諾(Mary Bono)、前能源商貿委員會主席亨利·韋克斯曼(Henry A. Waxman)。亨利·韋克斯曼不僅在國會動作,還在「國會山報」(The Hill)發表文章,強烈抗議這個禁止追蹤用戶隱私的法律。

OpenSecret披露的「21世紀隱私聯盟」結構,四個諮詢公司、110萬美元、和8名說客

https://www.opensecrets.org/lobby/clientlbs.php?id=D000067672&year=2016

運營商給參議員們的政治獻金,橫行是參議員,縱列是運營商

http://www.vocativ.com/411479/senators-online-privacy-money/

通過上面的圖我們可以看到,9家寬帶運營商共向22個參議員賄賂了172萬美元。我們熟悉的共和黨茶黨領袖泰德·克魯茲(Ted Cruz,川普叫他「騙子泰德」)收了AT&T的4萬5千5百美元;年輕的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川普叫他「小小盧比奧」)收了Comcast的3萬1千9百美元。收錢收的最多的是德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科尼恩(John Cornyn),他一共拿了15萬8千美元。這些參議員們拿了寬帶運營商的政治獻金,當然要為運營商說話。問題是,廢除保護用戶隱私的法律實在是太不得人心了,要想廢除,總得有個理由吧?

寬帶供應商們的說法是這樣的:你看,谷歌和Facebook也收集用戶瀏覽信息,同樣是搞網際網路的,為什麼谷歌可以收集,我們就不行?

這個說法乍一聽挺有道理,但經不起仔細推敲。

首先,谷歌獲取的只是你在谷歌的搜索記錄,你在Facebook裡幹了什麼,谷歌是不知道的。而寬帶運營商則是收集一切瀏覽記錄。無論你去了谷歌、Facebook,還是去了豆瓣、草榴,運營商一覽無餘。從信息量上,網際網路公司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寬帶運營商能拿到全部。

其次,谷歌、Facebook提供的是免費服務,收集用戶信息是選擇免費服務的代價。寬帶運營商則是付費服務,用戶不能一邊交著網費,一邊還被運營商追蹤。

還有,用戶可以隨便選網站,但不能隨便選運營商。如果我不喜歡谷歌採集我的個人信息,我可以去必應。如果我不喜歡用Facebook約炮,我可以去Tumblr看圖。用戶是有權選擇網站,但沒權選擇運營商。運營商是幾家寡頭壟斷,很多地區只有一個運營商接了網線。30%的美國人根本沒法選運營商。AT&T、Verizon、Comcast,只有一個能覆蓋到你家。這些寬帶運營商一旦聯合起來,惡意抬價,根本沒法抵制,只能強忍。

最後,如果寬帶供應商非要和谷歌、Facebook平等的話,那就應該一起監管,兩者都禁止未經允許收集用戶信息。可是寬帶供應商又不願意,一邊想著給自己鬆綁,一邊指著谷歌和Facebook說:「你看,他們這麼幹,所以我也能這麼幹。」

當然運營商還有別的藉口,他們覺得瀏覽記錄不是「敏感性隱私」,所以可以收集。而且運營商向用戶投送更精準的廣告,這應該算福利,不能叫侵犯隱私。

運營商有運營商的道理,FCC有FCC的道理。運營商想賺錢,而FCC要保護網民隱私。一攻一防,就這麼僵持了兩年。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定局。


少年派

2016年川普贏得了總統大選,國會裡共和黨保持了多數黨的身份。「一朝君主一朝臣」,川普上任以後立刻把民主黨的湯姆·維勒換了下去,把一個叫「阿吉特·派」的年輕共和黨員任命為聯邦通訊委員會的主席。

阿吉特·派宣誓就職FCC主席,領帶長度不輸川普

https://www.flickr.com/photos/fccdotgov/7196602012/ 

阿吉特·派(Ajit Pai),印度裔美國人,曾就讀哈佛大學社會學系,後來去了芝加哥大學念了個法學博士。「少年派」早年是Verizon的說客,後來被說話慢悠悠的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諾(Mitch McConnell)舉薦,進入了聯邦通信委員會。和前任主席不同的是,阿吉特·派激烈反對網際網路中立性原則。他認為這個中立性原則侵害了寬帶供應商的利益。

「網際網路產業的所有成員,應該被同樣的規則約束,被同一個委員會管轄。」阿吉特·派在一次聯合聲明中說。他認為「網際網路中立性」是個偏心眼的法律,對運營商不公平。

鳳凰城監獄的犯人在交錢打電話

Inmates talk on pay phones at a jail in Phoenix on Jan. 31, 2008. Charlie Riedel / AP

早在2014年,阿吉特·派就表現出了對運營商的同情。當時美國的監獄電話服務,由幾家電話運營商壟斷。以Global Tel-Link為首的電話公司們,惡意把監獄的電話費抬高,賺取暴利。犯人打15分鐘電話,要交17.3美元。這個電話費比市場價格高出5倍。犯人因為打不起電話,無法和親人聯絡。於是FCC在2014年規定,監獄電話費不得高於每分鐘0.21美元。

阿吉特·派強烈反對這個規定,可那時的他只是個委員,沒有最終決策權。阿吉特·派藉口說,抬高電話費可以防止犯人私帶手機。監獄嘛,也要給電話供應商留一些盈利的空間。

阿吉特在2017年終於當上了FCC的主席,他立刻廢除了監獄電話費上限規定。除了廢除這個規定,少年派還以虛報補貼為由,廢止了補助貧困地區的「生命線」服務。除此以外,他停止了對T-mobile、AT&T、Verizon的反傾銷調查,同時禁止谷歌和亞馬遜做機頂盒的生意。這下局勢就清楚了,FCC要給運營商鬆綁,要開始向網際網路企業施壓了。

阿吉特·派有一大堆理由解釋他的做法,他認為運營商跟美國公民一樣,享有言論自由。運營商有權選擇哪個網站快、哪個網站慢,運營商也可以像Fox News一樣有自己的政治觀點。阿吉特·派認為,網際網路應該搞完全的自由市場,規則要越少越好。像這種收集用戶瀏覽記錄還要徵求用戶意見的規定,根本就不應該有。

有了少年派的支持,有了「21世紀隱私聯盟」的遊說,國會順利廢除了保護用戶瀏覽記錄的法律,還由最高領袖川普籤了字。這場爭鬥裡,寬帶運營商和廣告商成了最大的贏家,輸的卻是所有美國網民。

那該怎麼辦

有兩個辦法可以避免自己的上網行為被運營商收集。

第一個是VPN。如果使用了VPN,運營商將會不知道你是誰,你在哪裡。如果一群人用了同一個VPN,所有瀏覽記錄都摻雜在一起,運營商沒法進行廣告定位。

第二個是Tor。Tor可以看做是一個匿名網絡。如果我和隔壁老王都用了Tor,那我發的請求,或許會經過老王發出去。Tor實現的是真正的匿名,只要世界上有超過一個人使用Tor, 運營商就沒辦法知道上網的到底是誰。

然而這兩個都不是長久之計。首先VPN公司也可能會向寬帶運營商那樣採集你的瀏覽記錄,然後給你發廣告。你的隱私剛出運營商的狼穴,又入了VPN公司的虎口。而且,VPN和Tor都很慢,不方便日常上網。

那什麼是長久之計呢?

立法。

一個成熟的網際網路產業,運營商和網站應該涇渭分明。運營商不能去做網站、做廣告,網站也不能試圖做寬帶、做電話。用那個郵遞員的比喻來說,就是送信的不能寫信,寫信的不許送信。Verizon搞網絡傳媒,Facebook搞Internet.org,兩者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要跨出自己的地盤,控制產業鏈的另一端。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企業做到了同時壟斷運營商和網際網路,但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

到那個時候,網際網路會變成一個巨大的託拉斯,這個託拉斯可以靠控制價格來賺取暴利,靠傾銷、併購的方式消滅任何競爭對手。它會像石油巨頭、鐵路巨頭、軍工巨頭一樣,失去「長江後浪推前浪」式的前進動力。到那時候,矽谷將不再是創新的代名詞。

假如不讓AT&T去做任何運營商之外的事,AT&T就沒有了收集用戶瀏覽記錄的動力。不讓Facebook賣寬帶,Facebook就不會讓自家的網速快,別人的網速慢。網際網路中立性的根本解決方法,就是讓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相互隔離,只能做自己能做的業務。

我們不能指望運營商們放棄誘人的利潤,去堅守網際網路中立性、保護用戶隱私這種道德規範。那麼川普時代,誰來保護你的網絡隱私呢?

是靠憤怒的網民呢?還是靠那些被遊說集團左右的議員們呢?還是靠一個為運營商代言的聯邦通訊委員會呢?

真正要靠的,是一個把運營商和網站服務商分隔開的牆。



 本期密探:屈直 

「屈直,雅虎軟體工程師。深入分析,大膽預測,敬請關注『矽谷直說』。」


矽谷密探推出全新互動直播平臺 — 矽谷Live

為你帶來全球化創新、實踐、經驗分享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體驗

相關焦點

  • 全網瘋傳金貝貝的愛情,誰來保護金貝貝的隱私?!
    10日一天,戀情突然感動微博全網的金貝貝,她的隱私誰來保護?!小編建議:金貝貝及男友請個律師,將首個外傳其個人流調報告的個體及文件管控不力的單位告上法庭,給他們一個教訓,此風不滅,以後任何被流調人員的信息都可能流到市面網絡供眾人指點,太可怕了!好多外地人說:"看了上海那一例感染COVID的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行動軌跡,我真的笑瘋了。
  • 陳根:大數據時代,我們的隱私是怎麼樣「自我暴露」的?
    當然,你也可能已經習以為常,而不覺得有什麼奇怪或者不妥了,因為我們一直就是這麼赤裸裸地暴露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沒有遮掩,沒有秘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的信息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從隱私走向公開化的。
  • 專家 黃曉林 李妍:美國兒童網絡隱私保護實踐及對我國啟示(上篇)
    美國的隱私立法一向走在世界的前列, 1998年美國國會制定並由總統籤署通過《兒童網絡隱私保護法》(Child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COPPA)並於2000年正式生效。COPPA作為第一部關於兒童網絡隱私保護的法律,有較大的影響力。
  • 《Orwell》:你的隱私是我的玩物 體驗
    Orwell可以調用相關的監控錄像、社交網絡信息、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等隱私信息。而在《Orwell》這款遊戲中,你扮演的就是一名使用Orwell系統的調查員。同時,民眾對於政府監控的猜疑和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意識也達到了一個頂峰。最近在歐洲頻繁爆發的恐怖襲擊事件讓人們忐忑不安,有很多報導稱,政府在通過監聽民眾的信息來預防恐怖襲擊的發生。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矛盾涉及到每個人的利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同時又極其複雜。
  • 男子散發姑娘隱私,處理結果來了!
    歲)將一張內容涉及「成都疫情及趙某某身份信息、活動軌跡」的圖片在自己的微博轉發,嚴重侵犯他人隱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提示:公民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對於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依法調查處理;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後,患者盧某某的丈夫、孫女以及兩名同村村民確診。
  • iOS 14 隱私保護:管理和控制共享的位置信息
    不妨來了解下在 iOS 14 中如何控制共享的位置信息,以便保護您的隱私。管理 「定位服務」:若要在獲取路線、計劃會議等情況下了解您的位置,「定位服務」 會使用來自 GPS 網絡、藍牙連接、本地無線區域網和蜂窩網絡的信息(可用時)。App 正在使用 「定位服務」 時,狀態欄中會顯示 「定位服務」 圖標。
  • 張強醫療:醫生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這讓我及周圍的醫生很難接受。在北京和睦家醫院,接待明星患者或者孕產婦,是醫生時常遇到的。但是醫生護士們從來不會對媒體爆什麼料,平日也很少談八卦。因為,尊重並保護患者隱私,是醫生的基本素養。保護患者隱私,除了醫生在檢查患者時需要隔離空間外,還有很多細節。比如:不在電梯、病房過道等公眾場所討論患者病情。
  • 「隱私政策」更新沒整明白?義大利個人信息保護署盯上了WhatsApp
    Facebook總部的一個管理人員寫道:「這意味著我們將繼續通過加密保護您的個人對話。無論是WhatsApp還是Facebook都不能看到你的私人留言。WhatsApp甚至看不到你分享的位置,也不會分享你在Facebook上的聯繫人。」 據報導,WhatsApp二月八日生效的新私隱政策條款的通知大致如下:「WhatsApp正在更新其條款和隱私政策」。
  • 會議信息 國際隱私專家協會歐洲數據保護峰會將於11月上旬召開
    11月7日(周一)                培訓:歐洲數據保護(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培訓:隱私項目管理(Privacy  Program Management)
  • 2015年Bobs新媒體大賽提名·個人隱私和安全獎
    對於那些活動人士以及需要通過網際網路傳遞敏感信息的人,還有那些想要保護線人身份的記者們來說,Cryptocat都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工具。crypto.cat/ Datenblumen德語花言巧語! Radio Geek波斯語每周一期的Radio Geek是波斯語世界中非常流行的一個播客節目。這一非商業性節目的製作者是一位致力推動言論自由的IT專家。節目所關注的話題包括IT業新聞、智慧財產權、隱私保護、公民權利以及網絡安全。製作者會給相關信息佐以娛樂性和科幻性。
  • 全面保護Windows、Mac、Android、iOS的PC-cillin2015終於來了!
    廣大的果粉們,首先一個勁爆消息就是, 2015版PC-cillin雲安全軟體可是在原來支持Windows、Mac、Android平臺的基礎上,新增了對iOS平臺的安全防護,使用iPhone、iPad時也可以通過安裝軟體,獲得隱私掃描防護、惡意網址攔截、家長防護、手機通訊錄備份等超強功能來保護自身的上網安全,
  • 印度廁所不分男女,印度女性是怎樣保護隱私的?看完覺得中國真好
    而且,印度是一個女性地位很地下的國家,連特意提供給女性的公共廁所都沒有,印度的廁所幾乎都是不分你男女的露天公共廁所,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廁所是一種汙穢之地,所以幾乎不會把廁所建在家中。印度片《廁所英雄》中就曾詳細地呈現了印度女性上廁所的情況,為了保護隱私,這些女性幾乎不會上公共廁所,她們經常會選擇小樹林或者茂盛的叢林來解決生理問題,看起來讓人很心疼。大家都知道,印度侵犯女性的事情層出不窮,很多不法分子常常會在這些叢林或者樹林中,對來這裡上廁所的女性實施犯罪!
  • 每日新聞熱詞:快遞公司推出隱私面單,「隱私面單」英語怎麼說?
    「雙11」購物季到來之前,國內多家快遞公司相繼推出「隱私面單」,以保護客戶個人信息。
  • 日本溫泉文化規定多,男女混浴令人尷尬,女性該如何保護隱私
    要說起最喜歡泡溫泉並且泡溫泉的方式最有特色的國家,那肯定就是日本了,據了解,日本擁有著2600多座溫泉以及7.5萬家溫泉旅館,如果前往日本旅遊那麼你會發現,日本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泡溫泉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且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日本溫泉文化,而日本也被稱為「溫泉王國」。
  • 你的個人隱私可能正通過這幾種方式被你自己洩露!
    證件的丟失不僅會使自己的信息完全洩露,更有甚者,會利用你的身份信息進行犯罪,那你就會捲入無盡的漩渦中,所以證件丟失後要立刻進行掛失補辦。上網時也經常會碰到各種網絡「調查問卷」、購物抽獎活動或者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申請會員卡等活動。更有甚者,會將釣魚網站包裝成普通登錄頁面。
  • 攝像頭變監視器,你的生活被偷窺了!一男子利用網絡監控偷窺他人隱私被判刑
    不少人會想到在家裡裝個攝像頭,殊不知,有人已攻破攝像頭的IP位址,並將你家的影像標價出售給偷窺者…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家居愈發受到市場青睞,許多居民家裡也裝上了智能攝像頭以便實時查看家中情況。然而,這些智能監控系統也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窺探他人隱私的「貓眼」,甚至相應形成了鏈條化的黑色產業。
  • 新冠疫情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798)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紐約時報】韓國新冠疫情中的網絡暴力1
  • 風起雲湧:深入挖掘蘋果與FBI之間的隱私鬥爭
    庫克用了一句來形容他們收到法令的心情:「如果我和你共事了幾個月,如果我和你關係很好,然後有一天我決定去起訴你,我就這麼拿起電話來和你說,我要起訴你了。」 如果蘋果在一起國內的恐怖襲擊案件中沒有選擇配合,那麼 FBI 就要把一切公開化,試圖以民意來擊垮蘋果。FBI 這種不善意的威脅,對於庫克來說並沒有什麼效果,因為蘋果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企業之一。
  • 英文晨讀-TikTok推出未成年人隱私保護新政策
    翻譯:TikTok 16歲以下的使用者的帳戶將會自動被設置為隱私帳戶,因為公司正在採取一系列的手段來保障孩子的安全。(Better)由於該應用引入了一系列提高兒童安全的措施,16歲以下的TikTok用戶的帳戶將被自動設置為私密。經過批准的粉絲只能對這些帳號的視頻發表評論。
  • 黑客挑戰雷軍:小米手機大規模入侵個人隱私,我是你最糟糕的公關噩夢​
    福布斯在勞動節發了一篇著名黑客的調查,表示小米智慧型手機大規模侵犯個人隱私,即使在匿名無痕瀏覽狀態之下也會上傳你的瀏覽記錄包括一些色情網站等的個人隱私信息,而且傳播的時候是帶著你的手機的特點信息的。然後小米通過博客作了公開回應,認為黑客哥們的的說法是不真實錯誤的,黑客可能沒弄清楚小米的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