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是「認識虐待老年人問題世界日」。虐待老人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影響著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老年人的健康與人權,值得國際社會的關注。聯合國設立認識虐待老年人問題世界日,希望在這一天,全世界發出吶喊,反對針對我們老一輩人的虐待和對其造成的傷害。
全球60歲以上老人的數量將增長一倍以上,從1995年的5.42億,達到2025年的約12億;約有4%到6%的老人在家中受到某種形式的虐待;虐待老人可導致嚴重的身體傷害和長期的心理後果;此外,由於許多國家都正在經歷快速的人口老齡化,預計虐待老人現象會愈發嚴重。
什麼是虐待老人?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虐待老人可以被定義為:「在任何理應相互信任的關係中,導致老人受到傷害或痛苦的單次或重複行為,或缺乏適當行動」。
虐待老人有多種方式,如身體、心理或情感、性和經濟虐待。它也可能由蓄意或無意的忽視造成。
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幾乎沒有人重視虐待老人的問題或對之做出反應。直到最近,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一直隱藏在公眾視線之外,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將其看作私事。
即使現在,人們對虐待老人的問題依舊諱莫如深,世界上大多數社會都低估或忽視這一問題。然而,逐漸累積的證據表明,虐待老人是一項重 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虐待老人的問題同時存在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但全球卻普遍低估它的存在。只有選定的發達國家才有發生率或估計數據——從1%到10%不 等。雖然虐待老人的程度尚不得而知,但其社會和道德重要性卻顯而易見。因此,需要全球多方面作出反應,其中之一是關注老年人權利的保護。
處理虐待老人的方法
界定、發現和處理虐待老人的方法必須適應文化背景,並同時考慮與文化相關的特定風險因素。例如,在某些傳統社會中,年長的寡婦被迫再婚,而在其它一些社會中,獨居的老年婦女則被指責使用巫術。
研究顯示,不論在家中還是公共領域,虐老現象都明顯存在。虐老現象也發生在護理人員中。因此,應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並監督和評估養老機構。
在應對虐老問題上,還應引進性別視角。老年男女分別處於不同情況。由於老年婦女面臨來自性別和年齡的雙重歧視,她們更容易遭到暴力和虐待。
此外,完善的立法是更為有效和協調應對針對老年人暴力和虐待的基礎。全球老齡報告指出,很少有國家制定足夠的措施保護老年人免受虐待。中國正在起草首部家庭暴力法。2012年,聯合國成立了機構間特別工作組,用基於權利的方法支持中國起草反家暴法,保護老年人、孩子、婦女和殘疾人免受任何形式的暴力侵犯。
從衛生和社會的角度來看,除非初級衛生保健和社會服務部門均有發現和處理這一問題的充分能力,否則虐待老人問題仍將得不到重視並被人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