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四醫:醫者仁心冒險救治桑植縣重症病人 不計個人得失

2021-02-13 鼎級傳媒

提醒:點上方「鼎級傳媒」即可關注。

溫馨提示:鼎級傳媒為鼎城電視、鼎廣電臺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一個重症爆發式心肌炎病人,在從張家界前往長沙救治途中,經過常德鬥姆湖高速公路時,出現了心臟猝停,被迫在最近的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經過醫生果斷、迅速的冒險搶救,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並於10號正式辦理了出院手續。

。。在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桑植縣病人谷海英。眼前的谷海英雖然看起來身體有些虛弱,但精神狀況良好,要不是從醫生口中得知谷海英的病情,我們根本不敢想像就在10多天前,谷海英已經向家屬交代了她的遺言。而談起搶救她的過程,參與救治她的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懷能,最有發言權。周懷能介紹,10月22號晚上,他當時正在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新南區值班,當時接到鬥姆湖衛生院電話,反映一名張家界桑植縣的重症心肌炎病人,因本地醫院無法救治,計劃轉移到長沙湘雅醫院救治,然而在前往長沙的高速途中,經過常德鬥姆湖時,病人心臟猝停,情況十分危急,考慮到當時距離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最近,必須選擇停靠救治。接到病人後,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迅速出動救護車,將患者轉移到醫院北區的ICU急救中心,然而在轉移途中病人再次出現心臟猝停,情況十分緊急。周懷能告訴記者,考慮到病人是臨時截留下來的,當時是沒有幾個家屬籤字的情況下,還是冒很大風險建議給她做心臟穿刺手術治療,因為這個病人畢竟心臟猝停了很多次,誰能保證在我們手術臺上不會再次猝停,作為醫生,出於自我保護的意識,他們也擔心醫患糾紛,但他們還是冒險,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的努力救治病人,並當即決定給病人做心臟穿刺手術進行搶救。


。。在搶救團隊的努力下,病人終於脫離了危險,但周懷能與醫護人員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又連續進行8、9天的搶救,11月7號,病人被轉移到了普通病房,病情已經趨於穩定。在隨後,谷海英家屬聯繫的長沙湘雅醫院的專家前來常德四醫會診谷海英的病情時,湘雅醫院的專家對常德四醫當時迅速、科學的急救措施予以了高度評價。專家表示,就是這個病人在湘雅都有非常高的死亡率,目前病人已趨於穩定,不需要轉院,可以在常德四醫繼續治療。

。。病床上的谷海英告訴記者,現在她不但可以自己行走,還可以自己上廁所了。談起自己從鬼門關裡走了回來,谷海英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哭著告訴記者,當時在救護車上短暫甦醒的一刻,她已經向自己的獨生女兒和一旁的女婿交代了遺言。


。。谷海英從開始生病在當地縣醫院住了幾天,沒有好轉。又轉到張家界市人民醫院,然而僅僅住了4個小時,就出現心臟猝停,被通知轉院到長沙湘雅醫院。現在,在常德市四醫院醫生的及時搶救下,把谷海英從鬼門關拉了回來。11月10號,谷海英就要順利出院了,為了表達對四醫院的感謝,他們家屬特意製作了一面「仁心術精,起死回生」的錦旗表達對四醫的救命之恩。



醫者父母心,只要有一線希望挽救病人的生命,哪怕頂住巨大的壓力也要盡100%的努力。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譜寫了一段充滿冒險而又溫情的大寫愛心故事,讓我們為常德四醫點讚。

有獎新聞熱線:7387385

電臺新浪微博:FM1068常德鼎廣電臺

責編: 胡 蔓 13378063111

採編: 姜 娟 13807429191

編審: 張志芳 15973606669

相關焦點

  • 醫 者 仁 心
    11月27日我聽說,張院長天沒亮出來看心臟病人,走路腿摔成骨折了。當晚我們老夫婦帶個花籃去骨科病房看他,骨折已固定,躺在病床上,精神狀態很好。 老院長跟我們講了腿摔的經過,他說:昨天(11月26日周六)早六點我起來到ICU監護室查看心臟病人用藥情況(我一直惦記著病人害怕他出事)。
  • 醫者仁心,向您致敬!
    當前,站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醫者,仁心中有慈愛、有智慧、有果敢。2003年,鍾南山67歲,作為「排雷人」,他衝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病原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怎麼醫治也不會,病情還在傳染,連醫護人員的防護也還沒有到位!」當時的衛生部,為了穩住民眾情緒,沒有及時披露非典疫情。鍾南山在一次發布會上,面對記者的追問,正直地說出了實情。
  • 醫者仁心 光芒不滅
    周南的不凡,是醫者仁心的純粹和謙卑。協和畢業的她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救死扶傷的理想赤心超越個人前途的顧慮,不顧師長勸阻選擇紮根西藏;周南的不凡,也是一次「任性」和九年韌性的較量。身體不適和工作壓力並沒有使她退縮,堅守九年,她不僅挽救了無數生命,還把先進的知識和理念帶到了醫療落後的偏遠藏區;周南的不凡,更是醫者仁心的身體力行。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人民論壇
    醫衛事業,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當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戰場。面對疫情,多少醫護人員「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戰士「請戰出徵」。在「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錚錚誓言中,我們讀懂了他們治病救人的神聖使命。
  • 【熱點關注】斑竹園鎮:醫者仁心 成都北新醫院熱心救治智障流浪漢
    ▲成都北新醫院黨支部班子到病房看望患者了解術後康復情況  根據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趙如先回憶,5月30日,好心的市民在成都北新醫院附近發現了一名三無流浪人員,存在智力障礙且疼痛難忍,遂立即送至成都北新醫院救治,經過醫生初步檢查,發現雙側腰腹部疼痛伴排尿困難,需住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由於患者本人特殊情況,醫生及時告知院黨支部,院黨支部了解情況後,經過反覆研究和討論
  • 慈故能勇,無畏逆行 —記王慧敏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
    作為包頭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及首席專家,連日來,王慧敏始終奔波在疫情救治的第一線,組織召開包頭市防控專家組會議、組織危重症專家組會診、制定包頭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相關文件和協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患者轉危為安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初衷與願望,大家群策群力是確保患者良好救治的關鍵,大家要攻堅克難,全力以赴,爭取最佳戰績。」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雙礦醫院醫護人員連續三年無償獻血160000毫升
    在救死扶傷的工作中,他們獻出的不僅僅是精湛的醫術、溫暖的服務,還有醫者仁心、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1月10日,雙礦醫院機關九樓會議室湧動著一股愛心暖流。來自各科室、各崗位的醫院員工紛紛前來獻血,為維護患者生命安全奉獻一份愛心。
  • 李國松:醫者仁心 讓生命重現奇蹟
    患者家屬:「當地醫生說她身體不允許做這個手術,讓我們轉院,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我們來保山找到了李醫生。」面對多種合併疾病,病人疼痛難忍,家屬又心痛又焦急。外四科副主任李國松:「當時這位患者已經處於很危險的狀況,如果不給她及時手術,患者將會因為肝功能衰竭死亡。」 經過5個多小時的努力,手術取得了成功。
  • 「醫生忙著殺病毒,病毒忙著殺病人,病人忙著殺醫生.」
    網絡掛號平臺上,陶醫生的已掛號人數還顯示有1532個人。1532位病人正在等他看病治眼睛,沒想到他自己卻先倒在了病人的菜刀之下……昨天的慘案發生之後,被陶醫生救治過的患者、與他相熟的朋友紛紛發聲。自己貼幾萬塊錢給患者做手術,別人不治的愛滋病患者都轉給他,在公立醫院忙得沒時間喝水、免費給2000多例貧困患者做手術……這就是「醫者仁心」的典範吧,真的看著這些我都在飆淚!!!據朝陽醫院多位醫生透露,傷人者崔某是眼科的一名病人,曾由另一名醫生做了一場眼部手術,出現嚴重併發症。
  • 醫者仁心 | 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醫護人員捐款幫助困難患者
    歐婆婆因「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於1月8日轉入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治療,因同時還合併有糖尿病、尿毒症、腎性貧血、重症感染等情況,病情危重。科室針對她的情況,組織了全院大會診,並專門成立了特殊治療小組,24小時跟進處理患者的病情和調整營養支持方案,每日安排一名高級責任護士一對一提供全方位護理。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歐婆婆的病情逐漸好轉。
  • 清末天德堂:醫者仁心,走好傳承第一步
    清代瘟疫給我們的啟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董家骨科創始人董慶和設天德堂,初不甚知名,醫務清淡。董慶和感念民生之多艱,診費收得很低,有時不但免費反而贈予醫藥。天德堂來往應診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人士,且適逢年代更迭之際,內憂外患之下,百姓都擔負著沉重的苛捐賦稅,且鹹豐十年(1860)夏天,山東更是出現了百年罕見的乾旱天氣,尋常百姓能活下來已實屬不易。董慶和用藥少而精,療效多為「一貼知,兩貼愈」。久而久之,聲名鵲起,有「董一帖」之美譽。
  • 那一跪,是醫者仁心的風採 ——木村大學生志願者劉雅寧
    花骨朵一樣的女孩能在家鄉最需要她的時候當仁不讓到風險最大的地方去,能在疫情肆虐之時衝上前線,能為孩子跪著做核酸檢測,盡展醫者仁心的風採。劉雅寧,木村人,河北醫科大學大二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看到木村鄉志願者招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到鄉衛生院報名,志願成為一名核酸採集醫護工作人員,義無反顧投身抗疫最前線。
  • 男醫生給病人先「下毒」後搶救,導致20個人死亡
    男醫生給病人先「下毒」後搶救,導致20個人死亡醫生是一份神聖的職業,救死扶傷就是一個醫生的責任,而一個好醫生同樣也需要高明的技術,卻有這麼一個男醫生為了證明自己的醫術,給病人下毒以後將其搶救,這樣的後果導致了20多個人的死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醫者仁心,胃腸甲狀腺外科為維吾爾族重症肺炎患兒募捐善款
    今年已經13歲的患兒小熱個兒不高,看起來只有六七歲的樣子,十分瘦弱,和外婆共同生活。因其外婆無工作,且年事已高,祖孫倆只能靠低保維持生計,相依為命。今年10月初,小熱開始出現食慾減退、間斷腹痛、咳嗽等症狀。
  • 醫協體| 贛州市人民醫院醫協體單位(贛州仁心體檢中心(仁心醫院))揭牌暨籤約儀式圓滿舉行
    2019年10月21日,贛州市人民醫院醫協體單位(贛州仁心體檢中心(仁心醫院))揭牌儀式在贛州仁心健康體檢中心舉行。    ‍‍贛州市人民醫院院長賴衛國與贛州仁心體檢中心(仁心醫院)董事長黃志勇共同為贛州市人民醫院醫協體單位揭牌。      ‍籤約儀式上,贛州市人民醫院院領導李韶今與贛州仁心體檢中心(仁心醫院)執行董事鄧正華在現場籤署了贛州市人民醫院與贛州仁心體檢中心(仁心醫院)醫協體單位合作協議書。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記張掖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吳建東
    在一次獻血活動中,當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許多白血病患者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配型而得不到及時救治時,吳建東便留存了血樣,成為了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畢業之後的吳建東回到家鄉高臺,在縣人民醫院工作。今年6月15日中午,一個陌生的電話讓吳建東從平靜中驚喜地差點跳了起來。
  • 醫者仁心 播撒大愛——江西師大附外醫務室工作素描
    為了給全校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每天下班後,丁醫生和徐護士主動堅守醫務室,直至初中同學下晚自習休息;疫情形勢嚴峻,他們科學精準制定防疫方案,提前採購防疫物資,及時發布疫情動態,呵護著全體師生的健康;炎炎夏日,歲末寒冬,丁醫生和徐護士熱心為師生整理祛暑或保暖良方,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彰顯了醫者仁心和附外人的教育大愛。作為「白衣天使」,他們溫柔細膩,卻也有著剛正不阿的一面。
  • 【協和醫術】福建協和醫院多學科聯合跨地區轉運成功救治一位重症爆發性心肌炎患者
    12月17日,我院心臟外科ECMO(體外膜肺氧合)團隊聯合重症醫學科, 成功轉運並救治一名重症爆發性心肌炎患者。
  • 醫者難為!當醫生把病情先告訴患者本人之後......
    臺灣醫師蘇一峰貼文轉述此事,引發網友討論,不少人都支持醫師的做法,反嗆家屬「不告訴本人那要告訴誰」、「連續劇看太多」。蘇一峰24日在臉書發文,他附上的一張網頁截圖顯示,有癌症病患家屬嗆醫生,「到底還有沒有醫德?這事情應該先跟家屬告知,為何告訴他!我知道他本人有權知道,但是!正確的處理是先讓我們家屬知道!
  • 航班上 醫生用牙籤救治癲癇病人!
    航班上 醫生用牙籤救治癲癇病人來源:新民網由新疆喀什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CA1478)上,一名男乘客突發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