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聽說,張院長天沒亮出來看心臟病人,走路腿摔成骨折了。當晚我們老夫婦帶個花籃去骨科病房看他,骨折已固定,躺在病床上,精神狀態很好。
老院長跟我們講了腿摔的經過,他說:昨天(11月26日周六)早六點我起來到ICU監護室查看心臟病人用藥情況(我一直惦記著病人害怕他出事)。在從家到病房經醫院「公共衛生間」處,跌了一跤,起來腿有痛感,我還是堅持走到ICU監護室,查看了病人並叮囑護士停掉硝酸甘油點滴。之後,感覺自己這一跤摔得厲害,可能已經骨折了。先拍X光片子未發現骨折。此時腿越來越痛,已無法走路,用輪椅推到CT室做核磁檢查,確診為股骨骨折。
老院長跟我們邊說邊笑,看表情沒有痛苦,沒有幽怨,很高興。我想:老院長的心理安慰的是雖然自己為看病人骨折了,但盡到了醫生的職責,完成了對病人治療的醫囑,所以,他很滿足。
張老院長已是81歲的老人了,為看危重病人他早6點起來,要走過院內照明不是太好的200多米的路,且路中停車較多,人要左拐右躲的見空走,還有上下臺階……為此,老人家摔跤了,骨折了。
我回到家,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張院長躺在病床上,帶著疼痛的腿依然關切病人……。不知不覺讓我聯想起「醫者仁心」這部電視連續劇。在我看來,「醫者仁心」在退休多年的張老院長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醫者仁心,凡是品德醫術都優秀者,會是安定神志,無慾念,無需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他人的生命,除去病人的痛苦與煩惱;不管他的貴賤貧富,老幼美醜,是仇人還是親人,一律同樣看待,都有對家人同樣看待的博大胸懷;不瞻前顧後,不考慮自身的利弊得失,像軍人上戰場殺敵一樣,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到一邊;看到病人的煩躁,醫者內心悲痛,會不忌艱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老張院長就是一個典型的「醫者仁心」。他帶著骨折的病痛堅持完成對病人的醫囑救護,他就是一個真正「醫者仁心」的典範!
我一直認為,評價一個醫生的好與不好,一看醫術,二看醫德。醫術與醫德並重就是好醫生。醫術,表現在能化解病痛,或從走向火葬場的路上把他拉回來的起死回生;醫德,表現在有一顆為了患者不惜犧牲休息,忍著自己的病痛或者某些煩惱,全身心灌注的為病人解除煩躁與痛苦,這,這就是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