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人都有外出的經歷,或是經商,或是打工、學習。甚至有人背井離鄉,在外謀生好幾年都沒有回過家鄉,對於這些人來說,大城市相對於自己的出生地,有著更多機遇。
越來越多的人在大城市落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導致交通擁堵,本地人安靜愜意的生活突然遭到破壞,因此就有了排外心理。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會形成族群的觀念,再加上任何動物都有的地域觀念,所以人會有排外的心理。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網友們的兩大觀點。
觀點一,我是這個城市本地人,從小到大,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周邊環境變差,感到很心塞。附近有一個公園,我們不怎麼喜歡進去,只是需要運動跑步的時候才會進去。外來工很喜歡在裡面的椅子坐,在公園閒逛,門口處有人擺攤,賣一些水果零食之類的,雖然很便宜,但是感覺特別不衛生!有一天我在那裡親眼看見果攤上的人把爛掉的水果隨手扔到地上。經常有人買東西進公園裡吃,用過的紙巾、袋子也是隨手扔。後來,我越來越少去這個公園跑步了!其實,環境變壞也是因為部分人沒有衛生意識,大部分人都還是很愛護環境的!
觀點二,在這個現實中,如果你跟一個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差別很大的人在一起,是不是會感覺特別彆扭。同樣的道理延伸,我想很多人之所以排外,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小編認為,外來人口是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更大活力,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外來人口不應缺席,和本地人相互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外來人口應該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人生機遇,愛護大城市。本地人也應該給予外地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機會,他們不過也是為了謀生活!只有這樣,才會產生「共贏」,未來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