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城寨老照片:被稱為「人間魔窟」,大白天警察也不敢進入

2021-02-13 芳華說歷史

【夜幕下的九龍城寨】香港九龍城寨,又稱九龍寨城,它位於九龍東北部,啟德機場附近,如今早已拆除。曾幾何時,這裡是香港最邪惡的地方,屬於「三不管」地帶,是黃賭毒的天堂。(這是一組反映九龍城寨拆遷前夕的老照片)

【樓頂納涼的男子】「那裡沒有街道,只有漆黑、堆滿了垃圾的走道,在香港,曾經有4萬人擠在那個黑暗,具有傳奇色彩的貧民窟裡,他們中有難民和罪犯,有牙醫和妓女,而整個貧民窟,就仿佛一個烏託邦一樣,骯髒、擁擠,卻又散發著別樣的魅力。」這是一名德國《明鏡在線》周刊對九龍城寨的描述。

【走道裡散發著惡臭的氣味】九龍城寨內部環境極其糟糕,高樓與高樓之間密集得沒有縫隙,陽光無法照射進來,很多房子甚至都沒有窗戶,空氣齷濁,使這裡長期處於黑暗的狀況。不僅如此,由於高樓下水道系統癱瘓,產生的汙水只能從高處倒下,惡臭難聞。

【九龍城寨航拍】九龍城寨最初是一個哨點,清朝時外部有圍牆,用於架設大炮。1898年中英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雖說割讓給英國做殖民地,但條約中聲明了這個地方還屬清政府管轄,即清廷的「飛地」,使得這裡逐漸成為三不管地帶。

【惡劣的住宿環境】九龍城寨的佔地面積大概相當於36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結果卻有5萬多人在這裡生活。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有人做過計算,人口密度2人/每平方米。正因此,九龍城寨一度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惡劣的住宿環境】毫無疑問,九龍城寨曾是全香港最骯髒、最醜陋、最混亂的黑暗地帶,是香港的一顆大毒瘤,甚至有人稱這裡是「人間魔窟」。由於是犯罪者躲避的天堂地帶,亞洲很多大毒梟躲藏這裡,結果大白天裡連警察也不敢輕易進入。

【黝黑的走道】1899年,英軍將九龍城寨裡的清軍和官員趕走,結果九龍城寨一度成為空城。二戰爆發後,無數難民湧入香港,九龍城寨一度成為各地難民集中地。當時香港地區只要發生搶劫案,嫌疑犯十有八九都躲在九龍城寨,由此可見這裡確實是骯髒地帶。

【食物作坊】上世紀90年的港匪片很多素材都來自九龍城寨,大家熟悉的周星馳《功夫》電影中的豬籠城寨原型就是這裡。當時香港報紙這樣描述九龍城寨,「有人說這裡像熱帶雨林,陰暗、潮溼、悶熱,可是大家要知道熱帶雨林只滋生蚊蟲,而這裡卻繁衍罪惡。」

【魚丸作坊】由於沒有政府管理,黑幫勢力逐漸控制這裡。當時來到九龍城寨必須遵從一條法則,幫派住在城東,居民住在城西,互不幹擾。不過,城寨內的用水、用電、店鋪等,都被各種幫會被控制,結果幫會間火拼現象層出不窮。

【食物作坊】「要命的話,就不要踏入九龍城寨一步」,可見當時香港人對九龍城寨的忌憚。1987年,中國政府和香港方面達成協議,拆除九龍城寨。直到1993年,九龍城寨被徹底撤除,之後港英政府在原址上修建了九龍城寨公園。

相關焦點

  • 在日本,有一個只屬於真正「道友」的九龍城寨
    ▋導語:不知道大家聽沒聽新一期的GADIO常規,我們請來的香港朋友「阿基」在節目裡為我們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九龍城寨的內容
  • 實拍香港九龍城寨:堪比貧民窟、罪惡城, ...
    九龍城寨雖然只佔地約6英畝,高峰時期就住了多達33,000人,曾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現今紐約的119倍。此處犯罪猖獗、衛生環境差劣,在1993年被拆除前,是個周圍政府「三不管地帶」的獨立自治區。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膽小慎點)
    九龍城寨,簡單來說它是一個英國和中國都聲稱自己擁有主權的圍城,它吸引許多移民和投機分子,也是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
  • 【玩轉日本】川崎站驚現九龍城
    公司別出心裁的把這家店取名叫「電脳九龍城(クーロン城)」。香港的九龍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裡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區,僅東京巨蛋這麼大的面積就有5萬人居住。因為魚龍混雜,黃賭毒橫行,犯罪案件頻發,在1993年被香港政府拆除。
  • 香港的重慶大廈,生活著120個國家的外國人,被稱為世界貧民窟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尖沙咀彌敦道36號,自196年建成之後便成為當地住宿、購物、吃飯的綜合性商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了香港最著名的大廈之一,也是一代香港人的回憶。重慶大廈建立之初,為了香港人提供了不少便利,也成了尖沙咀居民最樂意去的商城。但不知從何時起,大批的外國人湧入重慶大廈,香港人的面孔反而減少了。
  • 老照片:50年代香港街拍
    點擊標題下藍字「魅力老照片」關注我,每晚精彩推送....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民國時期非常流行的旗袍裝,在香港盛行。街頭上的這名女子,旗袍配上墨鏡,已經再時尚不過了。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照片距今有60多年的歷史。圖為路口上的女交警指揮交通,左邊男子騎的是電動車,原來60多年前的香港就有電動車了!
  • 【大隱市集】九龍城
    《清拆前夜的九龍寨城:幾點反直覺的貧民窟認知》/徐漿糊https://zhuanlan.zhihu.com/p/31501007《八一八蔡瀾的九龍城胃》/半島便利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32021「消失的記憶:香港九龍寨城」多媒體專題 / 華爾街日報 http://projects.wsj.com/
  • 體操女皇淪為權貴玩物,偷渡美國掉入魔窟,18年前的一段奇緣救她出虎口
    在領獎臺上,好事的記者慫恿康納爾:「科馬內奇這麼可愛,你為什麼不吻她一下他派秘密警察監視人民。但是,等待她的美國,不是天堂,而是另一個魔窟。剛出狼窩,又進魔窟,科馬內奇的這些經歷實在令人唏噓。採編來自海那邊(yiminhnb)推薦閱讀:歷史不容忘記:當年悲壯的大逃港[ 人物 ] 她是貴族之後,卻寧願奔赴前線救傷扶弱,一生未婚[ 在人間 ] 人間地獄,那些被拐走的孩子.
  • 馬來西亞豔遇魔窟黑風洞 好色猴子搶劫美女!
    馬來西亞多民族和睦共存,儘管黑風洞是印度教的聖地,很多華裔和穆斯林也會來此遊覽。階梯上埋伏著無數兇猛的猴子伺機搶劫遊客,如果遇到美女更會抓著包不鬆手。女遊客最好不要拎包前往,遊覽時看好隨身物品以防猴子搶劫。
  • 沛縣九龍城發生了什麼?怎麼變成了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攤好像褪去了熱潮和新鮮,變得沒有了當初的感覺。之前小編曾發過市民向書記信箱投訴:九龍城夜市地攤噪音喇叭擾民。也曾有網友在沛縣便民網APP上發帖說九龍城夜市存在的問題:九龍城夜市,交通擁擠,車子是只能進不能出。
  • 視頻| 港中大陷入「火海」、淪為「兵工廠」,卻申請禁止警察進入……
    轉發一位在香港科技大學讀研的同學昨日緊急「逃難」到深圳朋友圈所發的感想:「電影般的場景,滑稽又充滿嘲諷意味的逃亡感恩在這昏暗的三天裡所有為在港內地生提供幫助的愛國人士
  • 地標 樂口福酒家,槍火無情,人間有情
    ▲阿信(呂頌賢飾)就是這麼不開眼的小弟 睡了大嫂之後,不但讓大嫂命喪黃泉,還為難著曾經出生入死的兄弟阿鬼(黃秋生飾),替大佬來清理門戶。▲在九龍城的名氣也是響噹噹的 ▲看到四季拼盤,小編已經按耐不住罷工的心情想去香港了 香港的朋友來這裡一般都是衝著「潮州菜」的名號,像我們這種看著港片長大的孩紙,則是衝著[槍火]去的。
  •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 海航旗下香港航空收到來自湖北乘客的感謝信
    尊敬的女士/先生,我是曾經乘坐香港航空航班的乘客,來信是為了向貴航空公司和貴司在上海的員工 Lina Sun 女士表達我深深的感激之情。當日,我乘坐另一個航空公司的航班從天津飛往上海,準備搭乘香港航空航班前往日本。由於湖北籍的特殊身份,我被要求到上海的隔離點隔離 14 天,我同時被告知可能無法入境日本,即使證件齊全。
  • 老照片:甄子丹走紅前的歲月
    每一張老照片,都在講述一段故事,這裡有無數精彩的故事!
  • 多位香港警察開微博!評論區暖哭
    多位香港警察開通了微博帳號據環球網報導,近來,越來越多的香港警察開始在微博平臺開設帳號,內地網友們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備受鼓舞
  • 原來「人間記者會」,是痛斥暴徒的!
    尹先生參加「人間記者會」(港媒截圖)綜合香港《東方日報》《大公報》11月10日報導,香港「人間記者會」9日舉行,活動發起人包括香港前警員石房有、香港菁英會副秘書長高松傑等。此次「人間記者會」會場有「別人不報我們報」的橫幅,記者會上還開設了「一周大事回顧」、「一周破壞清單」「私了個案」等環節,邀請了9月曾在淘大花園被「私了」的市民尹先生出席。尹先生50歲,在香港出生,從事建造業。
  • 他是 「劉sir」,他們是香港警察
    「只恨他們亦是中國人,打不是,不打也不是!」7月30日晚,香港葵湧警署外,反對派號稱千人圍堵葵湧警署。這些「黑衣人」在警署外號稱「和平示威」——用磚頭砸、雷射筆照、棍棒打等等過激行為,如同「黑色恐怖」。
  • 致敬,英國籍的香港警察!
    來源:小警之家、警察說警事香港警察速龍小隊,這次香港暴亂大顯神威,是香港警隊立功最大的拳頭部隊。
  • 香港女教師不雅視頻曝光:渣女廢青白天亂港,晚上亂搞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東方之珠香港儼然變成一個「臭港了」。從去年暴徒佔中開始,在香港打砸搶鬧,還搞出了「罷工罷課公投」。這些人渣儼然鬧出一幅想把香港搞亂的樣子,不過最後這場鬧劇最後可想而知是以失敗告終的。這些廢青港毒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白天不上班不上課,出來胡鬧,打砸搶燒,無法無天。這些港毒廢青的案例多的數不勝數,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這個案例關於一個女港毒,而且還是一個老師。這名所謂的「老師」簡直毫無下限,讓人嘆為觀止。
  • 香港最神秘的重慶大廈,深度揭秘!
    重慶大廈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座樓宇,位於彌敦道36-44號。大廈內的約4000個住客中,主要是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裔人士、以及來自不同非洲國家的人士最多。由於大廈業權分散,一直未有人能夠成功統一業權而重建大廈。有些人會將這座建築物比喻成「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為當地甚有特色的一個另類國際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