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身在北京的Christine Yang都會花好幾百元(澳元,下同),讓她身在澳洲的兄弟為她買嬰兒奶粉,好讓她的女兒Tuanxi能喝到放心的牛奶。在中國的超市貨架上,澳洲的嬰兒配方奶粉雖然比當地生產的奶粉貴了一倍,但卻仍受到很多家長的熱捧。
Yang稱:「澳洲的產品要更貴一些,但是質量有保證。這關係到寶寶的健康,而對於我們來說,安全比錢要重要得多。」
雖然導致6名嬰兒死亡,逾30萬名嬰兒住院治療的毒奶粉事件已經過去了6年,但中國的許多父母仍心有餘悸,Yang就是其中一個。這一危機導致父母們紛紛避開當地生產的牛奶產品,並讓外國奶粉的需求量飆增。澳洲和紐西蘭則成為了這其中的主要受益者,出口至中國的乳製品大增。
根據預測,澳洲的出口量從2008年(即三聚氰胺奶粉被曝光的那一年)的3.37億元升至當前的5.23億元。紐西蘭同時也受益於與中國籤訂了自貿協議(FTA),因此銷量從2008年的5.2億元直升至45.7億元。
上周,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出席了在墨爾本舉行的澳洲奶農聯合會(Australian Dairy Farmers)全國大會。他在會上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對於澳洲乳製品的需求前景,並預計到2030年,澳洲乳製品業對華出口總額將較當前水平增長10倍。部長還在會上還提到澳洲與中國籤訂自貿協定的進展情況。他認為與中國籤訂自貿協定勢在必行,此舉必將給澳洲農業帶來發展機遇。
由於對於國外奶製品的需求量如此之強,香港頒布了限購令,不少超市則將它們鎖在玻璃櫃中,以防被人偷走。
Yang稱,如果當局能夠確保當地奶粉的安全,她也願意購買中國的產品。中國的一胎政策讓中國的許多父母都把獨苗兒當成了寶貝。Yang稱:「我只有這麼一個孩子,我不想冒任何的險。我只想說,如果國內的配方奶粉品牌能夠保證質量的話,我也很樂意購買它們的產品。」
在中國,城市裡母乳餵養的嬰兒比例不到16%。這就意味著奶粉的需求量相當地大,很多母親都在網上購買澳洲的產品,而Yang則依賴於她的兄弟,讓他每個月郵寄幾罐奶粉回來。「我的朋友都是給孩子喝外國牌子的奶粉。當我知道自己懷孕了後,我就開始叫我的朋友從國外幫我帶奶粉回來,並開始囤貨。我弟弟在澳洲,這真是相當幸運的。」
上海的媽媽Sun Jiejie稱,相比於中國的產品,她的兒子更喜歡喝澳洲的嬰兒配方奶粉。「我曾給他吃了好幾個牌子的奶粉,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我發現他更能接受澳洲的奶粉,喝了不會煩躁或者嘔吐,而喝其他牌子的奶粉就會出現這類症狀。你可以從寶寶對於不同奶粉的反應中看到它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