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濁的空氣總會讓我們有呼吸困難的感覺,特別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灰濛濛的天,霧霾籠罩,碧水藍天就顯得尤為可貴了。最初是水過濾,現在空氣也需要過濾了。但空氣過濾的基本常識和過濾原理是什麼呢?這也許會與我們今後的生活息息相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很多人不知道空氣過濾的原理是什麼,空氣中的塵埃物質為什麼會被過濾棉、過濾器等設備過濾淨化掉呢,下面我給大家進行講解一下空氣過濾的基本常識。
空氣過濾就是空氣中的塵埃物質受到某種力的作用,利用相當多孔體從氣體中除去分散粉塵顆粒的淨化過程。上面說的某種力是指慣性力、範德華力、靜電力這三種。大粒子在氣流中作慣性運動,氣流遇障繞行,粒子因慣性偏離氣流方向並撞到障礙物上,由於直徑較大,慣性力強,撞擊障礙物的可能性越大,於是粉塵不能通過濾材,因此過濾效果好。小粒子作無規則運動,雖然具有一定方向,但主要作擴散運動,由於濾材纖維纖細,兩微分子間的範德華力使它們粘結在一起,於是粉塵不能通過濾材,這時過濾效果好。當我們使濾材帶上並保持靜電作用時,由於靜電能留住不放粉塵,使塵埃不能通過濾材,這時過濾效果好。
空氣過濾時,由於慣性碰撞、攔截、擴散以及靜電等作用,使懸浮於氣體中的粉塵顆粒沉移於多孔體材料,其結構是纖維狀的、多孔狀的,或者是這些結構的組合體,統稱過濾材料。過濾材料既有效地攔截塵埃粒子,又不對氣流形成過大的阻力。空氣過濾棉和空氣過濾紙符合這一要求,雜亂交織的纖維形成對粒子的無數道屏障,纖維間寬闊的空間允許氣流順利通過。
過濾器捕集粉塵的量與未過濾空氣中的粉塵量之比為「過濾效率」。小於0.1μm(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擴散運動,粒子越小,效率越高;大於0.5μm(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慣性運動,粒子越大,效率越高。在0.1μm與0.5μm之間,效率有一處最低點。
運動著的氣流碰到濾材,纖維使氣流繞行,同時產生微小阻力,無數纖維的阻力之和就是過濾器的阻力。過濾器阻力隨氣流量的增加而提高,通過增大過濾材料面積,可以降低穿過濾料的相對風速,以減小過濾器阻力。過濾器對氣流形成阻力,過濾器積灰,阻力增加,當阻力增大到某一規定值時,過濾器報廢。新過濾器的阻力稱「初阻力」;對應過濾器報廢的阻力值稱「終阻力」。
被捕捉的粉塵對氣流產生附加阻力,於是,使用中過濾器的阻力逐漸增加。被捕捉到的粉塵形成新的障礙物,於是,過濾效率略有改善。被捕捉的粉塵大都聚集在過濾材料的迎風面上。濾料面積越大,能容納的粉塵越多,過濾器壽命越長。濾料上積塵越多,阻力越大。當阻力大到設計所不允許的程度時,過濾器的壽命就到頭了。有時,過大的阻力會使過濾器上已捕捉到的灰塵飛散,出現這種危險時,過濾器也該報廢。
根據如上原理,我們在製造空氣過濾器的過程中,需選用優秀的濾材來滿足人們對空氣過濾後保持清新的空間的需要成為必要。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過濾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