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降臨,我們該如何尋找並過濾野外水源?

2021-02-12 知味人間LAB

"人可一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
可見人們非常清楚水對人的生存有多麼重要。

如何尋找野外水源,並且過濾為飲用水?

傳統的水的處理方式有:

直接飲用泉水、過濾、淨水藥片、蒸餾、煮沸等。

有時候找不到好的水源或者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應如何是好?

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其實最安全和最適合飲用的水,就是蒸溜水,而蒸溜水, 又是最容易製做的。

在遠離河流的情況下,尋找可飲用的水源有以下幾種簡便可行的方法。

利用溫室效應原理,太陽光能升高蓋內潮溼土壤和空氣的溫度,蒸發產生水氣。


水汽逐漸飽和,與塑膠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製造出天然無汙染的水蒸氣。

使用透明的膠蓋,然後放在青草地上被太陽直曬,膠蓋與草地之間不可以有空隙。若直徑為2尺的膠蓋,每45分鐘可產生1安士的蒸餾水。

1:

膠蓋需選擇全透明,萬一沒有其他選擇的話,半透明的器皿也可以勉強使用。

2:

當你將塑料盤蓋在草上之後,邊緣不要留有空隙。


因為,這樣是無法製造溫室效應的,無法把空氣悶在裡面加溫,令草中的水份蒸發出來。你蓋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四個邊緣也不要漏氣,要緊密地蓋在草地上。


所以,不要蓋在比人頭還要高的草上,只有幾吋高的草地,或是溼潤的沙地也可以。那些邊緣封得愈緊密,冷凝水就會愈快製造出來。

與日光造水法的原理相同,晚間造水法是透過同一工具放在草地上,收集與塑膠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那是晨曦的露水,作為蒸餾水。

這個方法十分有限,每天只能收集一次的露水。

沙漠也可成甘泉了,而海邊的話便更容易達到,只因含海水的沙也能達到這效果,除了草以外,沾溼了的沙也能製造冷凝水。


與日光造水法的原理相同,在猛烈陽光下,曝曬45 分鐘後,把容器反過來,同樣可以取得蒸餾水。

萬一身處的郊野,沒有任何垃圾或容器,而身上只有一些塑膠袋子。就可以用上這個造水法。

蒸騰作用產生的水汽上升與薄膜接觸時遇冷,會凝結成水滴。

在一段樹木的嫩枝葉上套一隻塑膠袋,葉面蒸騰作用會在袋內產生凝結水。


挑選健壯、枝葉濃密的嫩枝條。袋口朝上,袋的一角靠下,以便收集凝結水。


猛烈陽光下曝曬45 分鐘後,便可以形成蒸餾的水珠。

相關焦點

  • 我們在紐西蘭野外,過了七年「原始生活」...
    有時冬天冰天雪地很難找到流動水源的時候,她甚至會用過濾後的尿液洗頭髮,還奇蹟般地治好了她的頭皮屑...這是正在打獵的Miriam。「我們怎麼跟你聯繫呢?如何能確保你平安?」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焦慮的聲音。「你要相信我會平安的,媽媽。」Miriam回答說,「我們沒帶手機,因為那裡沒有信號,也沒法充電。但是我們會很小心的,我會給你寫信,遇到進城的獵人之後會委託他們寄給你。」「千萬別在叢林中迷路,祝你的弓箭所向披靡」這是老爸給Miriam最後的忠告。
  • 解讀【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
    遊學 | 東電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導讀無論是淨水從業人員,還是普通的消費者,我們平時關注較多的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 PM2.5過濾裝置 購車究竟該不該配「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我們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為了避免病毒大規模傳播,工廠延遲復工、企業延遲上班、學校延遲開學,甚至高速公路至今仍在免費節點
  • 手機必備的地震、災難應急逃生救援APP,危急時能救你一命
    地震是無情的,祝願他們早日度過災難~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當災難來臨時到底該怎麼辦?莫慌~超哥推薦給大家幾款能夠在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中發揮作用的APP,在災難來臨的緊急時刻或許可以幫大家減少生命財產損失,甚至還可以幫你挽救生命。
  • 【先鋒少年·暑假7月活動】「荒野求生」野外生存訓練營(7月20-21日)一天一夜
    【集合時間】:早8:30 【接孩子時間】:第二天早8:30 【集合和結營地點】:玉佛苑停車場(市博物館門前)【交通方式】:集體包車前往 活動目的:荒野求生·野外生存訓練營充分利用奇09:30—10:00野外特訓營總動員:宣布野外生存紀律和野外生存基本知識講解。 10:00—10:30更換專業戶外裝備,集合前往叢林。 10:30—11:30 野外任務之一:尋找水源、淨化水源。
  • Sep 13-15 | Adult Survival Skills Course 野外求生課程 | 中秋節
    然而,沒有人能夠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自然災害來臨時,屋內很可能會斷水斷電;野外徒步時,恰逢迷途的你又將如何面臨大自然中最殘酷且裸露的危機呢?We live in a world marked by modern conveniences. Which is totally fine, most of the time.
  • BestWater百仕可過濾水系統幫您解決刻不容緩的安全飲水問題
    水汙染可分為生物汙染和非生物汙染。這些含有大量病菌和微生物的汙水,流入地下造成水源汙染;非生物汙染包括農藥、化肥、有害重金屬、石油、有機物等,直接經雨水流入河流、湖泊或滲入地下引起汙染。水汙染現狀擺在眼前,如何遠離疾病?用上乾淨水?面對水汙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拿自己的身體充當過濾器,考慮選用一款家用水過濾系統來捍衛我們的飲水健康才是當前最重要的!
  • 重大災難或降臨日本,駐日美軍連夜撤出衝繩,數百萬民眾陷入恐慌
    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總是顯得那麼渺小,但很多自然災害都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例如颱風、暴雨、冰雪等,讓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各種自然災害悉數登場。近日,據環球網援引日本媒體消息報導,日本阪神大地震已經過去26年,在疫情蔓延的形勢下,日本舉行了簡單的追悼會,到場的民眾在地震發生的時刻,進行了默哀。
  • 戶外先鋒領隊技能:野外定向識圖
    我們在野外,都會遇到這種情況:GPS沒電了、手機沒電了,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走呢?
  • 賽萊默啟動前沿的臭氧增強過濾系統
    公眾對人類和水體健康的關注促使許多國家和公用事業制定他們自己的標準,以在他們管轄範圍之內保護水生態系統。瑞士已經把去除「新興汙染物」作為首要任務,並在最近將汙水微量汙染物的深度處理納入了聯邦水保護法。 與反滲透膜解決方案相比,臭氧增強生物活性過濾系統的投資成本更低,而且,因為系統不產生另外的需進一步處理的汙水流,操作更簡單,成本效率更高。
  • RO反滲透淨水器到底能過濾掉啥?
    即便水源是純淨的水,從水源到家庭的水龍頭,且不說高樓和地下蓄水池的汙染,幾種汙染是必然存在的:(1)鐵鏽水由鍍鋅鐵管輸送,水與鐵發生氧化作用,生成紅色的氧化鐵,進一步氧化會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鐵。新建樓房中的管道更容易被氧化。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每天早上第一次打開水龍頭,出水中發紅的物質即是鐵鏽。
  • 泰國13人被困洞穴最終獲救,荒野遇險如何逃出生天?
    近年來,野外探險活動越來越受到追捧,「洞穴受困」事件並不罕見,而且通常救援難度極大,所以一定要記住探險不是冒險,在親近自然的同時,更要注意安全!野外危險因素多,救援難度大,一旦陷入困境,怎樣才能荒野求生?點開視頻,這些脫困技能也許能助你逃出生天!
  • 空氣過濾的基本常識和過濾原理是什麼
    汙濁的空氣總會讓我們有呼吸困難的感覺,特別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灰濛濛的天,霧霾籠罩,碧水藍天就顯得尤為可貴了。
  • 遠在地球那頭的水源汙染,扯疼了誰的心?
    就像曾經出現過的其他眾多水源汙染事件一樣,當地居民開始購買瓶裝水以應急。報導中說:「在廠房下遊的馬爾伯裡社區主要靠井水作飲用,居民稱井水近期有異味兼難飲,擔心家人健康:『因為他們表示無事我們就陷家人於危險嗎?』
  • 過濾池建好卻不使用,到底怎麼回事?
    「你好,我們是州委第四巡察組的,來看看咱們搬遷戶的情況,家裡有什麼困難嗎?還有什麼需要向我們反映的問題嗎?」迪慶藏族自治州委第四巡察組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新洛村耍底組走訪時詢問村民。「向你們反映問題,真能幫我們解決嗎?」村民帶著懷疑的眼神看著巡察組一行人。「您放心,我們巡察組到搬遷點來,就是給老百姓解決問題的,有什麼事你儘管說。」
  • 關於潛江自來水水源處發現腐爛死豬的情況,我們看看自來水公司是怎麼說的
    自昨天發的文章《潛江自來水水源處發現腐爛死豬,水源汙染要引起關注,飲用乾淨水源堪憂啊!》潛江自來水公司給出了回答!
  • 野外科技:製作肥皂
    大到身體的清潔,小到指甲縫的清理,我們都應該儘量做到。通常境況下,處於絕境中的時間,不是人為能控制的,做好充足的清潔準備是必要的。而且,在野外旅行、家庭生活中,若能自己製作肥皂,不也是多了一項生活技能嗎?你是不是還可以考慮開一家肥皂商店呢?
  • 我們的第二水源啊!
    邵陽傳媒網10月20日訊  新聞綜合頻道記者 楊寰 報導(相關新聞視頻請點擊最下方的「閱讀原文」)18日,市政協主席周吉平深入隆回調研木瓜山第二水源工程建設情況周吉平一行實地查看了東風水庫建設、木瓜山水庫以及灌區水電站,並著重就第二水源取水口位置聽取省市專家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