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一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
可見人們非常清楚水對人的生存有多麼重要。
如何尋找野外水源,並且過濾為飲用水?
傳統的水的處理方式有:
直接飲用泉水、過濾、淨水藥片、蒸餾、煮沸等。
有時候找不到好的水源或者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應如何是好?
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其實最安全和最適合飲用的水,就是蒸溜水,而蒸溜水, 又是最容易製做的。
在遠離河流的情況下,尋找可飲用的水源有以下幾種簡便可行的方法。
利用溫室效應原理,太陽光能升高蓋內潮溼土壤和空氣的溫度,蒸發產生水氣。
水汽逐漸飽和,與塑膠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製造出天然無汙染的水蒸氣。
使用透明的膠蓋,然後放在青草地上被太陽直曬,膠蓋與草地之間不可以有空隙。若直徑為2尺的膠蓋,每45分鐘可產生1安士的蒸餾水。
1:
膠蓋需選擇全透明,萬一沒有其他選擇的話,半透明的器皿也可以勉強使用。
2:
當你將塑料盤蓋在草上之後,邊緣不要留有空隙。
因為,這樣是無法製造溫室效應的,無法把空氣悶在裡面加溫,令草中的水份蒸發出來。你蓋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四個邊緣也不要漏氣,要緊密地蓋在草地上。
所以,不要蓋在比人頭還要高的草上,只有幾吋高的草地,或是溼潤的沙地也可以。那些邊緣封得愈緊密,冷凝水就會愈快製造出來。
與日光造水法的原理相同,晚間造水法是透過同一工具放在草地上,收集與塑膠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那是晨曦的露水,作為蒸餾水。
這個方法十分有限,每天只能收集一次的露水。
沙漠也可成甘泉了,而海邊的話便更容易達到,只因含海水的沙也能達到這效果,除了草以外,沾溼了的沙也能製造冷凝水。
與日光造水法的原理相同,在猛烈陽光下,曝曬45 分鐘後,把容器反過來,同樣可以取得蒸餾水。
萬一身處的郊野,沒有任何垃圾或容器,而身上只有一些塑膠袋子。就可以用上這個造水法。
蒸騰作用產生的水汽上升與薄膜接觸時遇冷,會凝結成水滴。
在一段樹木的嫩枝葉上套一隻塑膠袋,葉面蒸騰作用會在袋內產生凝結水。
挑選健壯、枝葉濃密的嫩枝條。袋口朝上,袋的一角靠下,以便收集凝結水。
猛烈陽光下曝曬45 分鐘後,便可以形成蒸餾的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