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山市人民政府發布《加強推廣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報導,裡面提到歙縣舉辦村衛生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通過加強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與應用,提高基層醫務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水平,增強他們在日常診療活動中使用中醫適宜技術的信心。
此外,黃山市衛健委明確:力爭到2022年底,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中醫館,配備中醫藥人員。同時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要求今年底實現100%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可見,未來基層作為中醫診療技術的基礎戰場,基層醫生是否掌握一些中醫診療技術,將至關重要,同時與大家的「錢袋子」息息相關!
而近日,有村醫後臺留言希望能推薦一些中醫方面的實用書籍,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醫門精思 裴海泉中醫實戰傳真》。
其中除了包含治療坐骨神經痛、類風溼關節炎名方之外,還有中風偏癱、銀屑病等常見病中醫方應用心得,相當實用哦!本書整理了作者近五十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每種病均有簡述、對病因病機的認識、臨床基本方等內容,所用方藥都是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對經典方劑靈活加減,辨證組方而成。雜病治驗部分附有典型病例及臨床發微,以方便讀者體會辨證、用藥之思路。特別是對一些疑難雜病,有自己一定的獨特見解及經驗。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不論對於臨床中醫師,還是中醫院校師生及中醫愛好者,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裴海泉,1950年4月生,山西省夏縣瑤峰鎮大廟村人,共產黨員。1979年經山西省衛生廳考核,錄取為中醫師,被分配到祁家河鄉衛生院工作;1987年晉升為中醫主治醫師;1990年調入夏縣中醫醫院;2004年調入夏縣人民醫院;2007年被評為「運城市首屆名中醫師」;退休後返聘回夏縣中醫醫院工作。在中醫臨床工作中,裴海泉刻苦學習,積極思考,熟讀中醫經典著作,巧妙運用中醫理法方藥,積極進行科研攻關,對坐骨神經痛、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診治頗有特色,其研製的「坐骨愈痛丸」和「類風溼一、二號方」都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他積極總結經驗,在重量、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