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集團各單位全力奮戰安全保供第一線

2021-02-13 山能安全

自1月13日以來,伊犁地區迎來大雪和陣風天氣,但在新礦集團伊犁四礦智能控制中心,採煤工區職工亓雲霄卻在溫暖如春的房間裡工作。作為新天煤化工的配套礦井,伊犁四礦是新天煤化工用煤的主要源頭,這座礦井精心打造了「伊新雲」智慧礦山平臺,建設智能化開採工作面,許多像亓雲霄一樣的採煤工區職工,不用再下井,在地面操控就能實現井下採煤。

「我們只需要在智能控制中心輕按按鈕,就能對井下的液壓支架、採煤機、刮板運輸機等綜採設備的遠程集中控制,我們的智能工作面一天能出1.5萬噸炭,最高能出到2萬噸,都輸送到新天煤化工。你看我穿的工裝,人家都說我們煤黑子亮了。工作環境這麼好,多虧了智慧礦山建設。」伊犁四礦採煤工區職工亓雲霄說。

在伊犁四礦試生產時,礦井塊煤率只有43%,即使礦井達產,也只能滿足新天煤化50%的原料煤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新礦集團伊犁四礦對全系統進行全面優化,經過3年持續努力,把塊煤率從43%提升到了75.5%,攻克了塊煤率低的難題。

「在提高塊煤率的同時,我們不斷探索採放工藝,優化放煤程序,提高放煤效率和回收率,回收率提高到92%以上。」伊犁四礦副總工程師劉坤說,「我們優化開拓布局和生產接續,逐步形成三保二格局,三套綜採裝備保障兩個工作面同時生產,加快二水平開拓,保障生產接續,確保新天煤化工用煤需求。」

作為煤制氣項目用煤的另一重要源頭新礦伊犁一礦,今年被山能集團列為一類智能示範礦井。目前,該礦1504西智能化工作面已經投用。通過現場實測頂底煤厚度,精準計算頂煤儲量,該礦嚴格按照限厚開採要求進行採放,細化每輪放煤時間,按照一刀一放、多輪順序循環放煤工藝,實現提質提效。

「我們一方面抓安全,採取雙人跟值班制度,現場協調解決生產中的各類難題,另一方面抓好智能化設備應用。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記憶截割和自動移架等功能,慣性導航系統已經調試完畢正在試運行,正全力保障原煤產量穩定,確保新天煤化工用煤需求。」伊犁一礦生產技術部工作人員黃小虎說。

伊犁能源牽頭建立保供考核制度、協調溝通機制、存煤調度制度,合理調整新天煤化煤炭庫存量,保障煤化工生產有足量的備煤。同時,他們督促新天煤化工優化原煤運輸環節,減少塊煤損失,提高入爐塊煤率,推動煤炭資源轉化項目突破。(史睿達)

相關焦點

  • 石家莊數千個微信群全力保供
    這幾天,蒙牛集團石家莊分公司負責人朱建勳每天都會盯著石家莊市「市場保供」微信群。疫情發生後,公司的運輸、人員上崗遇到困難,可以在群裡跟政府相關部門開「協調會」,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他非常信賴這個群。1月13日,朱建勳在「市場保供」微信群發出求助。「收到,馬上協調。」群內的石家莊市公安局交管局副局長張永秋很快回復。幾分鐘後,朱建勳@了張永秋,「剛剛和司機通電話,已經放行,謝謝!」
  • 鑫達公司各單位圓滿完成春節保通保暢任務
    春運期間,民眾集中出行,人流車流增加,為統籌做好春節安全保暢和疫情防控工作,鑫達公司各單位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全力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 抗擊疫情光伏、能源企業在行動!陽光電源、國家電投、三峽集團
    自武漢發生疫情以來,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的指揮部署下,集團全力安排公司和員工疫情防護工作,同時積極推進全球客戶的供應和服務保障工作,並力所能及地為疫區作出應有貢獻,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自疫情爆發以來,為了保障好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的防疫工作,國家電投在鄂電力企業全力保障能源電力運行。新能源項目光伏35.6萬千瓦穩定運行,荊門天然氣項目整套調試,確保防疫電力安全保障工作。位於湖北麻城的中國電力大別山發電快速部署全力做好能源供應保障。
  • 【聚焦】伊犁能源:讓天然氣保供任務因「精採」而精彩
    我們從採煤源頭上下功夫,嘗試革新採煤工藝,做好『精採』文章,完成緊急保供任務。」日前,伊犁能源伊新煤業採掘工區黨支部書記劉坤介紹。劉坤提到的「緊急保供」,是國家下達給新天煤化「兩個月完成保供天然氣3億立方米」的任務。該任務於10月下旬下達,要求新天煤化自11月1日起,保證日產天然氣480-500萬立方,兩個月完成保供天然氣3億立方米,最大程度滿足國家冬季天然氣市場需求。
  • 青春保供 | 監理青年奮戰在呼探1井
    吃住在現場,與質量、安全、工期「死磕」。12月18日,監理公司副總工程師田帥接到該工程項目的監理任務,第一時間組建監理團隊,青年突擊隊也積極響應號召,根據方案部署分別前往管材廠家、施工現場開展工作。面臨時間緊、任務重,天氣惡劣等多重困難,突擊隊成員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嚴抓工程質量安全。
  • 防汛一線㉔ | 南湖街道:書寫使命擔當 奮戰防汛的第一線
    進入汛情以來,南湖街道防指靠前指揮,各社區指揮分部充分發揮基層堡壘作用,用嚴明的工作紀律、明晰的工作責任、嚴謹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奮戰在防汛的第一線
  • 守土擔當,保「蒙電入魯」燃煤之需
    據統計,2020年山能營銷公司鄂爾多斯公司累計向盛魯電廠供應動力煤資源96.93萬噸,有力保證了盛魯電廠兩臺機組的平穩運行,保障了能源集團內蒙基地
  • 抗擊颱風「山竹」,宜德物業奮戰在搶險的第一線!
    抗擊颱風「山竹」,宜德物業奮戰在搶險的第一線! 強颱風「山竹」在江門臺山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珠三角和粵東大部處於颱風大風危險半圈影響範圍內,平均風力已達10級以上 颱風來襲時,在宜德,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不顧狂風暴雨,逆風而行,奮戰在抗擊颱風的第一線
  • 【圖說保供】上了發條的「保哥」
    天天弓滿弦緊,奔波忙碌的張年保,被同事們暱稱為上了發條的「保哥」。 每一個夥伴,都是保哥依仗的支撐吊裝關乎質量和安全,每一個細節,他都不會放過……能源國脈的背後,總有一個群體在努力,總有一個個螺絲釘在默默無聞地貢獻著、奉獻著。保哥心裡不苦,他說,看到吊車轟鳴、垛場熱鬧,我這心,踏實!感謝你,保哥,感謝你們,為保供做出奉獻的每一個人。
  • 鼎新集團 | 捐贈物資,助力疫情防控!
    在此非常時刻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副站長郭玉亮,鼎新集團董事長王毅,密切關心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積極安排集團及社會愛心人士進行防疫物資籌備工作。於2月14日,愛心慰問並致敬楊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線防疫人員,捐贈了一批防疫物資:口罩、消毒液等,盡全力為一線防疫工作加油助力。愛心情懷,更彰顯擔當!❤️
  • 「奮戰100天,五比五賽」:看做法 學經驗 找差距
    各標段參建單位負責人,先後到北總乾渠二段水井壩1號隧洞、龍洞巖隧洞、真溪/喜捷標段土地咀隧洞進口、北總乾渠一段標項目營地、邱場分乾渠自貢標學堂衝1號隧洞、內江供水管道(內江標)凌家灣泵站和內江供水管道(自貢標)營地對安全、質量、進度、文明施工及環保水保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現場踏勘、綜合檢查,並現場打分。
  • 常林集團 | 防疫生產兩手抓 厲兵秣馬保供應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山東常林集團各企業打響復工戰「疫」,堅持「兩手抓、兩手硬
  • 綠色能源公司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各大媒體怎麼看?
    1月28日,綠色能源公司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正式啟動商業運營,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作為集團「十三五」期間在清潔能源領域全力推動的重點項目,以促進大荔縣產業結構與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為目標,保護秦嶺生態屏障、改善黃河流域環境現狀為己任。為大荔縣打造黃河生態智能綠色發展示範縣做出更大的貢獻!作為陝西環保集團綠色能源公司與大荔縣重點項目——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少不了各大媒體的聚集關注。
  • 汗滴匯合碧水 實幹映襯晴空 市建投集團「五一」期間堅守崗位 加快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市建投集團作為衡水市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的建設實施單位,毅然放棄假期,積極增上人員力量,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加班加點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保障民生工程高效實施。     衡水市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是我市2020年度20項民生實事之一,是市委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生態綠色發展的重大決策。
  • 張新莊副市長督導檢查冰雪天氣交通安全保暢工作
    1月6日,我市迎來新一輪強降雪天氣,給廣大群眾出行和道路交通安全運輸造成了較大不利影響。為了確保惡劣天氣下交通運輸應急工作有序開展,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新莊冒雪深入108國道、327國道、花椒大道、東旅遊路和金城南關汽車站、碧桂園新能源公交充電站、公共運輸公司,督導檢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除雪保暢工作,並看望慰問連續奮戰在路面保暢第一線的交通職工。
  • 【武功公安在行動】警醫夫妻奮戰抗「疫」第一線
    疫情危急時刻,總會有人衝在第一線,為群眾扛起希望,他(她)是醫生、護士,他(她)是民警、輔警,他們是特殊的「醫警」家庭。
  • 【企業動態】築牢食品防疫戰線,全力守護「舌尖上 的安全」——廣弘食品集團保障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取得實效
    一是1月24日至2月9日,廣弘食品集團對凍品交易中心實行全面封閉管理,嚴控車輛和人員進出。嚴格落實省出版集團「每日一報一統計一臺帳」跟蹤機制,實施地理隔離和全面排查,通過電話、微信問卷等媒介對廣弘食品集團員工、客戶、外包單位駐場員工,尤其是來自或途經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實施地毯式追蹤、網格化排查,逐一登記造冊,全面詳實掌握了各類人員底數和基本情況,做到全覆蓋無遺漏,為斷絕疫情傳播打好基礎。
  • 【來自防汛救災第一線的報導】沿江各地堅定不移扛責任保安全
    安徽沿江各地繼續發揚連續作戰精神,軍民齊心協力、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堅定不移扛責任、保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2000餘名建設者節日奮戰工地 力保北四環12月建成通車
    「十一」長假期間,武漢北四環線黃陂段2000餘名建設者放棄休假,堅守崗位,為實現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日夜奮戰在施工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