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當年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曾讓我們讀得熱血沸騰、滿含淚水。為戰士們不顧一切與敵人搏鬥的英勇精神而感動,不,應該是震撼。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力量懸殊較量中,我們的戰士可以說是兇悍的,甚至是「殘忍」的,「在掩埋烈士遺體的時候,由於他們兩手扣著,把敵人抱得那樣緊,分都分不開,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斷了。……」面對敵人,他們誓死要「幹掉」;而對於朝鮮人民,戰士們卻是愛得如此「熱烈」,只要有一線生的希望都要留給他們,不管前方有多危險,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朝鮮人民和我們祖國的人民不是一樣的嗎?我就踹開門,撲了進去。呀!滿屋子灰洞洞的煙,只能聽見小孩哭,看不見人。我的眼也睜不開,臉燙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著了火沒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亂摸。」
看吧,這就是我們最要可愛的人,愛得深沉、愛得熱烈!只要祖國需要,就一定會挺身而上,管他是刀山火海,衝鋒陷陣成了此時的唯一。
我是一個對新聞不太敏感的人,對於那次中印邊界的衝突自然也沒什麼了解。時隔半年多,這幾天倒是一直看到相關的文章,便慢慢關注起來。
去年6月,中印邊境線上發生了一次激烈的打鬥。面對印度方面的無理挑釁,我軍據理力爭,有些事可以退,有些人可以讓,但事關祖國的領土,豈能拱手相讓,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赤手空拳的祁發寶團長張開雙臂,擋住印軍,大聲喊話交涉,前面是黑壓壓的來勢洶洶的印軍,但他毫無懼色,因為,他身後的山崖上刻著「中國」!因為,這是我們的領土,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但,瘋狂的印軍還是發起了攻擊,雖然我軍奮勇抵擋,但終因敵眾我寡,還是有幾位戰士不幸犧牲了,那張一個桔子就能滿足的年輕的臉也定格在了畫面中。
為了大部分人的安寧與幸福,那些「最可愛的人」付出了許多許多。有的是我們知道的,更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他們默默無聞放棄了與親人相聚的機會,放棄了舒適優越的生活,守護著那一方聖土。
這兩天正好「學習強國」,看了《腳下天堂》這部電視劇,幾位大城市的年輕人去西部農村中學當志願者,面對「惡劣」的生活條件,他們沒有被打倒,而是互相幫助、相互扶持,努力改變中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影響著村民的思想觀念。一年的時光很快結束,但他們對學習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不怕困難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信心與決心,深深地映在孩子們的心中。我想,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