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素食致敬|味道中國:豆腐衣

2021-02-13 彌你紀錄

毛協俊夫婦的豆腐衣故事,會讓你對這些詞有更深的體會:「素食」、「感恩」、「一方水土」、「夫妻合力」。

味道中國:朱店村豆腐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水質中的輕盈只有江南人才能體味。


 

將淺鍋中的豆漿煮開,再用小火慢煮,表面凝結出一層薄膜,用長竹筷輕輕挑出,這就是豆腐衣。

 


想要挑出薄、均、透、韌的豆腐衣,關鍵在於一瞬間的拿捏,這需要悟性和經驗。

 

朱店村過去家家挑豆腐衣,而現在,只有毛協俊夫婦仍在堅持。夫妻合力,才能做出上好的豆腐衣,這是村裡的傳統。

 


將剛挑出的豆腐衣晾曬,讓水分自然收幹。濃縮了豆漿的精華,讓豆腐衣成為蛋白質和胺基酸含量最高的豆製品。

 


和村裡其他年輕人一樣,毛協俊曾經無比嚮往外面的世界。

 

離開家鄉,毛協俊夫婦過得並不順利。他怎麼也挑不出家鄉的味道。他懷疑起了自己最初的決定。

毛協俊:水質不行,一燒大爐,大爐的管子要堵塞了,結垢了;我燒的那個漿水,開始做的,三分之一是能做的,三分之一的話就廢掉了,變成廢漿水了;漂白粉什麼的這些,加太多了,做不了。

 

無法保證產量和質量。很快,30多萬元的投入打了水漂。毛協俊幾乎陷入絕境。

 

回家,是唯一的選擇。


 

回到義烏朱店村,毛協俊發現,這裡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

 

毛協俊:做這個賺的錢太少了,(年輕人)不做了,都做小商品去了;以後傳得了下去嗎?也不知道。所以我現在只有一個,有這個毅力在堅持。因為我們這個地方,以前說起來就是一張皮就是代表我們這個村莊的。

 

在妻子的鼓勵下,毛協俊重新拿起竹筷。當他再次從鍋中挑出腐衣時,久違的味道又回來了。他終於明白,家鄉的山泉水,賦予了豆腐衣獨有的質地和美味。他要把家鄉的美味重新帶回上海。


食物,已不再是尋求裹腹和表層的美味。在講究健康、有機、慢食樂活的時代,素食,這種古老的飲食智慧,更顯得質樸和親切。一些人開始選擇這種飲食方式。食素,在大城市流行開來。

 


毛協俊的訂單也多了起來。 他知道,今天的成就缺不了妻子的陪伴。


毛協俊:作為一個男孩子嘛,看上女孩子勤勞了,因為農村嘛,勤勞的,人還可以。那就戀上了;長得也可以,以前是苗條型的。

在豆腐衣廠的旁邊,毛協俊開起了農家樂。他希望更多的城市人來了解他的家鄉,一嘗自己親手挑制的豆腐衣。條件具備,毛協俊終於可以做一件,他已經想了很久的事。每年重陽節,請村裡每一位老人吃飯,在毛協俊看來,這與生意無關。

 


 

小毛:他一直和我們說,飲水還要思源的,人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根;也一直和我們說,百善要孝為先,所以他說你的子女,都在看著你怎麼樣對待你們的父母,對待你們的長輩,也都慢慢地會潛移默化地會影響他們。

 


毛協俊說,年輕時在村裡做收購,老人們從沒斷過豆腐衣的供應,即使在他經濟最窘迫的時候。

 


這份信任和恩情,他絕不會忘記。

《味道中國》

真實傳媒·彌你紀錄

聯合製作

製片人、總導演:黃瀛灝

編導:王冰

總攝影:龔衛

攝像:張歷

剪輯:周軼

聲音設計:沈漢村

解說:彌亞牛

這很可能是春節前最後一發了,感謝您的陪伴,昨天已立春,生命將再次蓬勃,我會努力用聲音為您呈現更好的時光,「彌你紀錄」,和你一起記錄我們走過的時間,向時間致敬,向自己致敬。新春吉祥!


彌你紀錄

人文 紀錄 公益

相關焦點

  • 他素食奪金,用一道道饕餮盛宴向世界傳遞亞洲美食文化~
    中國素食廚師辜耀義第一個表示不服,報名參加了在韓國舉辦的2016年亞洲名廚美食競賽,僅用一道素三鮮奪得桂冠,成功讓那些曾經笑中餐需改良的韓國媒體刮目相看。母親的一句話讓辜耀義醍醐灌頂,他開始重新思考,不能一昧的只說素食健康,改從素食的味道下手,會不會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呢?他去世界各地學習素食食譜,不斷參加素食創意課程,不斷創新研發。
  • 素食烤冷麵被玩壞,味道卻不賴(250)
    逗豆廚:客官請息怒,咱家這冷麵是從韓國超市買的,貨真價實,只是,只是,跟小攤上的有點區別,實在不好意思,要不您先嘗嘗味道?客(漸平靜):咦,別說,味道還真不賴,把烤冷麵做成這樣也是醉了,說說怎麼做的。逗豆廚:好噠,現在就交待。雖然沒有做成外面賣的樣子,但逗豆很開心,做到最後,都忍不住笑場啦。
  • 【素食明星】高圓圓、海瑟薇,居然都是「吃素的」
    長期低卡路裡的三餐,讓Chastain很難胖起來(這話說的,讓很多人瞬間氣飽),所以為了在《相助》裡增加噸位,她只好靠狂吃豆製冰激淋來增重,「味道還不是一般的難吃……不過效果挺管用。」為了藉助名人效應,更好地推廣素食文化,PETA經常會拉上美麗的女星,拍幾張田園寫真。要麼像Maggie Q這樣躺上火熱熱的辣椒——
  • 新年吃素習俗 |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你家是否也在承襲這一傳統呢?同時,準備好第二天(年初一)的素食食材,如豆腐、豆芽、腐竹、香菇、木耳、金針菜、蘿蔔絲、紅蘿蔔、冬筍、青白菜等。年初一的一日三餐都吃這些素菜,連煮菜的油,也要用花生油或山茶油。關於初一為何要吃素,通常的說法是:大年初一吃了素,就等於一年都吃了素,意在祈福增壽。
  • 【湘汀素食】胎裡素方大同:因長期素食,我很少生病
    由於長期素食我很少生病,為了健康,應該遠離乳製品。素食比較健康,還很環保。1談素食主義「我法比較食素前後的不同,我只是覺得素食好吃些。另外,我媽媽特別喜歡吃有機的素食,吃過就會發覺有機和無機的分別,前著真是味道好太多。」從沒想過吃肉,對肉類味道也不好奇的方大同,10年前,因把魚塊看成豆腐而不小心送入嘴裡。他形容當時只覺得腥味很重,味蕾和腸胃因沒有接觸過葷食而覺得不習慣、不舒服。談及吃素對他人生的影響,他說,不認為有直接關係,畢竟他無從比較吃素前後的區別。
  • 多位外國專家讚揚中國最美逆行者:衷心感謝,向你們致敬
    「向中國政府致敬,向白衣天使致敬」河北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的菲律賓外教簡(Jane Antiojo Robite)已經在中國工作、生活了近9年,中國就是她的第二故鄉。簡認為,中國的醫護工作者和醫療衛生科研人員們在研製疫苗、特效藥和治癒病毒感染患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致敬逆行者 | No.3】逆戰的勇士,我們向你致敬!
    致敬逆行者!在近年來石家莊最冷的一個冬天,新冠疫情猛然按下了這座城市的暫停鍵。在安靜的城市裡來往的前線工作者中,有這樣一群身著白衣的逆行者,守護在我們身邊。石家莊圖書大廈員工將敬意與感動付諸筆尖,用文字記錄著這些時刻。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萬萬沒想到2021年的開頭也註定不凡。
  • 南方都市報:素食如水心自安
    而我呢,偏偏不識「陽春白雪」,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與吃有關的「素食」二字,或是想到與吃有關的人,譬如,我的鄰居阿婆,我的母親。「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素食文化古而有之。茹素多年的王維道是「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嘗盡人間百味的「隨園老人」袁枚嘆:「富貴之人嗜素甚於嗜葷。」
  • "為素食行走中國」的倡導者馬綽老師分享會,汕頭陳家外婆素食餐館站!11月21日(周六)
    藝素家」的故事,願一切生命得到愛。因活動場地有限,請報名參加,詳情可聯繫我們的微信私號:15815253523,也可致電諮詢15815253523。馬綽,四川成都人,素食踐行及宣導者,自由畫家,攝影人,現為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籤約畫家,中華素食協會副會長,中國國畫院浙江分院副院長,2013年十大素食華人,《素食 .環保 行走中國》倡導者。
  • 素仰素食:原來沒那麼簡單
    上回報告的結尾我這樣寫到:老闆應該另外還有產業吧,這家素食館開得是情懷吧。果不其然,這次得到了驗證。另外還收穫到的信息點是,老闆是位天秤座美女。嗯,也在情理之中,的確是,天秤座本座的風格。個人感覺素食也是分流派的:一種是有信仰背景的素食,比如以前在碧波大酒店那裡開的那家素食餐廳,一進門就被繞梁不絕的佛教音樂籠罩;一種是健康流派的素食,著重於研究如何吃得更科學營養。
  • 素食文化:揭秘印度素食文化,盤點印度素食文化
    個人介紹:張國棟,35年設計施工造價工作經驗,中國工程造價落地實操圖書著作出版數量
  • 禪意素食:紫甘藍酸奶沙拉
    後來發現,減肥期間補充鈣質非常重要,用酸奶來拌紫甘藍味道更美,而且特別有助於瘦身排毒,真的是減肥利器!紫甘藍是減肥的好食材,食用後有助肝臟的解毒功能,還能抑制身體對甜品、油炸食品的欲望,據說能切斷脂肪細胞膨脹的物質來源。  一盤紫色拌著白色酸奶,及綠色的黃瓜,在餐桌上是非常搶眼的。
  • 外國網友:中國英雄讓全人類致敬!【最後影像】
    昨天,外國各大主流媒體也相繼予以報導,向全世界告知這個令人悲痛的事實。外國網友們也為之動容,紛紛通過社交媒體表達哀思:「中國的英雄,讓全人類致敬!」首先,報導最早、內容最詳細便是美聯社。除了援引中國官方關於涼山大火的消息外,他們還提到,由於天氣乾燥、強風來襲,近日中國多地都出現森林大火。
  • 啟程德瑞致敬勞動者,五一節快樂!
    在這勞動者的節日裡,啟程德瑞向天下所有勞動者——致敬!致敬啟程德瑞的勞動者們:是你,是我,是他,在中國的各個角落,用雙手詮釋職責,用肩膀撐起責任,用良心書寫奉獻,用汗水描繪人生.致敬媽媽,精心為你做的每一頓飯菜,都成為此生不忘的家的味道。
  • 沙井這家自助素食館,吃出更高級的美食享受!
    減肥但是嘴饞,肉吃多了嫌膩,疫情之後,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源讓人聞之色變,素食開始成為宴客的高級菜式,兼顧健康與美味的素食融入新派做法,清腸養胃的餐館必須給你推薦——【聚善緣自助素食館】知道【聚善緣自助素食館】,源於一位沙井義工,從沙井愛心一族義工協會得知【聚善緣自助素食館】一直在行善積德,公司領導不僅捐錢捐物,甚至還親自前往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參與愛心幫扶行動,善心大愛讓人深感敬佩
  • 《重返20歲》:向韓國電影《奇怪的她》致敬
    本片翻拍自這部影片,於是用這種方式向原作致敬。沈夢君是個70歲的老太太,她早年喪夫,脾氣硬,嘴又毒,培養了一個教授兒子。人老了,漸漸成為兒子的負擔,在兒媳婦生病之後,她得知自己要兒子被送進養老院,不由得傷心欲絕。這個瞬間之後,她無意中闖進了一家照相館,一張照片拍下,她又變成了20歲的小姑娘(楊子珊飾)。
  • 素食界奧斯卡"菩提金廚獎"優勝名單出爐啦!
    還不知道」菩提金廚獎」是啥的小夥伴戳下面▽▽▽想吃到頂級廚師的素食料理?先看看他有沒有獲過這項獎「菩提金廚獎」,是素食界最高榮譽的廚藝大賽~本次前來比賽的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法國、印度、南非、越南、等超過10國28地名廚界精英。
  • 素食 | 素食王國:印度的特殊飲食文化
    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耆那教徒更是嚴格吃素,吃素的人佔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是素食王國,素食文化是印度飲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印度菜的特點印度人在飲食方面,也有他們的獨到之處。比如蔬菜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他們喜歡把蔬菜都磨成了糊糊,顏色有綠的或者黃綠色。
  • 印度:三千年的素食經驗
    在印度餐館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僅有健康上的考慮,還有著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經常說,「你就是你吃的東西」,或者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在印度教的世界觀中,大千世界萬物萬形,其生命本質都一樣。若一個人有宰殺烹吃動物的行為,他在另一個世界裡有可能被這些動物吃掉。
  • 香港北角$38素食自助午餐!真的便宜到哭~
    位於北角的「無肉食ahimsa buffet」素食餐廳於7月23日開始試業,提倡素食文化和健康美食,餐廳新開張推出自助餐優惠